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拒做陪跑王 「永遠的總裁候選人」石破茂終當選 對華立場待觀察

博客文章

拒做陪跑王 「永遠的總裁候選人」石破茂終當選 對華立場待觀察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拒做陪跑王 「永遠的總裁候選人」石破茂終當選 對華立場待觀察

2024年09月28日 11:38 最後更新:11:53

日本自民黨前幹事長石破茂擊敗經濟安保擔當大臣高市早苗,當選新任自民黨總裁,將接替岸田文雄正式出任首相。

內地澎湃新聞報道,石破茂今年67歲,這是他第五次競選自民黨總裁,盡管民調名列前茅,但前四次都是陪跑,被人戲稱為「永遠的總裁候選人」。他將這次競選視為「政治生涯總決算」。

此次9人混戰的自民黨總裁選舉,拉票爭奪一直進行到最後階段。據富士新聞網報道,石破茂在選舉前一天與自民黨副總裁麻生太郎會談約半小時,請求支持。盡管如此,據《朝日新聞》報道,麻生26日晚指示擁有54名成員的「麻生派」投票支持高市早苗。但值得注意的是,岸田文雄27日上午告訴已經解散的原「岸田派」成員,高市早苗的政策與其不一致,給黨員票多的候選人投票,這意味著指示支持石破茂。選舉背後,自民黨內各大勢力和派系的運作不容小覷。

AP圖片

AP圖片

石破茂在上月出版的《保守政治家:我的政策、我的天命》一書中寫道:「如果像我這樣的人當上首相,那將是自民黨和國家陷入僵局時,除非天命降臨,否則是不可能的。」

從政38年,石破茂形容自己的政治生涯「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他在自民黨內多個派系間遊走,上世紀90年代還曾脫離自民黨轉投新黨,之後又回歸。在內閣和自民黨內,石破茂都曾擔過要職,包括日本防衛大臣、地方再生大臣、自民黨幹事長等職務,經驗是他最重要的「武器」。他說,畢生的事業就是安全保障、防災、地方振興。

作為資深軍迷,石破茂以其在安全政策方面的專業知識而聞名,試圖構想建立「亞洲版北約」作為東亞集體安全保障的框架。他還是超黨派聯盟「思考日本安全保障議員之會」的成員,上月率團竄訪台灣。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對此表示,中方堅決反對建交國同台灣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已就此向日方提出嚴正交涉。

石破茂上台後將採取怎樣的對華立場還有待觀察。2010年,他曾在北京-東京論壇上反駁所謂的中國威脅論,稱日方一些人士誇大其詞。2020年,在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他強調中日之間建立互信關係的重要性。近日,他就中日關係對日媒表示:「在考慮國家利益的前提下,應該創造機會說出該說的話。」

石破茂1957年出生於鳥取縣,他的父親石破二郎在鳥取縣擔任知事,直到高中石破茂才到東京上學,並考入慶應大學法律專業,畢業後進入三井銀行工作。

石破茂的父親和日本前首相田中角榮交好,也正是田中角榮勸石破茂從銀行辭職,投身政界。1986年,石破茂參與眾議院選舉當選眾議員,當時29歲的他成為日本最年輕的眾議員。

1993年是他的第一個政治轉折點,當時自民黨因政治改革相關法案而發生內部衝突,石破茂逆主流而行,隨後退出自民黨,加入了由小澤一郎率領的「新生黨」,該黨與多黨合併,石破茂仍然在其中,但因安保主張分歧再度退黨,並以無黨派人士身份參加1996年眾議院選舉,當選眾議員。一年後,他又回歸到當時由橋本龍太郎領導的自民黨。

AP圖片

AP圖片

日本有很多政治家曾離開自民黨後又回歸,包括河野洋平、西岡武夫、二階俊博、海部俊樹等人,但他們當中無人在離黨後當選首相。背叛自民黨的歷史被視為一個「污點」,也是石破茂在黨內難獲廣泛支持的原因之一。與此同時,石破茂與安倍晉三、麻生太郎的對立關係是他近年來政途坎坷的重要因素。

精通外交、安保政策的石破茂,2002年被時任首相小泉純一郎任命為防衛廳長官,之後又在福田康夫內閣中擔任防衛大臣。2008年,他進入麻生內閣,然而政府的經濟政策飽受抨擊,公眾支持率一降再降,於是石破茂和時任財務大臣一起呼籲麻生辭職。2009年自民黨下野,麻生執政不到一年引咎辭職。

不過,據共同社報道,選前的9月26日,石破茂在東京與麻生會談,據稱請求麻生給予支持。如果說他們兩人的關係尚可扭轉,石破茂與安倍如今已無和解機會。

2014年安倍內閣改組,自民黨人事調整,石破茂希望留任自民黨幹事長,與安倍的計劃發生分歧,兩人關係出現明顯裂痕。《每日新聞》稱,安倍通過給對手安排職務,事實上禁錮了黨內反對勢力。2016年石破茂離開安倍內閣後,開始致力於「後安倍時代」的活動,並在2018年自民黨總裁選舉中單挑安倍,遭遇慘敗。此後,石破茂就賞櫻會、森友加計學園問題對安倍提出問責,這也使多個派閥對他有很深的排斥感。

日本放送協會(NHK)稱,安倍是石破茂的最大勁敵,石破茂認為兩人最大的不同在於,他自己重視過程,而安倍重視結果。

在日本政治家中,石破茂以軍事知識豐富著稱,鷹派色彩濃厚,積極主張修改憲法。2012年,時任防衛大臣的石破茂提議,將日本自衛隊升格為國防軍。時隔12年,他此次競選仍然堅持這一主張,並將其寫入新書中。

