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超哥新一份施政報告,涵蓋的政策範疇甚多,如細閱內容,其實有輕重之分,有幾瓣他特別緊張,其中之一是增公屋和減劏房,兩者互有關連,都涉及基層的居住需要。我估計他的思路是:如果這問題搞不好,佔人口多數的市民不feel good,縱使經貿金融好掂,社會也難穩定。
衡量超哥能否講到做到,要看實質「結果」,政圈朋友以施政報告交出的「建公屋」成績,與上任特首林鄭時的公屋數字比較,誰更「打得」,不難分出高下,當然也要把兩個時期的政治環境考慮在內。不論如何,超哥在施政戰略上重點「攻堅」,調兵遣將集中發力,也是勝林鄭一籌的主要原因。
超哥上任之初即出新招搞「簡約公屋」,令未來5年的公屋整體供應量達189000伙,大幅增加8成。這「結果」明顯高於林鄭做特首時的建屋量。
超哥2022年上任之初,已重視公屋供應問題,但之前造地緩慢,建屋地難求,他計過條數,知道增量要幾年時間,遠水救不了近火,於是出一新招,就是用「速食」方式,短時間內趕建一批「簡約公屋」。這計劃由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與房屋局局長何永賢領軍,隨即全速上馬。
當時坊間負評不少,圈內也有人單單打打,但經過一番努力後,首批2100伙將可於明年初入住,而全年共供應約9500伙,到全部「簡約公屋」於2027年建成後,總數達到3萬伙。
此一新招,令公屋整體供應增加,未來5年(2025年度至2029年度)建成的公屋達189000伙,這比超哥剛上任時的未來5年,大增了8成。到2026年度,輪候公屋時間可由高峰期的6.1年,減至4年半。
林鄭主政時,公屋與綠置居預計5年只建成71000伙,以至輪候時間越來越長,最高達6.1年。
政圈朋友叫我回帶看看林鄭主政時的公屋量。她於2017年就任特首,據房委會的資料,由2019年度至2024年度的5年,公屋和綠置居單位合共只有71000伙。2019年那年,建成的租住公屋和綠置居共1.3萬伙,一年之後更跌至6100伙。
由於公屋供應不升反跌,到2022年,平均候輪時間升至高峰的6.1年,比林鄭上任之初的4.6年,條隊行得越來越慢。
林鄭當年增建公屋舉步惟艱,當然有種種原因,那時候政治紛爭不斷,造地建屋又遇到各方阻力,大型闢地計劃議而不決,建公屋缺地,巧婦難為無米炊。然而,林鄭欠缺闖過難關的策略和意志,也是部分原因,「好打得」是否浪得虛名,亦備受圈內議論。
說回超哥,我估計他大力催谷公屋建量,與減少劏房,是一併思考。因為一刀切把劏房「歸零」,不但不切實際,也會引起不良後果,故較好的策略是,先逐步把最惡劣的劏房eliminate ,然後分階段安置次差的劏房戶,那就不會出大亂子。
政府估計劏房標準化後,可能被取締或業主不想再出租的劏房,約建33000戶。他們大多數須另尋居所,幸而一兩年後,政府將有一批「過渡性房屋」和「簡約公屋」在手,即使要安置當中部分劏房戶,也不會太難。
公屋供應漸入佳境,終於擺脫了過往「十個樽六個蓋」的困局,不過能否真的達到理想「結果」 ,超哥仍須定下明確KPI,並嚴格督工,要求負責團隊一定做到。
一位曾與超哥共事的政圈
朋友同我講,這方面大家應可放心,因為「捽數」向來是他的強項。
時人物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當年香港動亂後,「黄友」四散,許多人遠走英、美、加落腳,以為可以在「自由樂園」安身立命,誰料流年不利,竟同時在各地成為不受歡迎人物,陷入「半天吊」狀態,不少人感痴心錯付,十分失落。前立法會議員張超雄便是個好例子。
他3年前出走加拿大,獲得政治庇護後,即申請「永久居留」,希望早日入籍成為加拿大人。但人算不如天算,加政府的移民政策忽然急轉彎,他與以萬計坐「救生艇」的港人一樣,申請永居被當局故意拖延,審批遙遙無期,眾人由「單戀」頓變「失戀」,前路一片迷濛。他與一批「黄友」近日就在多倫多示威抗議,向傳媒大吐苦水,不過當局已鐵了心減少移民,他們儘管聲嘶力竭,也不會有多大作用。
張超雄遠遁加拿大近3年,申請永久居留一年多仍冇聲冇氣,「單戀」變「失戀」,近日在移加港人集會中大吐苦水,批評加政府一味靠拖,審批毫不透明!
