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一張照片改變命運 感動億萬人的希望工程「大眼睛」女孩走過怎樣的30年?   

博客文章

一張照片改變命運   感動億萬人的希望工程「大眼睛」女孩走過怎樣的30年?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一張照片改變命運 感動億萬人的希望工程「大眼睛」女孩走過怎樣的30年?   

2024年10月03日 11:59 最後更新:12:03

1991年4月,紀實攝影家解海龍在安徽省金寨縣張灣小學,拍下了「大眼睛」女孩。這張照片,後來成為「希望工程」的宣傳照,替貧困地區的孩子們喊出了「我要上學」的渴望。 這名「大眼睛」女孩的命運,牽動了無數人的心,30多年過去,這名叫蘇明娟的女孩長大了,究竟命運怎樣呢?

這張「大眼睛」女孩的「希望工程」宣傳照,感動無數人的心。

這張「大眼睛」女孩的「希望工程」宣傳照,感動無數人的心。

央視新聞國慶特別策劃《我有所愛其名中國》節目,就講述了大眼睛女孩蘇明娟的故事。

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頒布,義務教育年資提高到9年。當時許多孩子的「上學路」因貧窮而中斷,為幫助這些孩子,1989年,團中央和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發起公益計畫「希望工程」。

解海龍當年背著相機走進山區用照片記錄山區孩子的求學現狀,在教室裡被一雙「大眼睛」深深打動,

解海龍當年背著相機走進山區用照片記錄山區孩子的求學現狀,在教室裡被一雙「大眼睛」深深打動,

一直關注農村基礎教育的解海龍自告奮勇,背著相機走進了大山深處,用照片記錄山區孩子的求學現狀。1991年4月,解海龍輾轉來到金寨郡張灣小學。在簡陋的教室裡,他被一雙「大眼睛」深深打動,「她抬頭看向我的時候,彷彿是在向我發問:『你知道上學有多難嗎?』」。解海龍隨即用相機將這一幕定格,等他想多拍幾張時,卻發現快門按不動了,原來剛剛已是最後一張底片。

那一年,蘇明娟只有8歲。為了上學,蘇明娟和同學們需要過河、爬山,每天往返二十多里路,每次天未亮就要出發,天黑了才能回到家。

蘇明娟(右二)和同學在上學路上。(解海龍攝)

蘇明娟(右二)和同學在上學路上。(解海龍攝)

學校是舊祠堂改建的,沒照明燈,窗戶上也沒玻璃。一到冬天,大風順著窗戶吹進來,幾乎每個同學手上都有凍瘡。蘇明娟家裡每年從田裡收來的糧食,只夠維持3、4個月。她的父母起早砍柴、抓魚維持生計。上學所需的費用,對他們一家來說是不小的負擔。

蘇明娟的媽媽(右一)拿出女兒的上衣與照片對比。(解海龍攝)

蘇明娟的媽媽(右一)拿出女兒的上衣與照片對比。(解海龍攝)

當時,處在失學邊緣的蘇明娟並不知道,她的生活即將因為一張照片而改變。當解海龍把照片沖曬出來後,那雙直抵人心的「大眼睛」成了「希望工程」的宣傳照,出現在各種媒體上。為幫助「大眼睛們」,有人從買菜錢中省下幾角錢,有人將乘公車的錢攢下,還有曾經失學的人為彌補遺憾捐出積蓄;短短8個月,捐款突破1億元人民幣。

蘇明娟獲希望工程捐款。

蘇明娟獲希望工程捐款。

然而,在小山村裡,蘇明娟並不知道自己已「出名」。直到從各地而來的信件、捐款寄到學校,老師們才發現,大家要找的孩子就是蘇明娟。面對愛心人士寄來的善款,蘇明娟和家人只保留了最初兩筆,其餘的則原封不動交給了當地「希望工程」辦公室。他們也委託縣內,如果有寄給「大眼睛」的錢,直接轉交給「希望工程」。

