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中大與瑞士專家成功研發利用遙距磁控內窺鏡進行診斷

社會事

中大與瑞士專家成功研發利用遙距磁控內窺鏡進行診斷
社會事

社會事

中大與瑞士專家成功研發利用遙距磁控內窺鏡進行診斷

2024年08月26日 07:40 最後更新:16:18

中大醫學院聯同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專家,成功利用遙距磁控內窺鏡在活豬模型進行診斷,屬全球首次。

身處香港的陳詩瓏醫生示範透過控制台遙距操作 9,300 公里外位於瑞士 ETH Zurich 的磁控內窺鏡手術系統,在胃壁組織模型模擬進行活檢,並於電腦螢幕實時監察整個程序。(中大醫學院圖片)

身處香港的陳詩瓏醫生示範透過控制台遙距操作 9,300 公里外位於瑞士 ETH Zurich 的磁控內窺鏡手術系統,在胃壁組織模型模擬進行活檢,並於電腦螢幕實時監察整個程序。(中大醫學院圖片)

身處本港手術室的醫生負責現場監督,至於瑞士蘇黎世的專家經控制台遙距操作內窺鏡,系統會透過實時數據傳輸溝通,在本港手術室的機械人就會按照遙距指令完成手術,成功在活豬模型檢查胃黏膜,尋找潰瘍、腫瘤或出血等情況。

更多相片
身處香港的陳詩瓏醫生示範透過控制台遙距操作 9,300 公里外位於瑞士 ETH Zurich 的磁控內窺鏡手術系統,在胃壁組織模型模擬進行活檢,並於電腦螢幕實時監察整個程序。(中大醫學院圖片)

身處香港的陳詩瓏醫生示範透過控制台遙距操作 9,300 公里外位於瑞士 ETH Zurich 的磁控內窺鏡手術系統,在胃壁組織模型模擬進行活檢,並於電腦螢幕實時監察整個程序。(中大醫學院圖片)

研究團隊成員包括中大醫學院院長、信興教育及慈善基金機械人外科教授趙偉仁教授(左二)及外科學系助理教授陳詩瓏醫生(右二),ETH Zurich機械人與智能系統研究所所長Bradley Nelson教授(左一)及他的團隊。(中大醫學院圖片)

研究團隊成員包括中大醫學院院長、信興教育及慈善基金機械人外科教授趙偉仁教授(左二)及外科學系助理教授陳詩瓏醫生(右二),ETH Zurich機械人與智能系統研究所所長Bradley Nelson教授(左一)及他的團隊。(中大醫學院圖片)

「後屈」是內窺鏡檢查成功與否的一項重要指標,因為大幅度屈曲是磁性內窺鏡的一大挑戰, 成功「後屈」反映其克服了操作限制,並能夠如標準設備般於體內流暢地移動。(中大醫學院圖片)

「後屈」是內窺鏡檢查成功與否的一項重要指標,因為大幅度屈曲是磁性內窺鏡的一大挑戰, 成功「後屈」反映其克服了操作限制,並能夠如標準設備般於體內流暢地移動。(中大醫學院圖片)

控內窺鏡的產品原型,由細小磁鐵及小球體相連組成的骨幹,讓它在磁控下仍然能夠大幅度屈曲。(中大醫學院圖片)

控內窺鏡的產品原型,由細小磁鐵及小球體相連組成的骨幹,讓它在磁控下仍然能夠大幅度屈曲。(中大醫學院圖片)

磁控內窺鏡。(中大醫學院圖片)

磁控內窺鏡。(中大醫學院圖片)

研究團隊成員包括中大醫學院院長、信興教育及慈善基金機械人外科教授趙偉仁教授(左二)及外科學系助理教授陳詩瓏醫生(右二),ETH Zurich機械人與智能系統研究所所長Bradley Nelson教授(左一)及他的團隊。(中大醫學院圖片)

研究團隊成員包括中大醫學院院長、信興教育及慈善基金機械人外科教授趙偉仁教授(左二)及外科學系助理教授陳詩瓏醫生(右二),ETH Zurich機械人與智能系統研究所所長Bradley Nelson教授(左一)及他的團隊。(中大醫學院圖片)

研究期間,瑞士操作員透過當地電腦控制本港手術室內的內窺鏡,術後X光影像顯示,系統使用的幼身軟性磁控內窺鏡,能夠在活豬模型的胃內完成「後屈」動作,克服以往進行內窺鏡檢查的操作限制,並能夠如傳統標準設備在體內移動,成功利用系統取得足夠體積的胃壁組織進行活檢。

