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瓜是一種很常見的蔬菜,在大多數超市或菜市場都能買到。但是最近,冰島却出現了青瓜短缺。這種罕見情况,竟有可能是網上的一種新潮流引起的。
涼拌青瓜。示意圖片
TikTok上的加拿大美食博主莫菲特(Logan Moffitt)有560萬粉絲。從今年7月開始,他迷上了用青瓜做菜,上傳了不少青瓜視頻,還經常在視頻開頭說一句「有時候,你會吃掉一整根青瓜」,被網民戲稱為「青瓜人」。
「青瓜人」莫菲特
幾週前,他又分享了一個青瓜食譜:先把一根青瓜切成薄片,加入薑末,接著倒入醬油,米醋,芥末醬,蛋黃醬,味精,還有飯素,把熏三文魚片改刀成小塊,也加進去。然後蓋上蓋子,一通猛搖,讓各種食材和調料混合均勻,最後就得到一份涼拌青瓜。
莫菲特吃得津津有味。
這道菜的食譜,又是醬油,又是米醋,感覺跟中國的涼拌青瓜有異曲同工之妙。炎熱的夏天,一碗清爽的涼菜,健康又開胃。
莫菲特還出了一些類似的拌青瓜食譜,比如奶油泡菜拌青瓜;大蝦牛油果拌青瓜;奶酪三文魚牛油果拌青瓜;小葱拌青瓜;花生醬拌青瓜;泡菜醬拌青瓜,還拿這種拌青瓜搭配冷面。
莫菲特給網民們推薦了好多拌青瓜食譜,而且大部分食譜裏,都會出現醬油、米醋、味精這幾樣中式涼菜常用的調料,在外網的一衆西式沙拉裏自成一派。
結果,莫菲特的拌青瓜吃法突然就火了。
在TikTok上,不少網民會按他的食譜,做一碗涼拌青瓜試吃,很多人都覺得味道不錯,在想减肥或保持身材的人群中也很受歡迎。
而且,不光是莫菲特的食譜,其他的涼拌青瓜食譜熱度也很高,一些網民會分享他們喜歡的拌青瓜方法。還有人分享中式涼菜「蓑衣青瓜」的做法。
外國網民分享「蓑衣青瓜」吃法。
涼拌青瓜這股風吹遍互聯網,也吹到了冰島。讓人意外的是,竟然在冰島引發了一場「青瓜危機」。
最近,很多冰島人也開始吃涼拌青瓜,最受歡迎的是加了香油和米醋的方式。人們太熱情了,冰島的青瓜需求量激增,供應商已經在加緊供應,但還是供不應求,一些超市的青瓜已經被買空了。
相關報道
冰島農民協會-園藝銷售公司(SFG)的總監說,冰島的人口約39萬3600人,青瓜的年産量約2000噸。她對媒體證實,最近因為涼拌青瓜太火,農民們已經忙不過來了,預計還要一周左右才能恢復正常供應。
而且不光是青瓜,食譜裏用到的其他配料,比如香油和一些香料,銷量也翻了一倍,很多同樣賣光了。
其實社交媒體的「種草」這並不是青瓜短缺唯一的原因。
專業人士說,每年到這個時候,冰島經常出現青瓜短缺,是很常見的現象。因為一些種青瓜的農戶會在每年的這個時候,更換青瓜的植株,新植株的産量還沒那麽高。而且,現在學校也陸續開學了,學校食堂重新開張,要採購各種食材,也加大了青瓜的供應壓力。
冰島的青瓜種在溫室。
正是這些事在同一時間發生,才導致冰島青瓜短缺,社交媒體上的新潮流是主要原因之一。
SFG的總監感嘆:「我們這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况。」「如果這股TikTok是在夏初流行起來,當時青瓜的産量很高,短缺都不會那麽明顯了。」
一道好吃的涼拌青瓜,讓一個國家出現青瓜短缺。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從數學考47分到成爲北京大學教授,胡懿娟用實力詮釋了什麽叫「逆風翻盤」。這位來自重慶的靚女科學家,不僅憑實力登頂學界,還成爲熱搜焦點,故事堪比傳奇。
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BICMR官網圖片
近日,「又一位科學家從美歸國」相關話題衝上多個平台熱搜,引發廣泛關注,而熱搜中的主角,正是北京大學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BICMR)教授胡懿娟。
胡懿娟是個地道的重慶姑娘,早年求學生涯都在家鄉重慶度過。胡懿娟曾在講話中公開提到,重慶的求學歲月爲她播下了熱愛數學的種子,構建了堅實的學術基礎。
滿分100的 「95分」學生
內地媒體「上游新聞」記者聯繫到了胡懿娟中學時代的老師同學。聽說曾經的得意門生歸國入職北大,胡懿娟高中三年的班主任、重慶一中原副校長楊祖旺直言非常高興,「學生取得的不俗成績也是學校、老師教育成果的反映,很爲她感到驕傲」。
哪怕胡懿娟從重慶一中畢業已有24年,回憶起高中時期的她,楊祖旺依然滔滔不絕。簡單概括,就是腦袋靈光、踏實認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進校的時候,我就發現了這個娃娃很不一般。」楊祖旺是數學老師,每天課後會習慣性地布置一道難度較高的選做題。「胡懿娟不僅做,做得起,方法和思路也很特別,是個學數學的苗子。」
胡懿娟與楊祖旺。受訪人供圖
胡懿娟一中的同班同學、後保送清華大學的楊雲舒用了兩個詞形容當年的同窗:正直善良、多才多藝。「絕對不是刻板印象中只會讀書的學霸。她數學好,却擔任了班上的文娛委員。每年元旦匯演,她要給班上同學們排合唱,還要登台表演舞台劇」。
