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床教授葉柏強表示,他的研究團隊在新冠疫情前後追訪了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發現他們的心理及生理健康都面對不同考驗。本身有智力障礙的兒童,因為疫情時減少在學校接觸同伴,復課後無法適應學習環境,帶來很大的困擾,令人關注。
葉柏強在一個頒獎活動致辭時又提到,本港近年發現多宗虐兒個案,政府早前通過《強制舉報虐待兒童條例》,期望令不同界別的人士可盡早識別虐兒個案。他說,過往幾年,不止基層地區有虐兒情況,於灣仔及東區等收入較高的地區,以至傳統名校區同樣面對虐兒風險。
葉柏強(香港紅十字會網站圖片)
為推動及早介入和預防支援,葉柏強表示,港大制訂了兒童正向身心指數,疫情時的指數明顯惡化,社會復常後,有關指數已有改善。今年起,港大會與合作伙伴進行人口研究,希望識別和跟進有需要的兒童。他強調,充足的睡眠及運動有助兒童擁有良好的身心質素,應付學習等壓力。
港大臨床醫學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床教授葉柏強表示,留意到最近日本及東南亞出現百日咳等傳染病爆發,相關感染數字明顯上升,目前本港百日咳感染數字處於非常低水平,未見嚴重爆發,但不應掉以輕心。
葉柏強。香港紅十字會網站圖片
葉柏強說,若家長趁長假期,帶同未完成接種百日咳疫苗的子女外遊,必須做好預防,避免去人多擠迫地方,乘搭公共交通工具時要戴口罩,做好手部衞生。
衞生防護中心圖片
他亦提醒家長,若子女外遊期間或返港後,出現咳嗽、發高燒、氣喘、甚至臉色轉黑,一定要盡早看醫生,因嚴重可導致入院,甚至要用到呼吸機。
衞生防護中心圖片
根據衞生防護中心數字,截至上月10日,本港今年以來,在2月錄得1宗百日咳感染個案,去年全年則共錄得38宗。
BP衞生防護中心。資料圖片
衞生防護中心資料指,百日咳又名「雞咳」,患者初時可能沒有特別病徵,只會流鼻水、打噴嚏、輕微發燒和咳嗽。但咳嗽會日益嚴重和加劇,妨礙病人飲食和呼吸。細菌會令肺部受感染,嚴重者可導致抽搐及昏迷不醒。百日咳可透過直接接觸病人的飛沫傳播。抗生素能有效治療百日咳。
接種百日咳疫苗可以有效預防百日咳。疫苗能提供有效的保護,曾接種百日咳疫苗的患者病情會較輕微。孕婦在每次懷孕的妊娠第二或三期期間任何時間,建議接種一劑無細胞型百日咳疫苗,並在懷孕35周前接種為佳。
日本截至3月23日的一周,全國醫療機構通報458人感染百日咳,今年累計有4100人感染,數字超過去年全年,東京、新潟、沖繩和兵庫今年感染人數均突破200人,大阪更錄得336人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