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建造業總工會舉行2024/2025年度建造業工人薪酬發布會,近九成主要工種包括扎鐵、模板、油漆等由今年11 月1日起「凍薪」。
香港建造業總工會公布2024/2025年度建造業工人薪酬情況。工會FB圖片
工會指出,主要16項工種包括扎鐵、模板、混凝工、坭水、油漆、喉管、木匠及搭棚等,其中14項工種「凍薪」,只有金屬棚架及挖掘機工種,薪酬分別有3.1%及3.3%升幅。
工會於今年8月至9月期間,透過電話或電子問卷訪問2005名會員,發現有35%受訪者表示開工不足,超過七成認為今年就業情況較去年差,逾半數受訪者指過去一年薪酬無升無跌。
建造業只有金屬棚架及挖掘機兩個工種加薪。資料圖片
調查顯示,超過80%受訪者認為輸入外勞政策導致本地工人失業、薪酬下降等問題。另外,大部分受訪工人期望政府提供更多勞工保障、合理施工期及增加在職培訓機會。
工會表示,由於整體經濟情況未如理想,加上銀行貸款審慎,地產發展商對新項目開展意欲降低,導致私人工程量突然驟減,前期工種的工人已逐漸出現開工不足情況。
工會預計私人工程量減少,整體建造量增長放緩的情況下,將對建造業界造成更巨大挑戰,呼籲政府聽取業界訴求,有序推出工務工程及加快推出舊區重建、維修保養項目,短期內為本地工人創造更多就業職位,並適時檢討外勞政策對本地工人就業的影響,調整「建造業輸入勞工計劃」,以保障本地工人就業為首要目標。
香港建造業總工會呼籲政府為本地工人創造更多就業職位。資料圖片
工地安全一直備受關注,其中燒焊工人要長期面對強光、高溫、刺鼻氣體等,健康風險不容忽視。
黎子健任職的工程設備公司,早前便購置了一台燒焊機械人,主要應用於接駁地基樁柱,除有助改善工友安全,也可提升接駁速度,加快建築時間。
黎子健(左)表示,建造業創新及科技基金資助一些公司購置創科產品,有助業界提升安全、環保和效率。政府新聞處圖片
安全高效
他說:「傳統做法,燒焊師傅要近距離進行燒焊工作,如果應用燒焊機械人,操作員便可以無線遙距方式控制機械人,跟工件保持一段距離,避免接觸強光,還可減少吸入燒焊時產生的氣體,對他們的身體和整體工地安全均提升很多。」
黎子健作為項目經理,深明建造業高齡化的問題,相信應用機械人是行業出路。他指,現時燒焊師傅一般都年紀較大,加上很少年輕一代入行,所以很多公司都希望在工地應用燒焊機械人或切割機械人,解決招聘困難。
除燒焊機械人,其任職公司還購置了油漆機械人、運輸機械人和切割機械人。購置這四台機械人,合共獲得建造業創新及科技基金330多萬元資助。
黎子健表示,本地研發的產品可獲基金最多八成資助,外地研發的產品也有七成資助,相信有助一些公司購置新的創科產品,讓業界大大提升安全、環保和效率。
操作員以無線遙距方式控制機械人進行燒焊工作,可跟工件保持距離,避免接觸強光。政府新聞處圖片
支援業界
建造業創新及科技基金於2018年成立,至今獲政府注資合共22億元,以支援業界廣泛採用創新建築方法及科技,促進生產力、提高建造質素、改善工地安全和提升環保效益。建造業議會一直就基金運作向政府提供意見,並參與審批資助的工作。
截至2025年3月底,基金已批出的申請資助總額約16.8億元,惠及約1,330家公司,其中約六成是中小企。
建造業議會執行總監鄭定寕表示,有兩大範疇較受申請者歡迎,其一是建築信息模擬(BIM),另一為創新建築科技(ACT),包括購置機械、租用機械、工具、數碼軟件等。
鄭定寕表示,基金近年特別推出應用安全智慧工地系統的資助計劃,以「套餐」形式方便業界因應不同施工環境,選擇和應用最適合的創新科技。政府新聞處圖片
方便揀選
基金近年還特別推出應用安全智慧工地系統的資助計劃,以「套餐」形式方便業界因應不同施工環境,選擇和應用最適合的創新科技,提升工地安全。
鄭定寕舉例說:「如果進行地基工程、打樁,在該環境下,有哪些地方較高風險,業界就應購買甚麼設備;又假如建造一個地庫,又是甚麼環境呢?我們就列舉清單,建議業界購置哪些裝置,也列出該些裝置大致上有哪些供應商,他們收取的價格大概多少,變得一目了然,方便申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