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號月背土樣品首次公開!相較嫦娥五號月壤樣品,嫦娥六號月背土樣品顏色略淺、密度更小、顆粒來源更複雜。
月壤封裝在特製密封的存儲罐
據內媒報導,嫦娥六號今年6月帶著月球樣品返回,返回時土壤是封裝在特製的、密封的存儲罐中帶回地球的。
央視圖片
目前這些月壤已經完成了解封,科學家近日根據這些月背樣品發表了嫦娥六號月球樣品研究的第一個科學成果。
表取樣品被分裝到10個玻璃器皿
據報導,目前嫦娥六號的表取樣品,已被分裝到10個玻璃器皿中,每份約為150克。
央視圖片
顏色略淺密度更小 顆粒來源更複雜
與上層的嫦娥五號月球樣品相比,由於礦物成分不同,看上去嫦娥六號月球樣品的顏色略淺。
央視圖片
副總設計師:嫦娥六號月壤樣品有很多白色物質
嫦娥六號任務工程副總設計師李春來表示,嫦娥六號的月壤樣品裏面有很多白色的物質,一個是月壤裏面的長石礦物,明顯比嫦娥五號多,第二是玻璃碎片比它多得多,所以整個看上去比嫦娥五號要淺。
央視圖片
過去科學家普遍認為土星的環大約有4億年的歷史,但最新研究指這些閃爍的冰環可能已經存在了45億年,與土星的年齡相當。
科學家此前估計土星的環形成於10億至4億年前
據《美聯社》報導,科學家之前根據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卡西尼號太空探測器超過十年的觀測數據估計,土星的環形成於10億至4億年前。卡西尼號在2017年結束任務前拍攝的影像顯示,土星的環沒有因小行星碰撞而變暗,這導致科學家認為土星的環是在土星形成後才形成的。
AP圖片
日本研究團隊:小行星撞擊土星的環後會蒸發 挑戰土星的環較年輕說法
然而,由東京科學大學的天文學家兵頭龍樹(Ryuki Hyodo)領導的日本團隊透過電腦模擬發現,小行星撞擊土星的環後會蒸發,幾乎不會留下暗淡的殘餘物。產生的帶電粒子會被吸引到土星或散佈到太空中,使土星的環保持清潔,這一發現挑戰了土星的環較年輕的說法。
AP圖片
土星的環可能在土星形成早期就已經存在
兵頭龍樹表示,土星的環可能介於兩個極端值之間,約為22.5億年。然而在太陽系形成的早期,環境更加混亂,大型行星會遷移和互動,這種情況更有利於土星的環形成。
他透過電子郵件表示:「考慮到太陽系的演化歷史,土星的環更可能在土星形成的早期就已經存在。」
AP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