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葉兆輝冀勿將學童自殺與精神科求診對等 何玉芬倡恆常應急機制

香港電台

葉兆輝冀勿將學童自殺與精神科求診對等 何玉芬倡恆常應急機制
香港電台

香港電台

葉兆輝冀勿將學童自殺與精神科求診對等 何玉芬倡恆常應急機制

2024年09月15日 10:18 最後更新:10:50

香港大學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表示,最新研究顯示,去年本港年青人自殺情況較前一年更值得關注,特別是15歲或以下女生增幅令人憂慮,由2022年的兩人大幅增至去年16人,年輕化情況也是一個很大挑戰。研究發現自殺學童並非單一問題,可能與學校壓力或家庭狀況有關,不少個案來自單親或離婚家庭,因此需要多方面的參與。

葉兆輝在一個電台節目說,希望社會不要將學童自殺與「精神科求診」視作對等,研究顯示10宗學童自殺個案,只有4成有抑鬱情況,需要全面採用公共衞生方向應對。對於「三層應急機制」正進行檢討,他說一個有效的支援系統,能夠令老師、校長有信心和能力處理學童自殺問題,但檢討後的應對方向仍需要討論。他又認為當局需要虛心全面檢討相關政策,深究有關問題,形容如果只忙於清理弄濕的廚房,但忘記關水喉,所有人也會很忙亂。

出席同一節目的輔導教師協會主席何玉芬表示,認同機制對學校有很大幫助,但令人覺得並非應急就毋須使用,建議避免只收窄針對「應急」個案,將機制恆常化。

她指出,教育界正努力嘗試新的教育方法,透過科技互動學習取代以往的單向教授,培養學生成為主動的學習者。另外,在課業評估方面,她任職的學校本學年開始減少考測評估次數。

何玉芬又說,很多家長理解不應該安排子女參與過多課外活動、甚至為年幼子女同時報讀幼稚園上午班或下午班,但其他家長經常在社交群組討論,導致有家長因而受訊息影響,與其他人比較,令子女壓力大增,因此建議家長避免投入家長群組訊息,或直接「狠心」退出群組。

行政長官李家超本周六率領50多人的代表團訪問中東的卡塔爾和科威特。

代表團成員之一的貿發局主席林建岳接受本台專訪時認為,此行別具意義,因為有香港及內地省市的商界領袖參與,亦涵蓋多個範疇,希望能夠透過今次聯合出訪,找到新機遇,向外展示香港獨特優勢、協助內地企業走出去,及鼓勵中東商界透過香港開拓商機。

2023年時有份跟隨特首訪問沙特阿拉伯和阿聯酋林建岳指,當時最深刻印象是兩國都很注重多元經濟發展,而有關的硬體發展速度是很快,特別金融持續發展、智慧城市、創新科技等,亦見證香港和兩國企業和機構簽署13份的備忘錄,部分已經落實。

林建岳表示,過去幾年由於持續的地緣政治,很多內地及香港企業,已經發展多元化業務,將生產外移,並拓展中東、東盟等市場,面對外圍風高浪急的環境,更應發揮好自己角色,雖然關稅對香港或內地企業造成一定困難,但他認為反而可能是商機,特別中國市場,對中東等地來說是非常吸引。

擔任貿發局主席6年的林建岳卸任在即,再次出任旅發局主席。林建岳說6年間經歷不同困難,但貿發局並沒有停下步伐,疫後香港的展覽、人數都有所增長,他希望日後在不同的平台發揮自己的作用,期望在新崗位,與貿發局在會展獎勵旅遊(MICE)更加緊密合作, 吸引更多人來香港。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