蘇明娟順利考上大學,後來在銀行工作。

蘇明娟順利考上大學,後來在銀行工作。

蘇明娟將各方來信裝進鐵皮盒,認真保存。大家對她的鼓勵與期望,被她牢牢記在心上:「努力學習,靠知識改變命運」。

2002年,蘇明娟順利考上大學,她感嘆,如果沒有那張照片,她的學業很可能早已終結。在其進入大學的前一年,2001年,中央財政安排資金,開始向未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的農村貧困中小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隨後,中央和地方加大「兩免一補」(即免雜費、免書本費、補助寄宿生生活費),無數貧困學子從中獲益。

2018年,她又拿出3萬元積蓄作為啟動資金,成立了「蘇明娟助學基金」。

2018年,她又拿出3萬元積蓄作為啟動資金,成立了「蘇明娟助學基金」。

蘇明娟也沒忘記同她兒時一樣的貧困孩子。大學期間,她把每學期的900元生活補助轉寄給其他貧困學生,而她則靠勤工儉學賺取生活費。後來,蘇明娟進入銀行工作,當收到第一份薪水時,她全數捐給了「希望工程」,此後每個月她都會捐出一部分收入,至今已堅持了十幾年。

2018年,她又拿出3萬元積蓄作為啟動資金,成立了「蘇明娟助學基金」。目前基金共募款462.8萬元、籌集愛心物資總價值500多萬元,共資助困難學生773名,參與援建7所希望小學。

2005年,蘇明娟(左)與「大鼻涕」胡善輝(中)、「小光頭」張天義(右)首次重聚。 (解海龍攝)

2005年,蘇明娟(左)與「大鼻涕」胡善輝(中)、「小光頭」張天義(右)首次重聚。 (解海龍攝)

時至今日,「大眼睛」照片裡她那件紅色格子上衣,依然被她保留著,她常對兩個女兒講起過往的經歷,用自己的故事告訴孩子們,要將愛的接力棒傳承下去。

「大鼻涕」胡善輝後來成為「高鐵青年」。

「大鼻涕」胡善輝後來成為「高鐵青年」。

回顧兒時經歷,蘇明娟最感慨是,被教育改變命運的孩子,除了她,還有很多很多,其中就有「大鼻涕」和「小光頭」。他們小時候在艱苦環境中求學的畫面,都曾被解海龍記錄下來。其中「大鼻涕」男孩胡善輝,長大後參軍入伍,後轉業成為高鐵青年,參與成立了「善輝善行」服務隊,為老人、小孩等重點旅客提供協助。至於因生瘡被剃成「小光頭」的張天義,大學畢業後成為一家企業的技術骨幹,後又參與創建了一家自動化公司。 「蘇明娟助學基金」成立後,他還主動捐出了積蓄。

「小光頭」張天義,長大後與解海龍擁抱。

「小光頭」張天義,長大後與解海龍擁抱。

蘇明娟曾就讀的小學,被改建為「希望小學」,配備了多媒體教學設備,後來又與一所中學合併,村裡的孩子在家門口就能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如今,許許多多渴望上學的「大眼睛」,坐在了明亮的教室,奔向了更廣闊的未來。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全球拭目以待,持續兩天在瑞士日內瓦的中美貿易會談結束,出乎意料的是,雙方均宣布取得「重大進展」。此次中美日內瓦貿易談判的進展無疑是正面的,為雙邊貿易關係帶來新曙光。惟談判過程是否一帆風順、關稅調整幅度、協議執行落實、美方政策的連貫性等,都有待雙方進一步協商解決。

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在當地時間11日晚在出席中方代表團舉行的新聞發布會時表示,此次中美經貿高層會談坦誠、深入、具有建設性,達成重要共識,並取得實質性進展,雙方同意建立中美經貿磋商機制。

何立峰說,經過中美雙方的共同努力,會談富有成效,邁出了透過平等對話協商解決分歧的重要一步,為進一步彌合分歧和深化合作打下了基礎、創造了條件。中美雙方將於當地時間星期一(12日)發表聯合聲明。

何立峰表示,中美經貿關係既對兩國意義重大,也對全球經濟穩定與發展有重要影響。中方願同美方一道,積極落實今年1月17日兩國元首通話重要共識,本著解決問題的務實態度,坦誠對話、平等協商、管控分歧,深挖合作潛力,拉長合作清單,做大合作蛋糕,推動中美經貿關係取得新的發展,為世界經濟注入更多確定性和穩定性。

