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美軍第六代戰鬥機計劃太貴 擬將B-21打造成「空中武庫機」應急

博客文章

美軍第六代戰鬥機計劃太貴 擬將B-21打造成「空中武庫機」應急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美軍第六代戰鬥機計劃太貴 擬將B-21打造成「空中武庫機」應急

2024年11月01日 14:49 最後更新:14:59

為了爭奪未來制空權,美國想盡辦法。讓轟炸機充當「空中武庫機」計劃,就連美國空軍也沒有自信。

美國空軍重點打造的第六代戰鬥機計劃「下一代空中優勢」(NGAD)項目陷入成本高漲的困境,五角大樓設想未來將由研制中的B-21隱形轟炸機承擔NGAD的部分作戰任務。

應急之舉

據美國《防務新聞》10月29日報道,隨著美國空軍重新考慮其先進的第六代戰鬥機計劃,即將推出的B-21「突襲者」隱形轟炸機可能最終在美國空軍未來的制空權計劃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報道提到,美國空軍多年來一直在推動NGAD項目,它由一系列不同用途的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戰機組成,核心是準備取代F-22「猛禽」隱形戰鬥機的第六代戰鬥機。按照美國空軍最初的預計,NGAD項目將在2024年正式簽署合同。但今年夏季,美國空軍部長肯德爾透露,NGAD的成本實在太高,單價可能是美軍現役F-35隱形戰鬥機的3倍,相當於3億美元,很可能成為史上最貴戰鬥機,遠超五角大樓的承受能力,最終導致美國空軍暫停了NGAD項目,並進行全面審查和評估,「以找出一種更經濟地對抗中國等主要對手的方法」。

但在五角大樓眼中,中俄等主要對手正在快速縮小第五代戰鬥機領域的技術差距,因此美國空軍需要盡快在第六代戰鬥機方面取得突破。在10月25日舉行的媒體通氣會上,美國空軍參謀長戴維·阿爾文被問及美國空軍對NGAD項目的審查是否會使B-21獲得更突出的地位時表示:「我們沒有把這個問題排除在外。」美媒分析稱,這意味著未來B-21將承擔部分NGAD的作戰任務,作為後者繼續推進的應急之舉。

報道稱,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將B-21吹捧為全球第一架第六代飛機,其最大優勢在於先進的隱身和數據共享能力以及開放的系統架構。第一架B-21於2023年11月在加州愛德華茲空軍基地開始飛行測試,此後相關測試相對順利地持續推進,這與五角大樓其他新武器研制時常見的成本超標、進度延誤頗為不同。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首席執行官凱西·沃登10月24日在電話會議上表示,相比於此前宣佈的「購買至少100架B-21」,美國空軍暗示有可能增加B-21的採購量。但阿爾文隨後表示,「至少到目前為止」,美國空軍仍在堅持購買至少100架B-21的計劃。

設想已久

美國「動力」網站透露,其實美國空軍早就在設想讓B-21承擔更多的作戰任務。早在2019年,時任美國太平洋空軍空中和網絡作戰負責人斯科特·普萊斯少將接受美國《空軍雜誌》採訪時表示,如果將「NGAD」的概念限制在傳統意義的戰鬥機上,那麼考慮「在高度競爭的環境中」需要什麼樣的飛機時就會「過於狹隘」,而一架「具備空對空作戰能力的」B-21利用其隱形能力、與「一系列系統」協同展開防禦,也許這就是某種意義上的「第六代飛機」。美國防長奧斯汀則在2022年首架預生產型B-21下線儀式上稱,B-21具備多功能性,可以處理從「情報收集到戰鬥管理的所有任務」。