在選前接受《文藝春秋》採訪時,石破茂提出了「日本自衛隊應在美國設立基地」的想法,他認為此舉有助於加強日美同盟,還能推動日美地位走向平等。

在對美關係上,石破茂的觀點有別於大多數日本政客。本月初,石破茂向路透社表示:「最近,美國傾向於將交易和威脅強加給其盟友,不僅對北約國家如此,現在對日本也是如此。我懷疑這種做法是否公平。對於日本政府來說,真誠和合乎邏輯地討論這些問題是極其重要的。」有分析認為,石破茂將尋求更加獨立於美國的外交政策。

上智大學政治學教授中野晃一對澎湃新聞指出,如果美中對立繼續加劇,對日本而言,經濟安全保障政策將會是一個重要領域,還有一個課題就是增強軍事力量的同時是否要增稅,岸田政府一直在拖延決策,原本是外交安保問題,最終會在內政方面提出。至於其他方面,新首相可能不會提出太多新主張。主要原因是,贏得了自民黨總裁選舉,支持率一般會大幅上升,在這階段舉行眾議院選舉,幾乎可以確保勝利,只要社會大眾或反對黨沒有太大不滿,政府運營不會變得更加困難,大多數政策還將延續。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石破茂

往下看更多文章

全球第四大汽車集團CEO:跟中國競爭 就要成為「中國」

2024年09月27日 16:04 最後更新:16:14

路透社分析報道,面對來自中國電動車的競爭,旗下包括雪鐵龍、標緻及Alfa Romeo 等品牌的全球第四大汽車製造商斯泰蘭蒂斯集團( Stellantis N.V.) 透過「反向合資」中國車企,避開中歐美的關稅「陷阱」,被認為是未來電動車產業合作的趨勢。

斯泰蘭蒂斯集團CEO唐唯實(Carlos Tavares)今年5月在慕尼黑出席路透社活動會議時發言,指對進口到歐洲和美國的中國汽車徵收關稅「是一個重大陷阱」,關稅只會加劇徵收國當地的通脹,並傷害西方傳統汽車製造商,使它們無法與由中國車企生產、價格低約三分之一的電動車競爭。

斯泰蘭蒂斯集團CEO唐唯實說:「我們將努力讓自己『成為中國車企』(try to be Chinese ourselves)」。AP圖片

斯泰蘭蒂斯集團CEO唐唯實說:「我們將努力讓自己『成為中國車企』(try to be Chinese ourselves)」。AP圖片

唐唯實說:「我們將努力讓自己『成為中國車企』(try to be Chinese ourselves)」,「這意味著面對中國的攻勢,我們不再是純粹的防禦,而是希望成為中國攻勢的一部分。

路透社稱,斯泰蘭蒂斯去年10月收購了零跑車21%的股份,合資成立零跑國際,使斯泰蘭蒂斯能夠獲得這家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的技術,以及在中國以外地區生產電動車的獨家代理權。目前,斯泰蘭蒂斯正在波蘭蒂黑工廠生產零跑車。

報道指,許多汽車專家都認為這是未來電動車產業合作的藍圖,許多西方車企都在擁抱中國車企的技術。德國福士汽車也向小鵬汽車注資約7億美元,收購其4.99%的股份,共同開發面向中國市場的普及型電動車。

美國三大車企之一福特汽車CEO吉姆法利(Jim Farley)今年7月坦言:「我們相信,許多競爭對手將轉向中國公司......在全球範圍內使用他們的平台」。

福特汽車CEO吉姆法利(Jim Farley)今年7月指,相信許多競爭對手將轉向中國公司,在全球範圍內使用他們的平台。AP圖片

福特汽車CEO吉姆法利(Jim Farley)今年7月指,相信許多競爭對手將轉向中國公司,在全球範圍內使用他們的平台。AP圖片

不過,斯泰蘭蒂斯這項策略在歐洲和美國都面臨挑戰。目前,歐盟對華電動車高達35.5%的關稅如箭在弦,美國對中國電動車加徵100%關稅則於9月27日正式生效。

與歐洲相比,美國對中國電動車採取了更嚴格的立場。除關稅外,美國政府也透過《通膨削減法案》,推動本土電動車生產,限制使用中國的零件和技術。美商務部還擬限制中國網聯車軟硬體及整車在美的使用,路透社稱,這將成為阻止中國電動車進入美國市場的「最強武器」。

歐洲則不打算完全完全阻止中國電動車。日產汽車前COO、現為斯洛伐克電池公司InoBat董事長安迪·帕爾默(Andy Palmer)聲稱,歐盟須依靠「胡蘿蔔加大棒」的方式來吸引中國車企,「這樣至少他們才能在當地生產」。

部分美國汽車製造商贊成政府​​徵收關稅的決定。吉姆法利宣稱,關稅能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給美國車企一個短暫的窗口期,使其有能力與中國車企競爭,生產更便宜的電動車。

包括唐唯實在內的歐洲車企高層則認為,關稅會損害出口,因受保護的汽車製造商將失去降低定價的壓力,「當你習慣了保護,就很難擺脫它。」唐唯實說。

德國寶馬集團董事長奧利佛·齊普策(Oliver Zipse)5月也表示,由於中國在電動車原料和零件供應上佔據主導地位,貿易戰將損害歐洲的利益,「沒有來自中國的資源,就沒有歐洲的綠色交易」。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許多西方車企在電氣化目標上打退堂鼓的當下,斯特蘭蒂斯仍宣布,到2030年,其在歐洲和美國的電動車銷量目標仍將分別達100%和50%。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