胡懿娟高中畢業留影。受訪者供圖
高二時,胡懿娟參加了全國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决賽,以重慶第一名的成績被北大數院簽約保送。「重慶只有3名學生進入了决賽,重慶一中2名,胡懿娟就是其中之一。」楊祖旺坦言,自己教了五十多年的書,如果一個學生滿分是100分,當年他就會給胡懿娟打95分以上。「她善於挑戰,對數學有一種天生的熱愛」。
中學時代種下熱愛數學的種子
學生時代也並非都是一馬平川的坦途,胡懿娟曾在發言中透露過自己小小的「黑歷史」,「考初中的時候,數學還考過47分。那時家人給我定的目標是重大。」重慶市第95初級中學校、胡懿娟當年的語文老師宋正熙也記得這事。「當著她和辦公室的其他老師,我當場反駁了,說她以後是要考清華北大的。」宋老師這句話,曾讓胡懿娟備受鼓舞。
胡懿娟出席重慶市第95初級中學校60周年校慶。重慶95中供圖
「我中學的數學老師把我本以爲的枯燥學科講得妙趣橫生,很大地激發了我對數學的興趣。」說起母校與恩師們,胡懿娟曾提到,不同年齡段遇到的老師都給予過她莫大的幫助,老師們的鼓勵和肯定是她巨大的前進動力。
胡懿娟北大求學期間留影。人民日報圖片
和當年傳道授業的老師們一樣,2024年7月,胡懿娟入職北京大學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BICMR),專注於統計學、微生物學和遺傳學的交叉領域的研究,致力於解决實際的生物醫學數據分析問題。
2024年11月1日,「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生物統計系」微信公號曾發布《北京大學生物統計系胡懿娟課題組博士後招聘啓事》一文,招聘博士後1人,主要崗位職責爲撰寫課題組研究方向相關的高水平學術論文,參與課題組研究方向相關的科研課題申報、實施等工作。薪酬福利方面,普通全職博士後稅前年收入約21萬元,博雅博士後稅前年收入約27萬元。
2024年11月,胡懿娟課題組博士後招聘啓事。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生物統計系圖片
入職北大投身微生物組學領域
去年11月,微信公號「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BICMR」發布了胡懿娟的「新入職教師訪談」。胡懿娟在訪談中表示:「北京大學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BICMR)是一個極高的平台,在全國數學相關領域中具有引領作用。能够在這裏與衆多著名數學家共事,我深感榮幸。」
北大BICMR網站截圖
胡懿娟介紹,她攻讀博士期間,正值對人類基因組展開大規模人群隊列研究的高速發展期,許多統計學家都投身於遺傳統計研究。美國在這一領域大力投入了十餘年,儘管取得了豐碩成果,但逐漸發現僅靠人類基因組難以全面解釋人類特徵和疾病的成因。後來,科學家們關注到,可將人體微生物組視爲「第二基因組」,爲研究人類疾病與健康打開了新的大門。
作爲統計學家,胡懿娟意識到微生物組學數據較人類基因組數據更爲複雜,且缺乏相應的統計方法。此外,微生物組更具可調節性,能够更直接地應用於疾病干預。這些特性激發了她對微生物組學的濃厚興趣,促使她投身於這一新興領域。
胡懿娟獲授博士學位留影。人民日報圖片
「BICMR的管理理念開放、自由,幾乎沒有限制,讓人充滿幹勁。在這裏還能接觸到中國一流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這不僅能極大地推動我的研究工作,也讓我欣喜於能够參與培養中國最優秀的年輕人才。」胡懿娟說。
胡懿娟。北京大學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官網圖片
2018年,美國特朗普政府啓動「中國行動計劃」,宣稱旨在調查被認爲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的商業機密竊取和經濟間諜活動,此舉廣受詬病,被指控凍結了正常學術合作,助長了反亞裔種族偏見。儘管拜登政府上台後於2022年終止了該計劃,但其造成的寒蟬效應仍然籠罩著學術界,不少在美生活工作多年的華裔學者因此回到中國。
去年7月,美國斯坦福大學中國經濟與制度研究中心(SCCEI)公布的研究結果顯示,離開美國的在華出生科學家人數正逐漸增加,從2010年的900人上升到2021年的2621人。PNAS上刊登的一項調查稱,在美國實施「中國行動計劃」三年多後,超過三分之一的美國華裔科學家感到「不受歡迎」,72%覺得「不安全」,約70%因調查「擔驚受怕(fearf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