「後屈」是內窺鏡檢查成功與否的一項重要指標,因為大幅度屈曲是磁性內窺鏡的一大挑戰, 成功「後屈」反映其克服了操作限制,並能夠如標準設備般於體內流暢地移動。(中大醫學院圖片)

「後屈」是內窺鏡檢查成功與否的一項重要指標,因為大幅度屈曲是磁性內窺鏡的一大挑戰, 成功「後屈」反映其克服了操作限制,並能夠如標準設備般於體內流暢地移動。(中大醫學院圖片)

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助理教授陳詩瓏認為,技術有助進行跨地域外科訓練和指導,更可以讓專家為偏遠和缺乏外科技術地區的病人,經遙距系統提供迅速的診斷和手術護理,預計日後能完成內窺鏡止血和切除術等程序。

控內窺鏡的產品原型,由細小磁鐵及小球體相連組成的骨幹,讓它在磁控下仍然能夠大幅度屈曲。(中大醫學院圖片)

控內窺鏡的產品原型,由細小磁鐵及小球體相連組成的骨幹,讓它在磁控下仍然能夠大幅度屈曲。(中大醫學院圖片)

中大醫學院院長趙偉仁表示,研究發現機械系統透過實時數據網絡傳輸,時間上只有 200多毫秒的延誤,兩地均要有一定配套和穩定高速的網絡連接,一般需要在門診或醫院進行,有信心可以大大減低延誤造成的風險,並有助更好善用人手。團隊希望未來一至兩年在人體胃部進行相關臨床研究,將技術擴展至更多方面,除了癌症篩檢內窺鏡檢查,也可應用於消化道的其他器官和神經血管系統的診斷或治療,以及進行胎兒手術等。

磁控內窺鏡。(中大醫學院圖片)

磁控內窺鏡。(中大醫學院圖片)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中大醫學院:「縮時成像培養箱」與傳統體外受精方法成效相若

2024年09月04日 17:13 最後更新:17:58

中大與英國倫敦瑪麗王后大學研究,比較「縮時成像培養箱」與傳統方法在體外受精胚胎培養及篩選上的臨床成效,結果發現,兩者的成效相若。

中大醫學院研究發現,縮時成像培養箱儘管能實現胚胎無縫監控,惟成效與傳統方法在體外受精胚胎培養及篩選上無異。(左起)中大醫學院婦產科學系系主任潘昭頤教授、助理教授陳耀樑教授及副教授鍾佩樺醫生。

中大醫學院研究發現,縮時成像培養箱儘管能實現胚胎無縫監控,惟成效與傳統方法在體外受精胚胎培養及篩選上無異。(左起)中大醫學院婦產科學系系主任潘昭頤教授、助理教授陳耀樑教授及副教授鍾佩樺醫生。

中大醫學院婦產科學系助理教授陳耀樑表示,雖然「縮時成像培養箱」是現時體外受精服務的重要設備,但此技術並無提升體外受精的臨床成效。尋求有關服務的夫婦可多加留意服務費用,有否因為使用了縮時成像培養箱而額外收費。

陳耀樑表示,此研究提供醫學實證資料予體外受精服務中心作參考,可以更有效分配資源於對胚胎活產率有直接及可衡量影響的實驗室設備。

陳耀樑表示,此研究提供醫學實證資料予體外受精服務中心作參考,可以更有效分配資源於對胚胎活產率有直接及可衡量影響的實驗室設備。

因應不育的夫婦,體外受精是最常用的輔助生育方法。夫婦的精子與卵子會先在實驗室中結合培養成胚胎,成功培養出優質的胚胎後,便將胚胎移植到母體。中大表示,傳統的胚胎培養方法需要胚胎學家每天觀察胚胎一次,但在觀察過程中移動培養箱可能會「干擾」胚胎生長。「縮時成像培養箱」配備內置攝影機,讓胚胎學家可以重覆觀察胚胎生長情況而不導致干擾。雖然「縮時成像培養箱」已普遍應用於體外受精實驗室超過10年,其臨床效用仍存在爭議,而運用此技術的服務費用亦相對較昂貴。

圖中左邊顯示的為縮時成像培養箱的胚胎培養碟,右邊是傳統方法使用的培養碟。

圖中左邊顯示的為縮時成像培養箱的胚胎培養碟,右邊是傳統方法使用的培養碟。

研究包括1500名於香港及英國接受體外受精服務的婦女,參加者分三組接受不同的胚胎培養方式,包括「縮時成像培養箱」、不受干擾的標準靜態評估,及結合光學顯微鏡和標準培養箱的常規培養法。結果顯示,三組胚胎培養方式的胚胎活產率和臨床懷孕率並無顯著差異。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