「動力」網站分析稱,根據B-21本身的尺寸、航程、升限和寬頻隱形性能,以及「其他能力」,B-21可能非常適合支持「某些形式的空對空作戰」。例如它具備相當可觀的內部彈艙有效載荷能力,能夠作為大量空對空導彈發射平台,包括大尺寸的「超遠程空對空導彈」或者大量較小的空對空導彈。B-21還可能使用空地彈藥來執行「防空壓制/摧毀」任務。而除直接作戰之外,B-21或許還可以作為更重要的「空中神經中樞」以支持制空任務,比如在「高作戰烈度空域」,憑借隱形優勢,靠前部署以控制美國空軍計劃中的「協同作戰飛機」和「忠誠僚機」編隊,而無人機也可以通過對空載荷將數據回傳給B-21,而B-21甚至也可以具備某些無人機的掛載和發射能力。

挑戰重重

接受《環球時報》採訪的中國專家表示,美國空軍重點打造的B-21隱形轟炸機,如今出現的多用途化趨勢的確值得相關國家關注,但將其作為空中武器發射平台的設想,其實並不新鮮。

早在2016年,美國空軍部長德博拉·李·詹姆斯在一場空中戰術研討會上就展示了五角大樓的新概念「武庫機」。它是基於B-52和C-130等成熟型號進行改裝,擁有向敵方雷達和防空系統發射網絡化「小直徑炸彈」的能力,還能與F-22、F-35等隱形戰機協同作戰,充當大量導彈的空中發射平台。同時美國空軍近年重點打造的「迅龍」計劃,即利用空投的巡航導彈彈藥托盤,將大量運輸機轉為巡航導彈的空中發射平台。這些計劃本質上都是借助網絡化戰場數據鏈,為這些空射的導彈分發目標信息,至於這些導彈到底是從戰鬥機、轟炸機還是從運輸機上發射的,已不那麼重要了。但另一方面,如今美國空軍都在考慮將運輸機改裝後充當簡易轟炸機,也證明五角大樓對於轟炸機規模的急迫需求,因此如今又讓數量有限的B-21去承擔NGAD戰鬥機的部分導彈發射任務,就有些「拆東牆補西牆」了。

此外,對於將寶貴的B-21作為無人機空中指揮平台的設想,美國空軍也另有規劃。「動力」網站稱,美國空軍部長肯德爾近來多次談到,美國空軍正考慮將另外一種價格相對便宜的載人隱形飛機用於無人機控制任務。     

專家表示,美國空軍在未來戰鬥機項目上陷入的這一系列困境,本質上是五角大樓盲目追求技術絕對優勢,與自身相關技術儲備不夠的現實相矛盾的結果。在軍工利益復合體的綁架下,美軍新武器研制領域的坑只會越來越多。




止戈堂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美國

解放軍東部戰區連續兩日在台海舉行軍演。東部戰區星期三(4月2日)在台灣海峽中部、南部相關海域,組織「海峽雷霆-2025A」演練。而星期二(4月1日)的軍演中則組織了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等多種兵力,在台島週邊展開大規模聯合演訓,包括海空戰備警巡、奪取綜合制權、對海對陸打擊,以及首次明確提及的「要域要道封控」能力。

相比去年兩次軍演,今次不僅規模更大,且戰術層更細化,顯示解放軍對台海局勢的掌控能力進一步提升;而值得關注的是,除山東艦、殲-35外,鷹擊-21更在軍演中首次亮相,分析認為作戰目標明確指向外部干預勢力,遏制域外勢力介入台海衝突。

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施毅陸軍大校表示,此次行動是對「台獨」分裂勢力的嚴重警告,也是捍衛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的必要舉措。

昨日大規模聯合演訓,包括海空戰備警巡、奪取綜合制權、對海對陸打擊,以及首次明確提及的「要域要道封控」。

昨日大規模聯合演訓,包括海空戰備警巡、奪取綜合制權、對海對陸打擊,以及首次明確提及的「要域要道封控」。

事實上,演訓與2024年的「聯合利劍-2024A」、「聯合利劍-2024B」相比,此次演訓最引人注目的變化,是首次提及「要域要道封控」。

軍事專家張軍社接受《澎湃新聞》指出,這項演練旨在封控台島周邊關鍵航道與港口,包括巴士海峽、基隆港、高雄港及花蓮港等,此舉不僅可切斷「台獨」勢力在戰時的外逃通道,還能阻斷外部勢力對台的軍事支援。