此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已透露談判有「巨大進展」。美國財長貝森特表示,會談取得實質進展,但未透露細節;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則形容,兩日會談非常具建設性,美中之間的分歧或者並非如想像般那麼大,與中國達成的協議將有助美國削減削高達一萬兩千億美元的貿易赤字。

這次談判在瑞士日內瓦郊區哥洛尼的瑞士常駐聯合國大使官邸進行,地點定在第三國,為談判提供了相對中立的環境,這項安排充分彰顯了中美關係的平等屬性,印證了中方始終堅持的談判原則──即必須在相互尊重、平等協商、互惠互利的基礎上推進對話與合作,拒絕任何不平等、脅迫性的談判模式。

特朗普上星期六在社交網絡表示中美雙方就「全面重啟」進行了友好且富有建設性的談判,還稱取得巨大進展,卻未透露細節,讓人摸不着其「全面重啟」的意思。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星期日接受傳媒訪問時指,美國與中國進行經貿高層會談,目的是重建對話,緩解兩國之間的緊張;即使美國稍後與貿易夥伴達成協議,在可見將來都會維持對進口商品的10%基準關稅。白宮經濟顧問哈塞特指,中國非常渴望與美方磋商,重建雙方的貿易關係;又透露繼上星期同英國達成貿易協議後,最快本周會公布更多貿易協議,每一份都是度身定造。

但美方在關稅問題上態度一直搖擺不定,特朗普表示把對華關稅下調至80%「看來合適」,部分美媒又指美方可能同意下調至60%以下,但白宮隨後強調特朗普基本立場不變。

而此前白宮經濟顧問哈賽特稱中方「非常非常急切」希望重塑貿易關係,這種說法與中方立場有異。中方一直秉持透過對話協商解決經貿問題的態度,但絕非如美方所描述那般急切。

《人民日報》也曾發表評論,暗示中美關稅談判難以一蹴而就,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

事實上,在談判開始前,美方都還不忘搞小動作。有「知情人士」向彭博社吹風,說美方已經擬定了一份「願望清單」,準備在瑞士見面的時候拿出來跟中方談。其中,美方最迫切想要談出成果,就是希望中方放鬆稀土出口限制,為達成這個目標,特朗普團隊已提前表態,願意「大幅降低對華關稅」。

《華盛頓郵報》4月底報道,美方的稀土庫存最多能再撐2個月,快要徹底消耗。美國開始全世界搜刮關鍵礦產,如跟剛果金討論礦產合作,施壓烏克蘭達成礦產協議、乃至簽署行政令授權美國企業跑去公海去採礦等。

惟關鍵礦產和稀土不是挖出來就能直接使用,中國最擅長的領域,從來不是挖稀土,而是提煉稀土;美國能源部預計至少需要投入3000億美元、花費至少10年,才能看見初步成果。特朗普一邊不想輕易對華屈服,一邊又頂不住國內壓力,最終才會在稀土問題上主動示弱,希望中方手下留情,對美國網開一面。彭博社報道指,美國已經做好了大幅降低關稅的準備,看起來好像特朗普做了多大讓步。但實際情況是特朗普「自導自演」加關稅,若然在此基礎上說要降低關稅,還擺出巨大讓步的姿態,令人質疑是否真有誠意。

所以,在彭博社吹風後,中方即宣布,要嚴打戰略礦產走私。5月9日國家出口管制工作協調機制辦公室,組織多部門召開會議,聚焦「打擊戰略礦產走私專項活動」。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專家赫夫鮑爾直言,磋商雖對貿易和金融市場是積極信號,但中美貿易要重回正軌困難重重,他舉例,145%的關稅極具阻斷性,即便降至70%或80%,中美貿易規模也可能大幅縮水。

上海交通大學國際關係專業副教授張學昆表示,關稅調整幅度、協議執行落實、及美國政策的連貫性等問題,都有待雙方進一步協商解決,中美這兩大經濟體在貿易上是攜手走向共贏,還是在曲折中繼續博弈,答案尚未完全揭曉。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