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巴黎奧運|9歲前沒見過大海 15歲讓世界看到中國衝浪 大山農村姑娘楊思琪創造歷史

博客文章

巴黎奧運|9歲前沒見過大海 15歲讓世界看到中國衝浪 大山農村姑娘楊思琪創造歷史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巴黎奧運|9歲前沒見過大海 15歲讓世界看到中國衝浪 大山農村姑娘楊思琪創造歷史

2024年08月06日 17:14 最後更新:17:20

楊思琪9歲前沒見過大海,15歲成為中國首位參加奧運會衝浪項目的運動員。「沒見過大風大浪,却有著哪吒鬧海的勇氣。」這是網民形容楊思琪的話。

楊思琪在巴黎奧運會衝浪女子組預賽第一輪比賽中。AP圖片

楊思琪在巴黎奧運會衝浪女子組預賽第一輪比賽中。AP圖片

衝浪運動興起於數百年前,但是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才成為正式項目。這個比賽項目對大家來說可能不太熟悉,但從四川大凉山出發的楊思琪,跨越半個地球來到大溪地,帶著她的衝浪板,走進了公眾的視野。

楊思琪。AP圖片

楊思琪。AP圖片

7月27日,楊思琪開啟了她的奧運首秀。當天,楊思琦順利晉級第二輪。第二天,楊思琪力壓21歲的祕魯選手索爾•阿約羅,闖入16強晉級到第三輪。楊思琪面對的,是位列小組第一的美國選手。最終,楊思琪告負,結束奧運之旅,止步16強。

楊思琪在比賽中。AP圖片

楊思琪在比賽中。AP圖片

楊思琪是今次衝浪比賽年齡最小的選手,但她創造了中國在該項目奧運最好成績。中國衝浪隊在短短6年中出現奧運選手,足以「震撼世界衝浪界」。

女子組第一輪比賽,楊思琪入場時展示國旗。

女子組第一輪比賽,楊思琪入場時展示國旗。

巴黎奧運在大溪地的另一場開幕式,楊思琪肩扛五星紅旗入場。

巴黎奧運在大溪地的另一場開幕式,楊思琪肩扛五星紅旗入場。

楊思琪出生在四川省凉山州會理市益門鎮的一個農村家庭,9歲之前對大海幾乎沒有了解。在媽媽眼裏,從小楊思琪就展現出了很强的運動天分。「籃球、跑步、騎車這些運動她都很喜歡,也表現得還不錯。」

童年的楊思琪

童年的楊思琪

8歲時,楊思琪被媽媽送去學習柔道,但沒過多久,練摔跤的舅舅就推薦她去四川省邛海水上運動學校學習帆船。2018年,國家衝浪集訓隊正式成立,開啟了向奧運進軍的步伐。此時,楊思琪已進行了約一年的帆船訓練,由於身體素質較好,平衡能力强,教練建議她轉學衝浪。之後,楊思琪便與水結下不解之緣。

楊思琪和媽媽

楊思琪和媽媽

「當時不知道衝浪是什麽,對這個項目沒有任何概念,見都沒見過。」楊思琪說。

9歲前,楊思琪見過最大的「海」是凉山首府西昌市的邛海,實際是片淡水湖。9歲時,她去往海南訓練,第一次見到真正的大海。剛開始接觸衝浪時,每次被浪壓進水裏,她會慌張到失神,覺得板子太晃,抓不住,只能拼命地喊「救我」「救我」。

楊思琪說:「小的時候是在山裏面,其實沒接觸過沖浪,第一次見到海的時候,我以為跟正常的水一樣沒有味道,但是他們給我說,海水是鹹的,然後我不信,我就嘗了下,真的是鹹的。」

2019年,10歲的楊思琪進入國家隊,開始密集的訓練。這個年紀離家,她度過了一段艱難的適應期,「經常想家,每天都哭」。楊思琪表示,她是從游泳學起,克服了對水的恐懼後,才開始嘗試站在衝浪板上,「剛開始我很害怕,但經歷了那段時間後,衝浪讓我感到很開心。」

童年的楊思琪

童年的楊思琪

衝浪是勇者的遊戲。極佳的身體素質,勇於挑戰困難的精神,刻苦訓練、永不放弃,缺一不可。

回憶起年少的楊思琪,教練羅洋說,「她學動作快,膽子也很大,一些有難度的動作都願意嘗試。」

楊思琪日常訓練極其刻苦。她每天早上6點半起床,先早操進行體能訓練,接著從上午8點到下午5點,投入到專業衝浪訓練中。訓練結束後,楊思琪還會寫訓練日記、分析視頻,只有周日這天才會休息。

AP圖片

AP圖片

日復一日,高强度的訓練下,楊思琪飛速成長為一名水感好、膽子大、技術全面的專業衝浪選手,開始在國際賽事中嶄露頭角。野心隨著能力增長,2022年,她立下衝擊巴黎奧運會參賽資格的目標。2022年、2023年,她兩次參加世界衝浪運動會,但分別排在29名、31名,與巴黎奧運會門票失之交臂;一年後的2024年世界衝浪運動會,楊思琪在復活賽第六輪脫穎而出,一舉拿到奧運參賽資格。