解放軍東部戰區連續兩日在台海舉行軍演。

解放軍東部戰區連續兩日在台海舉行軍演。

對比2024年兩次的「聯合利劍」軍演,5月的重點演練聯合海空戰備警巡、奪取戰場綜合控制權及精打要害目標;而10月則新增「要港對陸域封控」科目,強化對台島周邊港口的封鎖能力。

4月1日的軍演未有如往常般有代號,惟4月2日的演練代號「海峡雷霆-2025A」,有分析認為背後一個重要信息,就是求「变」。

國防大學教授張弛接受央視軍事訪問時稱,解放軍在台海的軍事行動已趨向「常態化」,顯示中國對台海局勢的實際控制力進一步增強。

在軍事裝備上,從東部戰區與央視公佈的現場影片和照片可識別出,這次演習動用了054A型護衛艦、轟-6K轟炸機、殲-10戰鬥機、運-20運輸機、「東風-16」彈道飛彈、遠程火箭砲等主戰裝備。

而航母「山東艦」再次亮相台海。山東艦自2019年服役以來,已多次參與台島週邊演訓,包括2023年4月的「聯合利劍」演習。此次山東艦進入台軍所謂的「應變區」,即約12至40海里範圍,展現了中國航母編隊的遠海作戰能力。海軍研究院大校唐莉接受央視新聞採訪分析,山東艦的部署形成「外阻、內封、固控」的戰略態勢,對「台獨」勢力構成直接威懾。

另外,今次更出現了殲-35隱形戰機的身影。作為中國新一代艦載機,殲-35的參與標誌著解放軍空戰能力的進一步提升,尤其在制空權爭奪中將發揮關鍵作用。

至於演訓中首次公開展示的「鷹擊-21」空射高超音速反艦彈道飛彈,據英國《簡氏防務周刊》分析,飛彈全長達8.5米,彈徑約0.82至0.85米,彈重約2噸,射程達1000至2000公里。

從現有照片來看,鷹擊-21彈頭在氣動佈局方面,採用了雙錐體構型,可提高彈道飛彈再入後的拉起與末導引能力,同時也賦予了鷹擊-21機動變軌能力,從而使其突防效率得到顯著增強。

而鷹擊-21的最大飛行速度,已突破了原有的5馬赫限制,速度越快,意味接敵時間更短,也促使敵方防禦系統的反應時間被進一步壓縮,要想對鷹擊-21實施有效攔截,可謂是難上加難。最後是鷹擊-21的出現,對解放軍加強航空制海,威懾敵海上戰役軍團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鷹擊-21」空射高超音速反艦彈道飛彈。

「鷹擊-21」空射高超音速反艦彈道飛彈。

鷹擊-21的亮相,是對美日等國發出的明確警告,表明中國具備反制外部干預的能力。美國近年來頻繁對台軍售,日本部分政客更聲稱「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解放軍通過演訓展示的高超音速武器和航母戰鬥群,旨在警告相關國家「勿插手台海事務」。

此外,今次演練中,中國海警也同步在台島週邊海域展開執法巡查,演練「調查拿捕、攔截扣押」等,反映軍警協同作戰已成常態,進一步強化對台海的實際管控。

台防務部門稱,已密切監控解放軍動態,但未公布具體應對措施。國際媒體則普遍關注此次演訓的規模與新型武器亮相。

是次台島週邊聯合演訓,展現了解放軍在多兵種聯合作戰、要域封控及高科技武器運用上的顯著進步,不僅是對「台獨」的震懾,更是對外部干預勢力的明確警告。隨著演訓常態化,解放軍在台海的軍事優勢將進一步鞏固。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