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HBO最新紀錄片揭開比特幣創造者謎團? 主角彼得托德:我不是「中本聰」  

博客文章

HBO最新紀錄片揭開比特幣創造者謎團? 主角彼得托德:我不是「中本聰」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HBO最新紀錄片揭開比特幣創造者謎團? 主角彼得托德:我不是「中本聰」  

2024年10月09日 15:06 最後更新:15:16

自比特幣問世以來,其創造者「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身份,一直是網絡最大的謎團之一。美國時間10月8日晚,HBO最新紀錄片《電子貨幣:比特幣之謎》(Money Electric: The Bitcoin Mystery)聲稱已揭開這個謎團。不過,該紀錄片的主角彼得托德(Peter Todd)、被導演卡倫霍貝克(Cullen Hoback)指為2009年「比特幣創始人」的人,卻堅決否認自己是「中本聰」。

彼得托德在聲明中表示「我在此鄭重聲明,我絕不是『中本聰』。」托德還嚴厲批評該紀錄片「極不負責任」,將其個人安全構成威脅,指責導演霍貝克是在捕風捉影,認為他是將一些微不足道的巧合肆意誇大,是一種諷刺,恰恰是陰謀論的典型特徵。他又聲稱,HBO在紀錄片製作及上映前均未與他取得聯繫,也未在該紀錄片首播前讓他預覽。

HBO最新紀錄片《電子貨幣:比特幣之謎》(Money Electric: The Bitcoin Mystery)聲稱已揭開這個謎團比特幣創造者「中本聰」身份的謎團。

HBO最新紀錄片《電子貨幣:比特幣之謎》(Money Electric: The Bitcoin Mystery)聲稱已揭開這個謎團比特幣創造者「中本聰」身份的謎團。

托德是加拿大人,自2012年起便開始為比特幣編寫程式碼,並自稱為X平台上的「加密計時師」。他也是OpenTimestamps的創辦人,是一個致力於提供區塊鏈時間戳記標準格式的開源專案。

托德亦參與了所謂的「比特幣2.0」項目,包括Counterparty、Mastercoin和Colored Coins等,並在2016年與NSA告密者愛德華·斯諾登(Edward Snowden)共同參與了隱私幣zcash的推出,甚至公開銷毀了用於創建該加密貨幣的電腦。

HBO發言人未回應事件。然而,導演霍貝克則表示,他對托德的否認並不感意外,並對自己在紀錄片中的結論依然充滿信心,他在聲明中說:「托德當時也為拍攝這部影片參與了我們的訪談,他清楚我們討論的內容,並且完全有機會為自己進行澄清」。

比特幣匿名創造者的真實身份,引發了許多猜測,據傳「中本聰」手中掌握著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比特幣。

比特幣匿名創造者的真實身份,引發了許多猜測,據傳「中本聰」手中掌握著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比特幣。

關於比特幣匿名創造者的真實身份,一直引發了許多猜測。比特幣的創始人在2013年比特幣價值飆升時突然從網路上銷聲匿跡,更撲朔迷離的是,據傳「中本聰」手中掌握著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比特幣。

霍貝克透露,他花了數年時間深入研究各種關於「中本聰」身份的理論,並最終將目標鎖定在了托德身上。霍貝克的證據之一,是托德在2010年比特幣留言板上發布的一篇帖子,認為極有可能出自「中本聰」之手。

霍貝克過去亦曾揭開網絡的重大謎團 — HBO電視劇《Q: Into the Storm》中QAnon背後的神秘人物Q而聲名大噪。

在托德否認之前,媒體訪問了霍貝克,探討了他為何如此篤定托德的身份,是否擔心面臨法律訴訟等。

霍貝克認為,比特幣正逐漸成為金融體系的重要支柱,不會輕易消失,故有必要了解這個匿名者是否仍持有比特幣加密錢包的金鑰。

霍貝克認為,比特幣正逐漸成為金融體系的重要支柱,不會輕易消失,故有必要了解這個匿名者是否仍持有比特幣加密錢包的金鑰。

霍貝克認為比特幣正逐漸成為金融體系的重要支柱,不會輕易消失,同時很可能由一個匿名者掌握著,或至少掌握著其中非常可觀的比特幣一部分、約100萬枚,故有必要了解這個匿名者是否仍然持有比特幣加密錢包的金鑰,以及這個人或這些人的真正想法和意圖是什麼。

霍貝克指,圍繞這位「無名英雄」的神話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積極作用,因為它賦予了比特幣一種近乎神聖的品質,讓人們可以相信他們想要相信的任何事物,彷彿它是解決世界上所有問題的鑰匙,惟到了現在這個階段,這個神話實際上開始對比特幣造成了損害,因為比特幣已滲透進金融體系,也影響著大多數人的生活。

日裔美籍64歲工程師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曾被《新聞週刊》(Newsweek)踢爆比特幣創始人,但本人否認,也引發極大爭議。