張超雄當年以工黨代表身份殺入立法會,曾經風光一時,反修例動亂期間,他與激進派議員在議事堂齊齊發癲,2020年5月因涉違《立法會權力及特權條例》被捕,兩年後認罪,坐了3星期監,出獄後「因感到危險」全家遠遁加拿大。他到埗後不久,立即申請政治庇護,但被拖了一年多才獲批,他立刻入紙申請「永久居留」,以為入籍在望,但至今仍如石沉大海,令他心焦又心碎,始知過往只是「單戀」。
在這事上,他並不孤單,正排隊苦等的「黄底」港人數以萬計,當局的冷酷無情,令他們飽受折磨。
回想當年,加拿大政府為展示「撐港抗爭」,向港人提供「救生艇計劃」,上艇之後可暫准在加工作,然後申請永久居留。話說得好聽,變臉卻快如閃電,去年加拿大政府見移民人數激增,國民怨氣四起,為了選票匆忙拉閘,審批港人永居申請慢如蝸牛,擺明拖得就拖,令申請者知難而退。
據黃媒的資料,上了艇正申請永居的港人,共有26500人,但至今只有10500人獲批,其餘16000人仍癡癡地等。他們的怨氣終於近日爆煲,上月有萬多人在網上聯署,要求當局加快審批,並延長「開放式工作簽證」(OOWP),讓他們在申請期間也可打工餬口。到了本周初,更發動千人在3個城市示威,向政府進一步施壓。
逾千坐「救生艇」的港人,在加拿大3城市示威,抗議政府審批永居缓慢,令他們前路茫茫。
他們的處境的確慘情,一來申請永居不知拖到何年何月,二來若不獲延長工作簽證,就不能打工搵錢過活,到簽證期滿時,他們留也難,走也難,將陷於進退維谷困境。然而加拿大政府對此闊佬難理,移民部竟說,部分申請可能須等到2027年或以後,才能完成審批,明顯是「拖字訣」,令申請者自動棄權,「二次移民」過主到其他國家。
久未露面的張超雄,也現身抗議集會,大吐苦水,說自己申請「永居」多時,至今仍無聲無色,審批欠缺透明度,令人無所適從,當局應正視港人困境,作出必要調整。
其實他早已領教過加政府的拖延手段,2022年抵加之後,他即申請政治庇護,但等了一年多才獲批准,整個過程「辛苦且漫長,成個生命好似休止符咁停頓咗」,當時擔心如果不批,自己不知可以去那裏。這種失落心情,在申請永居時再重複一次,想不到折磨還要繼續下去。
另一名參加示威的「黄底」網紅傑斯,遭遇也與張超雄相似,搞笑的是,他竟呼籲加政府勿「走寶」,說「香港人喺呢度其實係有價值嘅,如果被離棄,可能係加拿大嘅損失」。
這自高身價的論調,加政府聽佢都傻,政治現實是,國會大選在即,民眾多反對移民湧入爭奪資源,期望政府收緊移民政策,而「救生艇」上的港人手中無選票,政治影響力近零,政府又怎會開閘讓港人湧入?
可憐一衆「黃底」港人,包括張超雄,永居無期,打工無望,只能坐困愁城。他們可能越來越覺得,過往一片痴心,原來只是「單戀」。
絕望之餘,不如換個思維,返回香港重新開始吧。不過張超雄沒有這個option ,因他去年參加港獨、藏獨和疆獨的集會,大聲疾呼高喊「相信中共總有倒台的一天」,寄語港人和其他民族不要放棄,颇有煽動意味,也超越國安红綫,如果返港,香港當局會當他沒講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