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以巴衝突一周年 中東距離「全面戰爭」還有多遠?

博客文章

以巴衝突一周年 中東距離「全面戰爭」還有多遠?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以巴衝突一周年 中東距離「全面戰爭」還有多遠?

2024年10月07日 12:06 最後更新:12:12

當地時間10月6日,以色列繼續轟炸加沙走廊和黎巴嫩真主黨目標,造成大量傷亡。真主黨的火箭則突破以色列的防空系統,落在以色列北部。以巴衝突爆發一周年之際,衝突仍在輪迴。

2023年10月7日,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的「阿克薩洪水行動」,把以色列拉回「贖罪日戰爭」,以色列對加沙地帶展開報復式空襲,新一輪以巴衝突驟然爆發。1年後,近4.2萬名巴勒斯坦人在以色列的襲擊中喪生,近二百萬人流離失所,而數十名以色列人仍被哈馬斯扣為人質。

以軍對黎巴嫩襲擊持續。(AP圖片)

以軍對黎巴嫩襲擊持續。(AP圖片)

從衝突爆發的那一刻起,這場危機已演變為以色列和伊朗主導的「抵抗軸心」的對抗,黎巴嫩真主黨、葉門胡塞武裝、伊拉克民兵組織紛紛加入戰局。如今,加沙停火遙遙無期,新的危機接踵而來,黎以局勢驟然升溫。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中東問題專家董漫遠對《觀察者網》表示,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國內面臨反對黨的發難乃至利庫德集團內部的挑戰,開闢北方戰線是為延長自己的政治生命。但黎巴嫩真主黨是比哈馬斯更難對付的對手,若以色列在黎南部開闢緩衝區受阻,勢必會升級對真主黨的作戰行動。

另方面,隨著伊朗第二次從本土對以色列發動攻擊,以色列的報復也迫近。董漫遠指,伊朗攻擊以色列是忍無可忍下的被迫反擊,其目的已經達到,並不願衝突升級,後續事態的發展要看以色列如何反應。董說,以色列對伊朗的報復一定會比今年4月的行動,是否會觸發以色列與伊朗之間的全面戰爭,還有待觀察。

專家分析,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國內面臨反對黨的發難乃至利庫德集團內部挑戰,欲開闢北方戰線是為延長自己的政治生命。(AP圖片)

專家分析,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在國內面臨反對黨的發難乃至利庫德集團內部挑戰,欲開闢北方戰線是為延長自己的政治生命。(AP圖片)

過去20天,在數千通訊設備引爆後,黎巴嫩又遭遇以色列大規模空襲和地面入侵,真主黨高層幾乎損失殆盡,同時加沙上演的悲劇正在黎巴嫩重演。近一年衝突中,黎巴嫩已有2,000多人喪生。國際移民組織數據顯示,截至10月2日,黎巴嫩記錄在冊內部流離失所者已超過54萬,與9月29日相比增加了56%。

加沙問題尚未徹底解決,以色列為何要擴大作戰目標,將衝突重心轉向黎巴嫩?董漫遠認為,現階段加沙已不需要那麼多作戰部隊,而黎巴嫩真主黨持續在黎以邊界對以色列展開牽制性作戰行動,「內塔尼亞胡把當前對加沙和黎巴嫩真主黨的軍事行動,同他延長自己的執政周期、逃避腐敗指控、繼續高舉右翼民粹主義旗幟做了通盤統籌考慮」。

加沙大批巴人流離失所。(AP圖片)

加沙大批巴人流離失所。(AP圖片)

董指,內塔尼亞胡面臨以反對黨的發難,即使在利庫德集團內部也面臨國防部長加蘭特的挑戰,加沙作戰增加讓北部居民重返家園的新目標,爭取其民意基礎和日後的大選鋪路。以色列想達到目的,就要在黎巴嫩南部開闢一個緩衝區,降低真主黨對以色列北部的威脅,「如果真主黨不讓以色列得逞,以色列就會升級對真主黨的作戰行動」。

但黎巴嫩真主黨是遠比哈馬斯更難對付的對手,以色列想要重創真主黨,其軍事行動的規模,要等同甚至大於第五次中東戰爭時以對黎軍事行動的規模,乃至演化為全面戰爭的可能性。1982年6月,以藉口其駐英大使被巴勒斯坦武裝份子刺殺,出動陸海空軍10萬多人,打擊黎巴嫩境內的巴勒斯坦勢力,以色列勝利,巴解組織撤出黎巴嫩。

但董分析,若開闢了緩衝區,以色列地面部隊是否要長期駐守,不駐守就意味著撤軍,而而駐守就意味著原本由以色列北部居民承擔的安全風險現轉移到以國防軍身上,他們就時不時淪為真主黨的活靶。

