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巴黎奧運|鄭欽文透露賽前做一事激勵自己 主動談劉翔:我們都是21歲創歷史

博客文章

巴黎奧運|鄭欽文透露賽前做一事激勵自己 主動談劉翔:我們都是21歲創歷史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巴黎奧運|鄭欽文透露賽前做一事激勵自己 主動談劉翔:我們都是21歲創歷史

2024年08月04日 12:08 最後更新:12:16

中國金花鄭欽文以6比2、6比3連勝兩盤問鼎巴黎奧運會女單冠軍,創造了中國網球的歷史。

當地時間8月3日,鄭欽文獲得巴黎奧運會網球女子單打冠軍。

當地時間8月3日,鄭欽文獲得巴黎奧運會網球女子單打冠軍。

鄭欽文在奧運會奪冠的成績甚至超過了中國網壇傳奇人物李娜。「我非常開心能夠成為歷史的開創者,因為我一直很羨慕那些可以創造歷史的人。我知道,娜姐(李娜)是創造歷史的人。」

在新聞記者會上,鄭欽文透露了一個小細節,那就是在巴黎的這段時間,她關閉了自己的社交帳號,盡量讓自己不受外界的感染,但是她也不是完全與外界隔絕,她依舊每天都會關注中國運動員爭金奪銀的消息,用她自己的話說,「這幾天我看中國的奧運健將一直在為中國拿金牌、拿銀牌、拿銅牌,一直在征戰,這些人都一直在激勵著我,因為我想要成為他們當中的一份子,每場比賽我都會無數遍地回看這些影片,來給自己找到力量的來源。」

每場比賽前,鄭欽文都會看非常多遍中國運動員的奪冠視頻,試圖給自己力量,而且中有一個運動員的視頻,給她的鼓舞最大,那就是曾經的男子110米欄奧運冠軍劉翔。

鄭欽文在記者會上特別提到了劉翔,「在打比賽之前我有在看劉翔,2004年他在雅典奧運會一戰成名拿到冠軍的那個瞬間。其實我這幾天不瞞你們說,那個視頻我看了很多遍,一直在激勵自己。」

當地時間2004年8月27日,雅典奧運會男子110米欄決賽上,劉翔奪得金牌。

當地時間2004年8月27日,雅典奧運會男子110米欄決賽上,劉翔奪得金牌。

按照鄭欽文的說法,2004年劉翔在雅典奪冠時是21歲,20年後,她在奧運會奪冠的年紀也是21歲。「我看過他的一個採訪,他說他當年21歲拿了金牌,這是他的人生巔峰。然後我想我今年也是21歲,正好20年後的今天我站在這個賽場上面,我覺得我也可以做到。」

鄭欽文也鼓舞更多小朋友拿起球拍:「我一直都相信薪火相傳,不管是什麼都是需要傳承的。如果我今天的勝利可以為更多孩子帶來網球夢,我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我也希望在10年後、20年後,你們都能站上這個舞台,因為這是夢想頂級的舞台。能夠體驗到我在這一刻體驗到的感覺,你們會發現,人生不虛此行。」

鄭欽文曾發佈過一條簽名:「未來無法預測,過去不可改變,當下正好逐夢。」她曾視李娜、劉翔為榜樣,如今正在趕超自己的前輩,走在屬於自己的巔峰之路上。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中國「子宮腔鏡之母」夏恩蘭 92歲還臨床操刀

2024年09月10日 13:04 最後更新:13:13

在首都醫科大學附設復興醫院,有一名92歲依然活躍於臨床前線的婦產科專家,就是被譽為中國「宮腔鏡之母」的夏恩蘭教授。雖然夏教授的許多學生都相繼退休離開醫院了,惟夏教授卻孜孜不倦,不僅看門診,還做手術,更積極參與各大婦產科學術會議。

年屆92歲高齡的夏恩蘭,仍活躍於臨床前線。(醫學界官方帳號)

年屆92歲高齡的夏恩蘭,仍活躍於臨床前線。(醫學界官方帳號)

夏恩蘭接受「醫學界」官方帳號訪問時說,「總覺得有做不完的事,特別是在婦產科領域,還有很多患者等待治療。」即使年屆高齡,夏教授的行程依然排得滿滿,每周二上午是出診時間,早上八點起就接診近百名病人。

據護士透露,夏教授的門診是限制時間但不限號的,只要當天在下午四時半前能掛號,無論多晚她都會一一看完,經常到晚上六七時才下班。不出門診的時候,夏教授每天早上七時多就到醫院了,處理科室事務、參加交班、給學生上課、寫醫學文章等。這些年,她還學習了英文與使用電腦,精力和記憶力一點不比年輕人差。