接過門票,楊思琪的手還在抖。

楊思琪拿到2024巴黎奧運會參賽資格。

楊思琪拿到2024巴黎奧運會參賽資格。

奧運比賽2周前,楊思琪來到比賽地,開始在此前從沒接觸過的「管浪」中不止不休地訓練,反復地摔倒,又反復向更高的浪頭發起衝擊。

即便在第三輪比賽中,楊思琪不敵美國對手,遺憾止步,這個成績也已經超出了周圍人的預料。楊思琪媽媽陳朝菊在老家收看女兒的比賽,得知晋級後激動得一夜未眠,「開心到流泪」,認為她「已經創造了歷史」。

楊思琪在比賽中。AP圖片

楊思琪在比賽中。AP圖片

澳洲媒體贊她「絕對的戰士」,美國解說員連連感慨,說她「有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莽勁,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勇氣」。

長期在太陽暴曬和海水腐蝕的環境中訓練,她的皮膚變得黝黑,頭髮也漸漸變成了如今的黃色。「因為喜歡,再苦再累都沒想過放弃。」

楊思琪的衝浪板。

楊思琪的衝浪板。

她的衝浪板上寫著:「行動是人生的根本,夢你想做的事,去你想去的地方,成為你想成為的人。因為你只活這一次,你只有這一次機會,去做你想做的。」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奧運會

國際非營利組織「全球主題娛樂協會」(TEA)與AECOM國際諮詢機構近日聯合發布了《2023年主題公園和博物館報告:全球主要景點遊客報告》。報告顯示,2023年全球前20大博物館遊客量總共9976.3萬,同比增長65.9%。

2023年遊覽量排名第一的博物館是法國羅浮宮,達886萬人次的遊覽量;梵蒂岡博物館以676.5萬人次居第二,而中國國家博物館則以675.7萬人次居第三,英國的大英博物館和自然歷史博物館以582.1萬遊覽量和568.9萬遊覽量分列第四和第五名。

中國國家博物館

中國國家博物館

遊客數量排名前20的博物館,中國佔7個, 分別是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科學技術館(第7)、南京博物院(第8)、蘇州博物館(第10)、湖南博物院(第13)、湖北省博物館(第14)和廣東省博物館(第16)。

中國科學技術館

中國科學技術館

南京博物院

南京博物院

AECOM官網指,亞洲尤其是中國越來越重視並鼓勵博物館的發展,導致中國博物館在全球前20大博物館名單中,佔據了更大比例。報告又提到,在亞洲,遊客遊覽量的增長主要受益於中國,中國政府的相關政策出台,推動了新博物館的快速發展。

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張鵬接受《環球時報》訪問時稱,中國政府對文化發展和博物館建設非常重視,通過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提升了博物館的服務質量和參觀體驗。

據統計,2023年,中國博物館總數達6833家,新增備案博物館268家,90%以上的博物館免費開放。張鵬說,中國的博物館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歷史藏品,如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後母戊鼎、四羊方尊等國寶級文物和獨特的文化資源,對遊客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中國文化報社文物博物館研究方面研究員崔波認為,中國博物館在遊客總量躋身世界前列,說明中國的博物館為公眾提供了豐富的文化和教育體驗,讓人們願意走進博物館,這也引發了近年來的「博物館熱」。

中國文物學會會館專業委員會會員劉征認為,博物館熱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人們對精神文化的追求越來越迫切,其次是隨著科學技術發展,AI等技術手段被應用到博物館的策展方面,創新的展覽方式和互動體驗,提高了展覽的吸引力和教育性。

張鵬表示,博物館通過舉辦各種教育活動和講座,增強了公眾的參與度,文旅融合的發展,也讓博物館成為旅遊業重要組成部分,逛博物館已經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的「打卡」目標。

今年進入暑期旅遊旺季後,國內的「博物館熱」現象更顯得火熱,熱門場館「一票難求」、展櫃前「人山人海」,成為社交平台上熱門話題,是對博物館承載能力的考驗。

為此,全國多家文博機構更增設了夜場展覽和活動。如國家自然博物館8月舉行為期一個月的「博物館之夜」;上海天文館則推出了「邂逅星空」的夜間觀測活動,使夜場和日間博物館的特色有所區分;杭州的浙江自然歷史博物館則在暑期將一個310平方米的空間改造成24小時開放的文化空間。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博物館館長陳履生表示,分散參觀高峰期開館也是提高一座城市公共文化服務能力的重要措施,國外的博物館夜場活動形式更豐富,並不拘泥於文物遺產主題,還會舉辦演奏會等多樣文化活動,將博物館的功能發展成「文化場所」。他認為,目前中國的文博機構幾乎全都在統一時間段內開館和閉館,創新運營模式、加大利用博物館內的公共空間,將勢在必行。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