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安全中心提醒市民保持警覺,慎防偽冒食安中心社交媒體的帳戶和網頁,有關帳戶和網頁亦涉嫌盜用中心的標記,用於其帳戶頭像和網頁上。
食安中心官方網頁
發言人提醒,中心的Facebook專頁「食物安全中心Centre for Food Safety」連結為www.facebook.com/cfs.hk,而網頁為www.cfs.gov.hk。發言人強調,中心的社交媒體專頁,不會於貼文的留言欄要求參與活動的市民點擊任何外部連結,或要求參加者提供銀行或信用卡資料。市民要小心分辨網上資訊的真偽,切勿點擊來歷不明的連結,以免招致損失。
中心已將事件轉交警方調查,曾向懷疑偽冒帳戶,或透過相關連結提供個人資料的人士應考慮報警求助。
安全中心提醒市民保持警覺,慎防偽冒食安中心社交媒體的帳戶和網頁。食安中心FB圖片
食物安全中心公布香港第二次總膳食研究的首份報告,結果顯示,香港市民每日從膳食攝入的亞硫酸鹽份量遠低於每日可攝入量,對健康構成影響的機會不大。
食安中心。資料圖片。。
研究由去年2月開始,收集超過2200個食物樣本,涵蓋超過180種食物。食物樣本經處理成可食用狀態後,合併成為超過370個混合樣本作化驗分析,檢測多個組別的化學物質,包括食物添加劑、金屬污染物、霉菌毒素、持久有機污染物、除害劑殘餘以及經加工產生的污染物等。
這次研究共檢測185種食物的亞硫酸鹽含量,其中只有17種、約百分之九檢出亞硫酸鹽。乾果的亞硫酸鹽平均濃度最高、約每公斤240毫克,其次是蘑菇、紅酒及白酒和醃製蔬菜,平均濃度為每公斤20至30毫克。其餘檢出亞硫酸鹽的食物,平均濃度為每公斤10毫克或以下。
食物安全中心(資料圖片)
食安中心(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報告所指的亞硫酸鹽、包括二氧化硫是一組具備多種功能的食物添加劑,特別用作防腐劑和抗氧化劑。中心說,現有證據顯示亞硫酸鹽的急性毒性低。然而,在實驗動物長期過量攝入亞硫酸鹽可引致胃部受刺激和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對亞硫酸鹽有過敏反應的人士,攝入後可能會引起支氣管收縮或其他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