日裔美籍64歲工程師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曾被《新聞週刊》(Newsweek)踢爆比特幣創始人,但本人否認,也引發極大爭議。

過去《新聞週刊》(Newsweek)亦曾發表過一個備受爭議的封面故事,聲稱他們已經找到了「中本聰」,為何霍貝克對自己的結論如此有信心? 霍貝克說紀錄片中建立了一個非常有力的論點,雖然「中本聰」並沒在攝影機前親自發送交易訊息,就像幾年前那個假的「中本聰事件」一樣,當時克雷格·賴特(Craig Wright)曾經讓很多人相信他就是比特幣的創造者,但今次他們並沒有讓所謂的「中本聰」親自現身說法。

紀錄片中直接對「中本聰」的身份問題進行剖析,認為相關人士的反應在某種程度上甚至比證據本身更能說明問題,故最重要是觀眾親眼看到證據後的感受。

在紀錄片中,關於比特幣程式碼來源的兩種觀點,一種認為它是業餘愛好者所為,一個22歲的業餘程式設計師從零開始創造出比特幣;另一種則堅信其背後必定是天才級的通才。霍貝克指其實,這兩種觀點其實並不矛盾,一個人完全可以是自學成才的超級天才程式設計師,而其程式碼可能並不專業,這正是程式碼最初呈現的樣子。

他說,比特幣的原始程式碼看起來並不像出自專業開發者之手,雖然此觀點會引發爭議,會否有人在年輕時就寫過這樣的程式碼呢?答案是肯定的,他們其實沒有權力、地位或聲望,只是從未聽過的普通人,這種匿名性反讓人們更容易相信自己可能是某個著名的密碼學家,而不是某個還在上學的孩子。

假設托德就是「中本聰」,為什麼他會同意接受此紀錄片的訪問呢?霍貝克認為這些人都有一種特殊心理,他們創造了這些對世界產生巨大影響的大規模全球運動,卻隱藏著這個秘密,若你藏著這樣的秘密,你會渴望得到一些榮譽嗎?會不會心想:「嘿,我已經瞞了這麼久了,或許在鏡頭前和這些人談話能更好地掩護自己?」,誰會相信「中本聰」真的會出現在鏡頭前呢?霍貝克指托德其實真的很喜歡賽局理論,熱衷於創造不同的身份,喜歡玩貓捉老鼠的遊戲,喜歡表現得比別人更聰明,總是想證明自己是房間裡最聰明的人,我相信這也是他願意上鏡頭的原因之一。

紀錄片主角彼得托德在聲明中否認自己是「中本聰」。

紀錄片主角彼得托德在聲明中否認自己是「中本聰」。

霍貝克說, 第一次見托德,是在經常被傳是比特幣創造者的Blockstream首席執行官亞當·巴克引薦,那時並不知道托德的真實身分,沒有深入調查他,甚至沒特別注意他,惟約一年後,開始產生一些疑問,促使他去了解托德的背景,並把比特幣程式碼的本質連結起來,才恍然大悟。

巴克因傳言是創造者而備受關注,托德甚至曾把「箭頭」指向巴克,托德曾有一條推文說:「提示,如果你想創造一種革命性的貨幣,你應該陷害某人」,令霍貝克覺得巴克「被陷害」。

托德曾有一條推文說:「提示,如果你想創造一種革命性的貨幣,你應該陷害某人」。

托德曾有一條推文說:「提示,如果你想創造一種革命性的貨幣,你應該陷害某人」。

2010年托德在論壇上發表了一篇文章,被懷疑這篇文章實際上是由「中本聰」發布,而當時上面使用了「星號」來強調某句說法,惟「中本聰」的貼文沒發現使用任何「星號」符號,霍貝克認為,若仔細研究托德的寫作風格,以及他如何延續句子,會得出很多啟示;至於「星號」的使用,他也有留意,但「中本聰」亦有像托德在貼文中使用斜體,認為如托德願意,他完全有能力去編輯那篇文章,而他為何沒有刪除那些文章?

影片中,導演與托德進行了對質,回應充滿了博弈論的智慧,顯示出他對自己所寫內容的深度思考和反思,他甚至為那篇文章取了一個特別的名字——「校正站」。但為何在文章發表之後,突然消失好幾年,如果將自己置於當時的環境和心態中,似乎能找到許多合理的解釋。

但在一份聲明中,托德曾堅決否認了那篇貼文是由「中本聰」所​​寫,稱之為「巧合」,解釋為只對「中本聰」所寫內容進行了小小更正。

霍貝克指影片只是客觀展現所有證據,也給托德充分反駁機會和解釋空間,並進行了深入的事實調查及詳細法律審查。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當地時間12月19日凌晨,以色列國防軍對也門胡塞武裝發動猛烈空襲,數十架戰機襲擊了也門西海岸的胡塞武裝目標,並首次襲擊也門首都薩那。