伊朗向以色列發射飛彈。(AP圖片)

伊朗向以色列發射飛彈。(AP圖片)

當地時間10月1日晚,伊朗近200枚火箭射向以色列境內,伊朗單方面自我克制階段結束。董指,伊朗目前處在一個特殊時期,新總統在外交政策上展現出溫和姿態,上月底出席聯合國大會期間,也向以色列發出「和平邀約」。惟新總統就職第二天,前來參加就職典禮的哈馬斯領導人哈尼亞在德黑蘭遇襲身亡;9月底,黎巴嫩真主黨領導人納斯魯拉和伊朗「聖城旅」副指揮官尼爾福魯尚又相繼遭以色列「定點清除」。以色列欺人太甚,讓伊朗不得不回應。董指,站在伊朗的角度,除報了仇,也向其展示了伊朗強大的中程導彈突防能力。

但以色列已表示將在10月7日前後對伊朗做出「重大而嚴厲」的報復。據以色列官員發布聲明,所有選項都在考慮範圍內,如對伊朗核設施和石油生產設施的打擊,或針對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成員的「定點清除」、針對伊朗軍事資產的「精確突襲」等。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會見美國總統拜登。(AP圖片)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會見美國總統拜登。(AP圖片)

美國總統拜登日前表明不支持以色列襲擊伊朗的核設施,董指,以色列現在是根據其自身的政治需要,來準備對伊朗相關目標展開打擊,若以色列沒把伊朗領導人或核設施作打擊對象,還不至於觸發兩國間全面戰爭。但董預計,伊朗仍會貫徹一個原則:既要打擊以色列的氣焰,又不至於觸發和以色列的全面戰爭。

董漫遠表示,近期一系列衝突的總根源是巴勒斯坦問題,「無論是真主黨在黎以邊界對以色列牽制性的作戰行動,也門胡塞武裝封控紅海通道,伊拉克什葉派武裝力量嘗試打擊以色列,還是伊朗向以色列本土發動飛彈襲擊,都是加沙衝突外溢的表現」。

一年來,儘管國際社會為加沙停火做出許多努力,但始終未能成功。今年5月31日,拜登政府公佈三階段停火方案,隨後獲得聯合國安理會表決通過,以色列和哈馬斯起初表示接受,但以色列對加薩襲擊絲毫沒停止跡象。

路透社今年8月引述多位消息人士說,分歧源於以色列在哈馬斯接受三階段停火方案後提出的新要求,包括以色列繼續在奈札里姆走廊沿線駐軍。董說,以色列想要以技術性停火換取全部人質獲釋,再恢復軍事行動。但哈馬斯是要靠手中這些人質「保命」,就是要求以色列從加沙撤軍。同時,讓哈馬斯人員返回加沙北部,參與戰後重建。

但一年來,以色列尚未達到其定下的作戰目標,外界普遍認為,所謂「消滅哈馬斯」幾乎不可能實現。另方面,美國和以色列的分歧似乎也在加大,拜登政府對以色列的公開批評越來越頻繁,今年5月還「暫停」向以色列運送武器。那邊廂,美國屢屢強調支持以色列自衛,其對以色列的軍援計畫也仍在持續進行。

加沙問題走到這一步,美國難辭其咎。董漫遠指,目前拜登政府是有意阻止以色列把衝突繼續擴大的,「但以色列不聽他的,拜登在這個問題上顯得無能為力,抱著一種「能起多大作用就起多大作用」的心態。

去年底起,以色列對加沙地帶展開報復式空襲,造成嚴重傷亡。(AP圖片)

去年底起,以色列對加沙地帶展開報復式空襲,造成嚴重傷亡。(AP圖片)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底,內塔尼亞胡訪美時,除會見拜登和副總統賀錦麗,還去海湖莊園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在特朗普執政期間,美以關係進入了一段「蜜月期」,特朗普2017年12月宣布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遭國際社會普遍反對。董形容,共和黨政府對以色列的支持可謂到了「毫無保留」的地步。

美國《政客》新聞網7月一篇報導中直言,內塔尼亞胡認為拜登已經是「跛腳鴨」,押注特朗普為下任總統,有中東高級外交官表示,內塔尼亞胡想拖延時間,等到11月美國大選。」黎巴嫩《消息報》稱,埃及總統塞西獲得一份情報評估也認為,加沙停火談判可能要到11月才有進展。

今輪巴以衝突何時結束?董表示,「哈馬斯的發展會進入低潮,需要慢慢恢復實力,與以色列長期周旋」。至於巴勒斯坦問題則長期被邊緣化,巴勒斯坦人民的歷史不公一直無法糾正,才釀成去年10月7日開始的新一輪巴以衝突」,但經歷這一輪衝突,國際社會對巴勒斯坦問題的關注度將提升。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教授、中國中東學會副會長劉中民認為,這場衝突令巴勒斯坦問題重新回到了區域事務的核心位置,但目前距離重啟談判、尋求巴勒斯坦建國與實現「兩國方案」,都還有太多的困難需解決。

