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海關19日在社交網站撰文表示,10月18日,工業貿易署及香港海關聯合接待了訪問中國的「金伯利進程」核查組。
香港海關fb圖片
據海關介紹,「金伯利進程」是國際協商會議,為遏止「衝突鑽石」貿易助長武裝衝突、叛亂活動及武器非法擴散而對未經加工鑽石貿易實施發證計劃。
現時有85個國家(包括中國)參與「金伯利進程」。工業貿易署為中國指定在香港實施發證計劃的進出口機關,而香港海關則負責發證計劃的執法工作。「金伯利進程」參與國家需不時接受核查訪問,以檢視發證計劃的實施情況。
香港海關fb圖片
10月18日,工業貿易署及香港海關聯合接待了訪問中國的「金伯利進程」核查組,成員來自加納、安哥拉、剛果民主共和國等。工業貿易署聯同香港海關向核查組介紹了金伯利進程發證計劃在香港實施的情況,核查組又參觀了香港國際機場以了解空運貨物的清關程序。香港方面在介紹中強調香港奉行自由貿易,但同時竭力執行有關國際公約規定,從中說好香港故事。
仁滙醫務集團懷疑結業事件,海關及警方共接獲1686宗相關舉報,涉案的預繳金額總值達港幣720萬元,海關拘捕公司董事及秘書,二人獲保釋候查。
香港海關。資料圖片
香港海關版權及商標調查科不良營商手法調查課助理監督曾建華,在記者會中未有指明涉案公司名稱,指就近日一間私營醫療機構懷疑結業一事,政府已迅速成立跨部門專責小組跟進處理。
曾建華表示,香港海關主要就《商品說明條例》所規管的不良營商手法展開調查。截至2025年5月7日下午5時,海關及警方共接獲1686宗相關舉報,涉案的預繳金額總值達港幣720萬港元。
曾建華說,於2025年5月1日(星期四),有一間私營醫療機構懷疑突然結業,海關隨即接獲市民舉報,指曾於該商戶購買預繳式醫療服務,但由於該商戶懷疑結業,導致相關服務未能全部兌現。在該商戶懷疑結業,海關立即成立專責隊伍展開調查。於過去六日內,聯絡超過1400名舉報人,以了解個別案件詳情,並同步調查該商戶在結業前的營運狀況。
香港海關版權及商標調查科不良營商手法調查課助理監督曾建華簡報案情。香港海關FB
曾建華指,調查顯示該商戶在懷疑結業前數日仍持續銷售預繳式醫療服務,接受消費者預繳式消費付款,涉嫌違反《商品說明條例》中「不當地接受付款」、即商戶在接受付款時,沒有合理理由相信可於指定或合理時間內提供相關服務。
海關於5月7日採取拘捕行動,拘捕兩名涉案人士,分別為一名61歲本地男子及一名31歲本地女子,二人為該商戶的董事及公司秘書,現正保釋候查,案件仍在調查當中。海關將繼續調查該商戶結業前的營運及財務狀況及是否涉及不尋常的銷售活動。海關呼籲受影響消費者盡快向海關舉報。
曾建華表示,有關商戶在懷疑結業前仍然有銷售服務,涉嫌違反商品說明條例。
曾建華重申,根據《商品說明條例》,任何商戶在接受付款時,意圖不供應有關產品或意圖供應與有關產品有重大分別的產品、或沒有合理理由相信能在指定或合理時間內供應有關產品,即屬違法。一經定罪,最高可被判罰款50萬元及監禁五年。
仁滙醫務集團。網上圖片
海關呼籲消費者在作出預繳式消費前必須審慎考慮,購買服務後應妥善保留交易單據及合約,以便日後作出申訴時作為證明。如發現有懷疑違反《商品說明條例》的情況,市民可致電24小時舉報熱線1828080,亦可透過專用電郵帳戶或網上表格作出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