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從一項政策睇超哥「打唔打得」 與「好打得」林鄭比較可分高下

博客文章

從一項政策睇超哥「打唔打得」 與「好打得」林鄭比較可分高下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從一項政策睇超哥「打唔打得」 與「好打得」林鄭比較可分高下

2024年10月17日 19:33 最後更新:19:52

看過超哥新一份施政報告,涵蓋的政策範疇甚多,如細閱內容,其實有輕重之分,有幾瓣他特別緊張,其中之一是增公屋和減劏房,兩者互有關連,都涉及基層的居住需要。我估計他的思路是:如果這問題搞不好,佔人口多數的市民不feel good,縱使經貿金融好掂,社會也難穩定。

衡量超哥能否講到做到,要看實質「結果」,政圈朋友以施政報告交出的「建公屋」成績,與上任特首林鄭時的公屋數字比較,誰更「打得」,不難分出高下,當然也要把兩個時期的政治環境考慮在內。不論如何,超哥在施政戰略上重點「攻堅」,調兵遣將集中發力,也是勝林鄭一籌的主要原因。

超哥上任之初即出新招搞「簡約公屋」,令未來5年的公屋整體供應量達189000伙,大幅增加8成。這「結果」明顯高於林鄭做特首時的建屋量。

超哥上任之初即出新招搞「簡約公屋」,令未來5年的公屋整體供應量達189000伙,大幅增加8成。這「結果」明顯高於林鄭做特首時的建屋量。

超哥2022年上任之初,已重視公屋供應問題,但之前造地緩慢,建屋地難求,他計過條數,知道增量要幾年時間,遠水救不了近火,於是出一新招,就是用「速食」方式,短時間內趕建一批「簡約公屋」。這計劃由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與房屋局局長何永賢領軍,隨即全速上馬。

當時坊間負評不少,圈內也有人單單打打,但經過一番努力後,首批2100伙將可於明年初入住,而全年共供應約9500伙,到全部「簡約公屋」於2027年建成後,總數達到3萬伙。

此一新招,令公屋整體供應增加,未來5年(2025年度至2029年度)建成的公屋達189000伙,這比超哥剛上任時的未來5年,大增了8成。到2026年度,輪候公屋時間可由高峰期的6.1年,減至4年半。

林鄭主政時,公屋與綠置居預計5年只建成71000伙,以至輪候時間越來越長,最高達6.1年。

林鄭主政時,公屋與綠置居預計5年只建成71000伙,以至輪候時間越來越長,最高達6.1年。

政圈朋友叫我回帶看看林鄭主政時的公屋量。她於2017年就任特首,據房委會的資料,由2019年度至2024年度的5年,公屋和綠置居單位合共只有71000伙。2019年那年,建成的租住公屋和綠置居共1.3萬伙,一年之後更跌至6100伙。

由於公屋供應不升反跌,到2022年,平均候輪時間升至高峰的6.1年,比林鄭上任之初的4.6年,條隊行得越來越慢。

林鄭當年增建公屋舉步惟艱,當然有種種原因,那時候政治紛爭不斷,造地建屋又遇到各方阻力,大型闢地計劃議而不決,建公屋缺地,巧婦難為無米炊。然而,林鄭欠缺闖過難關的策略和意志,也是部分原因,「好打得」是否浪得虛名,亦備受圈內議論。

說回超哥,我估計他大力催谷公屋建量,與減少劏房,是一併思考。因為一刀切把劏房「歸零」,不但不切實際,也會引起不良後果,故較好的策略是,先逐步把最惡劣的劏房eliminate ,然後分階段安置次差的劏房戶,那就不會出大亂子。

政府估計劏房標準化後,可能被取締或業主不想再出租的劏房,約建33000戶。他們大多數須另尋居所,幸而一兩年後,政府將有一批「過渡性房屋」和「簡約公屋」在手,即使要安置當中部分劏房戶,也不會太難。

公屋供應漸入佳境,終於擺脫了過往「十個樽六個蓋」的困局,不過能否真的達到理想「結果」 ,超哥仍須定下明確KPI,並嚴格督工,要求負責團隊一定做到。

一位曾與超哥共事的政圈
朋友同我講,這方面大家應可放心,因為「捽數」向來是他的強項。




時人物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特普朗打關税之戰,朝令夕改,章法混亂,政策制定粗疏甩漏,難以想像是出自白宫専業團隊的腦袋,令人心生一個疑問:决策核心成員究竟是那門那派高手,竟搞出這個爛局?一位學者朋友同我講,助特朗普謀劃關税政策的「大軍師」納瓦羅,雖掛哈佛博士之銜,卻不學無術,而且在著作中弄虛作假,更甚者,他以偏執錯誤的理據誣陷中國,影響特老闆對華採取激烈手段。