數小時之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宣稱,以軍行動不僅是在保護自己免受伊朗支持的反政府武裝的襲擊,同時也是在「保護整個世界」。

當地時間12月19日,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發表視頻聲明。視頻截圖

當地時間12月19日,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發表視頻聲明。視頻截圖

「他們不僅在攻擊我們,他們正在攻擊整個世界,他們正在攻擊國際航運和貿易路線。」內塔尼亞胡在當天發佈的視頻聲明中稱,「當以色列對胡塞武裝採取行動時,代表的是整個國際社會」,美國和許多其他國家「非常理解這一點」。

內塔尼亞胡還指出,胡塞武裝是「在哈馬斯、黎巴嫩真主黨和敘利亞阿薩德政權之後」,仍活躍著的最後幾個伊朗代理組織之一。他警告稱,「胡塞武裝正在得到教訓,而且他們將通過這種慘痛的教訓認識到,任何襲擊以色列的人都將付出慘痛的代價。

據《以色列時報》當地時間12月19日報道,以色列國防軍方面表示,當天凌晨,14架戰鬥機與加油機以及偵察機一同飛行了約2000公里,向也門胡塞武裝的「軍事目標」投擲了60多枚彈藥。

以色列軍方消息人士稱,對也門的襲擊旨在使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裝所使用的全部三個港口癱瘓,襲擊目標包括燃油和石油倉庫、兩座電站和八艘胡塞武裝控制港口所使用的拖船。

消息人士稱,以軍襲擊中,胡塞武裝所有用於將船隻引入港口的拖船以及電站均被擊中,以色列現在認為,胡塞武裝控制的所有港口活動均已癱瘓。

以色列國防軍發言人哈加里也證實,在發動的「精確打擊」中,被襲擊的目標包括「港口和能源基礎設施」,他指責胡塞武裝利用這些設施進行「軍事行動」,包括向以色列發射導彈和無人機,以及襲擊紅海上的商業航運。他還稱,過去14個月,胡塞武裝對以色列發動了數百次導彈和無人機襲擊。

當地時間12月19日,以色列針對胡塞武裝控制的也門首都薩那的一座發電站發動空襲,現場濃煙滾滾。 AP圖片

當地時間12月19日,以色列針對胡塞武裝控制的也門首都薩那的一座發電站發動空襲,現場濃煙滾滾。 AP圖片

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茨則在當天的一份聲明中警告胡塞武裝:「以色列的長臂將伸向你們,任何膽敢向以色列伸手的人都將被砍斷手臂,任何膽敢傷害我們的人將會遭到數倍於其所作所為的傷害。」他稱,「不會接受胡塞武裝向以色列發射導彈的行為,也不會接受其對貿易路線的破壞」。

當地時間12月19日的襲擊,是以色列對胡塞武裝所控制的也門地區發動的第三次反擊。據以色列軍方消息人士稱,以色列空軍為這次襲擊準備了數周,而就在當天凌晨3點前不久,胡塞武裝向以色列發射了一枚彈道導彈,當時以軍戰機已經在飛往也門的途中。

據報道,胡塞武裝發射的這枚導彈在以色列領空外被「箭」式反導系統部分攔截。然而,彈頭並未在空中爆炸,而是墜落在以色列中部城市拉馬特甘市的一座空置學校建築,造成了嚴重破壞,但所幸未造成人員傷亡。

AP圖片

AP圖片

另一方面,胡塞武裝發言人葉海亞·薩雷亞當天則發表聲明稱,該組織用兩枚高超音速導彈襲擊了以色列特拉維夫市的兩個軍事目標。他說:「這次行動成功地實現了目標。」

自去年10月新一輪巴以衝突爆發後,胡塞武裝頻繁使用無人機和導彈在紅海、阿拉伯海等水域襲擊關聯以色列的船隻,時常襲擊以色列陸上目標並要求以方停止在巴勒斯坦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

《以色列時報》則認為,胡塞武裝發動這些襲擊,除了針對以色列,也試圖在給黎巴嫩真主黨等同伊朗結盟的其他地區組織施加壓力。報道稱,胡塞武裝去年向以色列發射了200多枚導彈和170架無人機,而根據以軍的說法,其中絕大多數沒有到達以色列,或者被以色列軍方或其在該地區的盟友所攔截。

報道還稱,幾個月以來,以色列一直堅持認為,國際社會的其他成員應該承擔應對胡塞武裝威脅的責任,並聲稱這是一個「全球性問題」。而這一立場,不僅得到了美國的支持,美軍也對胡塞武裝發動了襲擊。

就在當地時間12月16日,美國中央司令部在社交媒體上發表聲明稱,該部隊對也門胡塞武裝的關鍵指揮和控制設施發動了精確空襲。據悉,該目標設施是協調胡塞武裝行動的樞紐。不過,聲明並未提及空襲結果。當天稍早前,胡塞武裝還宣佈,美英聯軍對也門哈傑省米迪沿海地區發動了空襲。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