劉中民指,以色列這一年的回應,包括對哈馬斯發動的軍事行動,都是基於其長期奉行的戰略文化與安全哲學,目前以色列正尋求在加沙、黎巴嫩南部建立安全緩衝區,如果能在建起緩衝區的同時繼續維持打擊敵對力量,以色列的安全環境能夠某種程度上得到改善,但依然是一種永無止境的惡性循環。隨著在政治和外交上陷入嚴重孤立,以及周邊更加仇視以色列,其安全環境本質上說進一步惡化了。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美特勤局曝近20年最大規模人員外流:OT冇補水、管理層「卸磨殺驢」

2024年10月07日 10:44 最後更新:10:51

在缺乏加班補償和管理層不當行為的情況下,美國特勤局(USSS)面臨著人力資源危機挑戰。這一切發生在特朗普遇刺案的背景下,使得特勤局處於風口浪尖。

特朗普遇刺。AP資料圖片

特朗普遇刺。AP資料圖片

內地《觀察者網》引述美國《紐約時報》10月3日文章,在2022至2023財年,美國特勤局有約五分之一的人離職,這是近二十年最嚴峻的局面。數十名現任和前任特勤局雇員抱怨,該機構管理層長期以來存在失職問題,特工數量不足、工作强度過高、薪資待遇跟不上、裝備老舊、退休計劃不合理等種種因素,都導致了人員大量外流。

在特朗普競選集會上執行安保任務的特勤局特工。AP資料圖片

在特朗普競選集會上執行安保任務的特勤局特工。AP資料圖片

「留住我們的員工,如今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重要的事。」特勤局前局長金伯利•切特爾(Kimberly Cheatle)在去年給所有雇員的一封信中寫道,切特爾已於今年7月離職。然而進入大選年,面對總統競選、政黨會議、北約峰會等諸多繁重的安保任務,特勤局的人力資源危機不僅沒有改善,反而進一步加劇了。聯邦數據顯示,在2022至2023財年,該機構7800名員工中至少有1400人離職,這是近二十年來最大的人員流失規模。

美國國土安全部下屬的特勤局不僅負責保護要員,還是負責管制僞造貨幣和網絡犯罪調查等金融相關犯罪的聯邦機關。儘管到今年夏天,特勤局已將員工人數擴大到 8100 人,但這仍然低於所需人數。為了保證順利運營,以2026年的需求為基準,該機構需要約1萬名雇員。

《紐約時報》稱,今年夏天,針對前總統特朗普的兩次暗殺企圖暴露了特勤局的深層問題,比如技術失誤和指揮失策。但不少特工們表示,最大的問題還要屬「訓練有素的人才外流」。

二十多名現任和前任雇員告訴《紐約時報》,人們之所以選擇離職,部分要歸咎於特勤局管理層長期以來的失敗,導致特工永遠處於一種緊綳的狀態,缺乏做好工作所需的專注、休息和培訓。

在特勤局工作14年後離職的喬納森•瓦克羅(Jonathan Wackrow)形容,管理層對雇員態度堪稱「卸磨殺驢」(You ride your horse until it dies, and then you eat it)。

多數離職特工都提到了「大量加班」的問題,有時甚至沒有加班工資。聯邦警察協會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153名接受調查的特工中有68人表示,他們缺乏的工資高達3萬美元。

訓練設備和設施「破舊」是特勤局人員流失的另一大因素。報道提到,很多訓練設施甚至存在漏水情况。由於無法爭取到國會資金建造白宮模擬設施,特勤局不得不借用電影製片人泰勒•佩里在亞特蘭大建造的白宮模型開展訓練。特工們還希望及時用上無人機等新技術設備,以改善保護工作並减輕工作量,但這一請求遲遲未得到回應。

另一位特勤局前雇員路易斯•菲茨格(Louis Fitzig)指出,「裙帶關係、偏袒和腐敗」已成為該機構文化的一部分。比如有特勤局高層兼職為下屬充當房産交易「中介」,隨後那些下屬獲得了晋升。

與此同時,一項通過重新雇用退休員工來彌補人員流失的計劃,却起到了適得其反的作用。這份方案發布後,特勤局內部申請提前退休的人員數量反而增加了,因為他們可以同時獲得養老金和工資。此外,重新雇傭退休人員後,現任雇員的工作條件更加惡化,因為退休人員主要被安排在白領等舒適的崗位上,增加了現任雇員的負擔。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