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人人人人景點人人人人」衝上熱搜榜 國慶消費熱爆 內地多景區約滿、門票售罄

博客文章

「人人人人景點人人人人」衝上熱搜榜 國慶消費熱爆 內地多景區約滿、門票售罄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人人人人景點人人人人」衝上熱搜榜 國慶消費熱爆 內地多景區約滿、門票售罄

2024年10月03日 16:18 最後更新:16:20

內地國慶假期文旅市場火熱,多個景區迎客流高峰,「人人人人景點人人人人」衝上熱搜第一,多景區門票售罄、約滿,有網友表示:擠爆了,無從下腳。

10月2日,#人人人人景點人人人人#的詞條衝上微博熱搜榜首位。

10月2日,#人人人人景點人人人人#的詞條衝上微博熱搜榜首位。

據「浙江在線」,國慶長假第二天,杭州天氣晴好,氣溫宜人,西湖各個景點是人頭攢動,網友戲稱西湖進入看「人海」模式。記者親身體驗了從湖濱音樂噴泉到斷橋的這段路程,原本大概20分鐘路程,卻因人流量的增加足足花費了近一倍的時間。

西湖風景區官方微信圖片

西湖風景區官方微信圖片

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最新消息,2024年10月2日,西湖景區接待客流量78.79萬人次,與2023年同比增長65.59%;其中收費公園客流量20.01萬人次,與2023年同比增長45.74%,前三分別是飛來峰景區、三潭印月、動物園;免費公園客流量58.78萬人次,與2023年同比增長73.65%,前三分別是新湖濱、白堤、花港觀魚。

多位網友表示,在西湖斷橋感受到了人潮洶湧。

據《瀟湘晨報》,今年國慶,長沙岳麓山、橘子洲、五一廣場、解放西,不管什麼時候都是「人人人人人」。

各地網友在微博上紛紛曬出人頭攢動的景點照片,從風景名勝到名人故居、網紅打卡地、市區步行街,均迎來大量遊客打卡。

在「人山人海」的攻勢下,國內多個景區發佈公告稱,已約滿、售罄,注意出行安排千萬別跑空了。

10月1日上午,九寨溝迎來今年入秋以來的第一場雪,眾多遊客駐足觀賞並拍照留念,相關圖片和視頻也刷爆朋友圈。截至目前,九寨溝景區10月3日-5日門票均已預訂4.1萬張,達到最大承載量。

10月2日下午,四川阿壩黃龍景區發佈《售罄公告》:截至10月2日15:25,黃龍景區10月3日門票預訂2.5萬張,已達到最大承載量。未預訂到門票的遊客朋友,請錯峰出行或前往牟尼溝、紅軍長征紀念碑碑園、松潘古城等周邊景區遊覽。

據成都熊貓基地票務小程序顯示,10月2日至4日上午門票已約滿。

河南洛陽龍門石窟景區10月2日、3日、4日線上門票預約已滿。

國風熱潮盛行,各地博物館熱度也持續提升。故宮博物院10月3日至10月7日上午的門票已約滿,中國國家博物館的門票預約則顯示「產品已售罄」。

上海博物館小程序顯示,上海博物館人民廣場館10月2日至7日參觀預約已約滿。

此外,南京博物院截至10月7日的門票均已約滿,三星堆博物館截至10月7日的白天票已約滿,洛陽博物館、中國考古博物館等提前3天預約的博物院可預約的門票也已全部約滿。不過,部分博物館也宣佈延時開放、售賣夜場票等,想要參觀的朋友可以繼續「蹲守」APP預約。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一張照片改變命運 感動億萬人的希望工程「大眼睛」女孩走過怎樣的30年?   

2024年10月03日 11:59 最後更新:12:03

1991年4月,紀實攝影家解海龍在安徽省金寨縣張灣小學,拍下了「大眼睛」女孩。這張照片,後來成為「希望工程」的宣傳照,替貧困地區的孩子們喊出了「我要上學」的渴望。 這名「大眼睛」女孩的命運,牽動了無數人的心,30多年過去,這名叫蘇明娟的女孩長大了,究竟命運怎樣呢?

這張「大眼睛」女孩的「希望工程」宣傳照,感動無數人的心。

這張「大眼睛」女孩的「希望工程」宣傳照,感動無數人的心。

央視新聞國慶特別策劃《我有所愛其名中國》節目,就講述了大眼睛女孩蘇明娟的故事。

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頒布,義務教育年資提高到9年。當時許多孩子的「上學路」因貧窮而中斷,為幫助這些孩子,1989年,團中央和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發起公益計畫「希望工程」。

解海龍當年背著相機走進山區用照片記錄山區孩子的求學現狀,在教室裡被一雙「大眼睛」深深打動,

解海龍當年背著相機走進山區用照片記錄山區孩子的求學現狀,在教室裡被一雙「大眼睛」深深打動,

一直關注農村基礎教育的解海龍自告奮勇,背著相機走進了大山深處,用照片記錄山區孩子的求學現狀。1991年4月,解海龍輾轉來到金寨郡張灣小學。在簡陋的教室裡,他被一雙「大眼睛」深深打動,「她抬頭看向我的時候,彷彿是在向我發問:『你知道上學有多難嗎?』」。解海龍隨即用相機將這一幕定格,等他想多拍幾張時,卻發現快門按不動了,原來剛剛已是最後一張底片。