有部分病患的手術,夏教授都親自操刀。

有部分病患的手術,夏教授都親自操刀。

夏教授說,現時科內有5間手術室,5組手術經常同時進行,她會巡視幾台手術的開展情況,有她在,醫生都格外安心,但也有一些病人她會親自操刀。像一名62歲的子宮脫垂患者,整個子宮都掉在外面,走路、坐立都會變得勞累。夏恩蘭便親自為她做了「陰式全子宮切除術」合併陰道前後壁修補術,「像我們這樣以內視鏡為主的醫院來說,很多年輕醫生都不會陰式手術,有時候隔幾個月才能遇到一個患者,這樣是練不出來的,所碰到這類手術,我都親自帶他們做」。

1949年,17歲的夏恩蘭考上西北大學醫學院,成為新中國的第一代大學生。新中國成立之初,產婦和新生兒的死亡率居高不下,政府推出政策要求降低產婦死亡率,西北大學醫學院遂專門開設了婦產學,夏恩蘭便選擇了此專科。大學畢業後,她被分配到青海省人民醫院,並迎來國內第一個生育高峰。

1969年,夏恩蘭所在醫院遷至甘肅省靖遠縣礦區醫院,在偏遠地區,婦產科不被重視,居民也沒科學衛生觀念。有次,她在定西地區的靖遠縣某礦區遇到一位失血導致昏迷的年輕女性,檢查顯示為子宮連續出血,隨時危及生命。夏恩蘭當時建議做手術切除子宮,惟患者丈夫認為切除子宮後「不男不女」,就連病人自己也在社會觀念和醫療技術限制下,拒絕就醫。

即使幾年前做了髖關節置換和冠心病手術,但夏恩蘭也從沒放棄臨床。

即使幾年前做了髖關節置換和冠心病手術,但夏恩蘭也從沒放棄臨床。

這些女性悲慘的命運令夏恩蘭深受觸動,失去子宮不僅對婦女健康造成影響,還導致她們在社會和家庭中遭受歧視。

改革開放後,夏恩蘭被調回北京復興醫院。1989年,《英國醫學雜誌》刊登了一篇文章,一位英國專家嘗試用小兒膀胱電切鏡進入子宮腔治療子宮出血,讓夏恩蘭獲得很大啟發,惟當時要在國內進行此項技術並不容易。

夏恩蘭回憶,當年復興醫院外科有9個部門、3間手術室,她要替病人動手術,只能到處詢問能否排期,好不容易排到了,麻醉醫生又未能協調;加上做手術沒有定價,不能收費,更沒有婦科專用的子宮鏡等。

到1990年,夏恩蘭團隊成功為一位保守治療無效的年輕異常子宮出血患者進行了國內首宗宮腔鏡子宮內膜電切術,降低手術創傷、減少術後感染風險,亦為患者成功保留了子宮。

首例成功後,越來越多患者從全國各地慕名而來。夏恩蘭於1992年向全國發起了子宮腔鏡技術手把手培訓班,如今已舉辦到第93屆,培養了上萬名熟練操作婦科內鏡的醫生。一年後,她又主導創立了國內首家子宮腔鏡診治中心。

2000年,國際子宮鏡培訓中心把亞洲分中心設在北京,由夏恩蘭擔任主任。2017年5月,在西班牙舉辦了全球第一屆宮腔鏡大會,夏恩蘭與美國的Loffer、意大利的Bettocchi、法國的Hamou、日本的林保良一起被授予「特殊貢獻獎」,她也被譽為中國的「宮腔鏡之母」。

夏恩蘭也把臨床經驗總結起來, 2000年出版首本專著《婦科內視鏡學(第一版)》,被她視為子宮鏡技術第一階段;第二階段是2000年至2010年,子宮鏡技術全國普及,至2004年已開展了284萬多宗宮切除術,臨床應用亦擴展,子宮內膜息肉、黏膜下肌瘤等均可在子宮鏡下移除並治療;2010至2020年則是第三階段,子宮腔鏡技術已在婦科通用,遍及全國,中國婦科醫學與國際的交流日益廣泛。

夏恩蘭坦言,看到自己引進、推廣的技術能在臨床中幫助更多中國女性,覺得「很有成就感」。這些年,她呼籲醫學界要重視子宮鏡技術在不孕症方面的角色,因有研究表明,8成不孕症患者可透過其他方法治療而不必進行試管。

問夏恩蘭為何 92歲還這麼拼?她笑言:「因為熱愛吧」。(醫學界官方帳號)

問夏恩蘭為何 92歲還這麼拼?她笑言:「因為熱愛吧」。(醫學界官方帳號)

70年從醫生涯中,即使幾年前因身體不適做了髖關節置換和治療冠心病的手術,但夏恩蘭也從沒放棄臨床,出院不久,又回到了前線。問她92歲為何還這麼拼?她答得直截了當:「因為熱愛吧」。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