白宫貿易顧問納瓦羅是關稅政策操盤人,他曾在過往的著作中弄虛作假,並對中國大肆誣陷,卻因忠於特朗普獲賞識。

白宫貿易顧問納瓦羅是關稅政策操盤人,他曾在過往的著作中弄虛作假,並對中國大肆誣陷,卻因忠於特朗普獲賞識。

至於團隊另一主力、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出身於金融圈子,因搵銀不擇手段,在華爾街犯眾憎,與納瓦羅堪稱核心團隊的「邪惡孖寶」。他早與特朗普臭味相投,3年多前因力助對方集資打造社媒平台,以及搞加密貨幣生意,大受賞識,終被委以商務部長要職,更擔任這場貿易戰的急先鋒。看這兩人的「故事」,多少可解釋,為何今次關税政策會如此糟糕。

早前特朗普團隊內訌,「寵臣」馬斯克突然發難,直指關稅戰操盤手納瓦羅是「真正的白癡」,「比一袋磚頭還蠢」,雖沒講白叫特朗普炒他,意思已呼之欲出,但這番惡言攻撃,並沒動搖納瓦羅在團隊的地位,皆因他的「忠誠度」和對中國的極端觀點,仍得到特老闆高度賞識。

納瓦羅雖是哈佛經濟學博士,也出過幾本書,但學術地位甚低,一位經濟學教授就指,他對貿易逆差的看法,是基於「連高中一年級學生也不會犯」的錯誤。更惹人非議的,是他在書中,多次引述一位經濟學者Ron Vara的觀點,後來才被人揭發,此學者原來是個虚構人物,乃憑空捏造,他惟有厚着臉皮解釋,那只是個筆名。

他雖不學無術,但其著作對中國「妖魔化」的激進論述,卻吸引了特朗普的眼球,例如他於2016年出版的《致命中國》一書,就處處誇大中國對美國的傷害,其後更將之系統化為「七宗罪」,此書被特朗普激讚「一針見血」,隨之邀請他加入競選團隊,擔任政策顧問。

特朗普首次入主白宫後,納瓦羅也雞犬升天,出任貿易及製造業政策辦公室主任,次年發表針對「中國對美經濟及國安損害」的6大策略,可說是今次對華關稅政策的雛型。

納瓦羅獲「主子」器重的最大本領,除了對華極端觀點外,還有他的「忠心耿耿」。2020年特朗普落選後,他大抱不平,連續發表充滿仇恨的言論,有份煽起極右派的國會山騷亂,因此被國會召去聆訊,他卻拒絕出席,終於被控藐視國會罪,坐了4個月監。

他以「死士」姿態慷慨坐牢,反而成為升官本錢,到特朗普回朝後,自然對他論功行賞,再邀入宮,委以謀劃關稅大戰的重任,成為核心團隊內的大紅人。不過他始終是個不學無術之徒,且對中國過度偏激,更有「欺騙」前科,其推出的政策自然甩漏百出,不但搞亂世界貿易秩序,也令美國企業叫苦連天,難怪馬斯克對他如此氣憤。

「邪惡孖寶」另一成員,是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此君長期在華爾街打滾,聲譽卻不佳,只因過往曾助特朗普集資搞社媒和加密貨幣生意,受到賞識,水鬼陞城隍出任商務部長要職,成為今次關稅戰的先鋒。因關稅政策搞到華爾街雞毛鴨血,他也惹起衆怒,近日叫他下台的聲音此起彼伏。

盧特尼克是投資公司Cantor Fitzgerald投資公司主管,近年大搞加密貨幣交易,正是特朗普家族最有興趣的一瓣,因投其好,彼此關係更加緊密。憑着他與特朗普在商業投資上長期「兩位一體」,加上彼此理念相同,特朗普回朝後即委以重任,這與其能力和經驗,並無直接關係。

反而他在華爾街的聲譽一直不佳,一些與他拍過檔的人,指他往往利用公司資源自我交易,損害投資者利益,又不擇手段壓榨員工,令許多人怒氣冲天,所以給他起了個別號:「華爾街最乞人憎的人」。

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在金融圈打滾多年,曾為特朗普集資搞社媒和加密貨幣生意,受到器重,但他為搵銀不擇手段惹非議,被指是「華爾街最乞人憎人物」。

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在金融圈打滾多年,曾為特朗普集資搞社媒和加密貨幣生意,受到器重,但他為搵銀不擇手段惹非議,被指是「華爾街最乞人憎人物」。

具這壞品格的「大蠱惑」,如今卻操弄着貿易戰,影響着全球貿易,以至多國(包括美國自己)的民生經濟,能不令人心寒?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