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內地「一口價」金飾曝光驚天陷阱 多人買金中伏一克黃金要千二蚊

兩岸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Â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兩岸

      兩岸

      內地「一口價」金飾曝光驚天陷阱 多人買金中伏一克黃金要千二蚊

      2024年08月09日 10:20 最後更新:11:45

      內地足金飾品市場活躍,造型獨特、工藝精美的「一口價」金飾備受追捧,然而,這些金飾往往不標明克重,引發一系列問題讓消費者感到不滿。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不標明克重 「一口價」金飾常引起消費糾紛

      更多相片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一口價」金飾由於造型精美獨特,備受國內市場喜愛,然而,有業內人士表示,「一口價」金飾是商家的一種銷售模式,通常只會標明價格、含金量以及工藝,不會標識克重,因此在買賣過程中經常會引發消費糾紛。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買完才可稱重 一克黃金竟要1219元

      據內媒報道,近期,廣東的黃女士在一家珠寶店選購了一枚黃金戒指,標價方式為「一口價」。交易過程中,店員未提前告知戒指的具體重量,僅表示需完成購買後方可進行稱重。黃女士最終以1695元(人民幣,下同)的價格買下,但在後續稱重中發現,這枚戒指的實際重量只有1.39克,折算下來每克黃金的價格高達1219元。對此,黃女士當即請求退貨,卻遭到商家拒絕。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相似的情況不僅僅發生在黃女士身上,江西的李女士也遇到了「一口價」金飾的實際克重與預期嚴重不符的問題,其購買的金飾重量比預期輕了接近40%。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一口價」讓消費者頻陷窘境

      此外,「一口價」黃金飾品還存在諸多問題,有消費者準備購買克重黃金飾品,卻在銷售人員的誤導下購買「一口價」黃金飾品;拿著「一口價」黃金飾品換購,卻被金店告知只能按克數抵扣;店鋪展示櫃內的吊牌隱藏克重,詢問店員時對方卻支支吾吾;更有甚者,在金店以舊料換黃金飾品並支付差價兌換時,被介紹加價換購「一口價」手鏈等。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商家應標明克重 不誤導消費者

      對於「一口價」金飾存在的合理性,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表示,不管是以「一口價」還是以克重銷售,都不違反法律規定,「關鍵在於銷售時不應誤導消費者。經營者應把「一口價」金飾成分和重量都標注出來,讓消費者在充分知情的情況下作出選擇。」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多地市場監管局或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表示,針對購買時店員沒有清楚告知黃金飾品的具體資訊及相關調換規則的,他們將説明調解,讓商家退貨退款。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五一黃金周最後一日,九龍珠石玉器金銀首飾業商會監事長劉克斌說,今個黃金周業界整體生意額比去年同期上升超過3成,超出預期,平均單價亦比過去幾個月增加超過4成。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他表示,受地緣政治影響,金價持續上升,創出歷史高位,令他們原先對五一黃金周的生意不感樂觀,但結果卻出乎預料地好。劉克斌指出,本港沒有稅項,金價相對內地吸引,加上款式多,見到很多內地客都是購買婚嫁金飾,價單較大,提高銷售額。

      金價

      金價

      立法會批發及零售界議員邵家輝就表示,今年勞動節長假期人流較去年增加,主要受惠於自由行城巿增加及深圳一簽多行政策,令巿面零售情況理想,加上臨近母親節,部分巿民會出外選購禮物,都帶動近幾日零售數據造好。他從業界得悉部分旅遊區,包括珠寶、化妝品及海味的銷售都有近三成升幅,形容對疲弱的零售巿道是強心針。

      邵家輝。資料圖片

      邵家輝。資料圖片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就表示,今年勞動節長假期內地訪港人數較去年有所上升之外,留港的巿民亦較復活節時多,令巿面人流暢旺。他表示,雖然不少內地旅客消費模式轉變,整體消費金額較去年下降,但由於他們會到不同地區遊覽,每到一區都令當區食店受惠,尤其價錢較大眾化及會利用內地社交媒體宣傳的食肆,營業額都有所上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