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發展局指專家手攜發電機登赤洲發掘恐龍化石殊不容易

政事

發展局指專家手攜發電機登赤洲發掘恐龍化石殊不容易
政事

政事

發展局指專家手攜發電機登赤洲發掘恐龍化石殊不容易

2024年10月30日 13:24 最後更新:20:37

發展局表示,當局馬不停蹄在登赤洲發掘恐龍化石,並指專家手攜發電機發掘,工作一點也不容易,局方感謝專家建構香港恐龍故事。

發展局FB

發展局FB

發展局FB

發展局FB

發展局在社交網頁稱,自從公布香港首次發現恐龍化石後,古物古蹟辦事處聯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專家團隊,在漁護署協助下,馬不停蹄在赤洲島進行發掘,希望盡快完成採集化石樣本,作深入研究和鑑定。赤洲位於香港東北水域,島上沒有登岸設施和水電供應,需手攜發電機及挖掘工具登島,工作殊不容易。

更多相片
發展局FB

發展局FB

發展局FB

發展局FB

發展局FB

發展局FB

發展局FB

發展局FB

發展局FB

發展局FB

發展局FB

發展局FB

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助理教授文嘉棋(左)在文物保育專員蔣志豪陪同下觀賞恐龍化石,並一起探討本地專家學者及學生參與恐龍化石後續科研的安排。發展局FB

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助理教授文嘉棋(左)在文物保育專員蔣志豪陪同下觀賞恐龍化石,並一起探討本地專家學者及學生參與恐龍化石後續科研的安排。發展局FB

發展局FB

發展局FB

發展局FB

發展局FB

發展局FB

發展局FB

發展局感謝各專家為建構香港恐龍故事的努力。局方表示,除古脊椎所的專家外,也積極聯絡本地專家學者,為日後開展研究、舉辦科普教育活動和展覽提供意見。

發展局FB

發展局FB

文物探知館自本月25日展出經初步清修的恐龍化石,至今已錄得近5600參觀人次,當中不少是學生和遊客。古蹟辦已舉行兩場有關恐龍的講座,而漁護署亦安排一系列講座,介紹地質、化石及古生物。古蹟辦和漁護署將繼續舉辦更多科普教育活動。

發展局FB

發展局FB

發展局又指出,正全力趕工在探知館庭院興建臨時工作室及展示室,預計年底前落成,屆時市民遊客可現場觀看專家清修化石的過程及已清修的化石。

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助理教授文嘉棋(左)在文物保育專員蔣志豪陪同下觀賞恐龍化石,並一起探討本地專家學者及學生參與恐龍化石後續科研的安排。發展局FB

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助理教授文嘉棋(左)在文物保育專員蔣志豪陪同下觀賞恐龍化石,並一起探討本地專家學者及學生參與恐龍化石後續科研的安排。發展局FB

發展局FB

發展局FB

發展局推出3個生態旅遊發展片區項目,邀請發展商提交意向書。發展局常任秘書長何珮玲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針對前南丫島石礦場用地建議發展為生態旅遊地點,相對10年前的想法,當局今次希望以旅遊元素先行,降低住宅樓面的成份,由於項目附近有海灣,因此希望有遊艇會,顧問初步分析顯示財務可行,在減少發展規模及減少對基建需求下,整塊地會以單一形式推出。

何珮玲表示,針對前南丫島石礦場用地建議發展為生態旅遊地點,希望以旅遊元素先行。(立法會文件)

何珮玲表示,針對前南丫島石礦場用地建議發展為生態旅遊地點,希望以旅遊元素先行。(立法會文件)

對於當局容許發展商可以興建賺錢項目,例如住宅和酒店以提供現金流,會否擔心發展商很遲才提供生態旅遊設施,何珮玲說當局亦關注這一點,整件事與海島海岸旅遊有關,無論如何都是旅遊設施先行。當局目前有兩個想法,包括招標時是否純粹看地價,抑或會以雙信封制度要求招標人士提交技術建議,交代度假村有何住宅設施和配套,有關建議將會成為地契條款,受到規範及需要落實,外界毋須擔心。

發展局。資料圖片

發展局。資料圖片

何珮玲解釋當局可以在地契加設條款,要求酒店及康樂設施完成的日期不可遲於住宅項目。換言之,政府可以有主導角色,確保旅遊的部分按規劃去做。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