那一年,蘇明娟只有8歲。為了上學,蘇明娟和同學們需要過河、爬山,每天往返二十多里路,每次天未亮就要出發,天黑了才能回到家。

蘇明娟(右二)和同學在上學路上。(解海龍攝)

蘇明娟(右二)和同學在上學路上。(解海龍攝)

學校是舊祠堂改建的,沒照明燈,窗戶上也沒玻璃。一到冬天,大風順著窗戶吹進來,幾乎每個同學手上都有凍瘡。蘇明娟家裡每年從田裡收來的糧食,只夠維持3、4個月。她的父母起早砍柴、抓魚維持生計。上學所需的費用,對他們一家來說是不小的負擔。

蘇明娟的媽媽(右一)拿出女兒的上衣與照片對比。(解海龍攝)

蘇明娟的媽媽(右一)拿出女兒的上衣與照片對比。(解海龍攝)

當時,處在失學邊緣的蘇明娟並不知道,她的生活即將因為一張照片而改變。當解海龍把照片沖曬出來後,那雙直抵人心的「大眼睛」成了「希望工程」的宣傳照,出現在各種媒體上。為幫助「大眼睛們」,有人從買菜錢中省下幾角錢,有人將乘公車的錢攢下,還有曾經失學的人為彌補遺憾捐出積蓄;短短8個月,捐款突破1億元人民幣。

蘇明娟獲希望工程捐款。

蘇明娟獲希望工程捐款。

然而,在小山村裡,蘇明娟並不知道自己已「出名」。直到從各地而來的信件、捐款寄到學校,老師們才發現,大家要找的孩子就是蘇明娟。面對愛心人士寄來的善款,蘇明娟和家人只保留了最初兩筆,其餘的則原封不動交給了當地「希望工程」辦公室。他們也委託縣內,如果有寄給「大眼睛」的錢,直接轉交給「希望工程」。

蘇明娟順利考上大學,後來在銀行工作。

蘇明娟順利考上大學,後來在銀行工作。

蘇明娟將各方來信裝進鐵皮盒,認真保存。大家對她的鼓勵與期望,被她牢牢記在心上:「努力學習,靠知識改變命運」。

2002年,蘇明娟順利考上大學,她感嘆,如果沒有那張照片,她的學業很可能早已終結。在其進入大學的前一年,2001年,中央財政安排資金,開始向未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的農村貧困中小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隨後,中央和地方加大「兩免一補」(即免雜費、免書本費、補助寄宿生生活費),無數貧困學子從中獲益。

2018年,她又拿出3萬元積蓄作為啟動資金,成立了「蘇明娟助學基金」。

2018年,她又拿出3萬元積蓄作為啟動資金,成立了「蘇明娟助學基金」。

蘇明娟也沒忘記同她兒時一樣的貧困孩子。大學期間,她把每學期的900元生活補助轉寄給其他貧困學生,而她則靠勤工儉學賺取生活費。後來,蘇明娟進入銀行工作,當收到第一份薪水時,她全數捐給了「希望工程」,此後每個月她都會捐出一部分收入,至今已堅持了十幾年。

2018年,她又拿出3萬元積蓄作為啟動資金,成立了「蘇明娟助學基金」。目前基金共募款462.8萬元、籌集愛心物資總價值500多萬元,共資助困難學生773名,參與援建7所希望小學。

2005年,蘇明娟(左)與「大鼻涕」胡善輝(中)、「小光頭」張天義(右)首次重聚。 (解海龍攝)

2005年,蘇明娟(左)與「大鼻涕」胡善輝(中)、「小光頭」張天義(右)首次重聚。 (解海龍攝)

時至今日,「大眼睛」照片裡她那件紅色格子上衣,依然被她保留著,她常對兩個女兒講起過往的經歷,用自己的故事告訴孩子們,要將愛的接力棒傳承下去。

「大鼻涕」胡善輝後來成為「高鐵青年」。

「大鼻涕」胡善輝後來成為「高鐵青年」。

回顧兒時經歷,蘇明娟最感慨是,被教育改變命運的孩子,除了她,還有很多很多,其中就有「大鼻涕」和「小光頭」。他們小時候在艱苦環境中求學的畫面,都曾被解海龍記錄下來。其中「大鼻涕」男孩胡善輝,長大後參軍入伍,後轉業成為高鐵青年,參與成立了「善輝善行」服務隊,為老人、小孩等重點旅客提供協助。至於因生瘡被剃成「小光頭」的張天義,大學畢業後成為一家企業的技術骨幹,後又參與創建了一家自動化公司。 「蘇明娟助學基金」成立後,他還主動捐出了積蓄。

「小光頭」張天義,長大後與解海龍擁抱。

「小光頭」張天義,長大後與解海龍擁抱。

蘇明娟曾就讀的小學,被改建為「希望小學」,配備了多媒體教學設備,後來又與一所中學合併,村裡的孩子在家門口就能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如今,許許多多渴望上學的「大眼睛」,坐在了明亮的教室,奔向了更廣闊的未來。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