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持續智庫辦青年與科創講談會 多角度探討優化香港可持續發展及競爭力

政事

持續智庫辦青年與科創講談會 多角度探討優化香港可持續發展及競爭力
政事

政事

持續智庫辦青年與科創講談會 多角度探討優化香港可持續發展及競爭力

2024年11月06日 16:04 最後更新:16:04

持續智庫5日晚上以「永續與發展:青年與科創」為主題舉辦講談會。近百名社會各界翹楚出席,當中包括主講嘉賓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香港教育大學科學與環境學系顧問胡紹燊、世界綠色組織行政總裁余遠騁及香港規劃師學會會長張綺薇等。

:持續智庫主席劉智鵬(左)與教育大學科學與環境顧問胡紹燊對談,探討青年人在香港科技發展的角色和機遇。(圖片由持續智庫提供)

:持續智庫主席劉智鵬(左)與教育大學科學與環境顧問胡紹燊對談,探討青年人在香港科技發展的角色和機遇。(圖片由持續智庫提供)

與會者來自科學界、環保界、政界、教育界等領域,他們共同討論香港科技發展、環保城市規劃
及人才策略,從多角度探討如何保持及優化香港的可持續發展和競爭力,尤其是當中為青年人帶來的無限機遇。

新田科技城的規劃和建設是講談會的討論重點。位於北部都會區的科技城作為香港經濟發展的新
引擎,匯聚了科技、人才、教育等新質生產力,有望打造成香港新的科創中心。持續智庫主席劉智鵬表示:「青年人的前途,就要看我們能不能做好規劃。發展與保育必需並肩而行,在負責任的規劃下,釋放更多土地空間用於科技創新,並科學化地保育環境,就能創造永續經濟動力」。

持續智庫舉辦「永續與發展 青年與科創」講談會。左起,智庫創辦人鄭麗敏、香港規劃師學會張綺薇、民政及青年事務局麥美娟、智庫主席劉智鵬教授、香港教育大學胡紹燊、世界綠色組織余遠騁,及智庫總幹事黃敦義。(圖片由持續智庫提供)

持續智庫舉辦「永續與發展 青年與科創」講談會。左起,智庫創辦人鄭麗敏、香港規劃師學會張綺薇、民政及青年事務局麥美娟、智庫主席劉智鵬教授、香港教育大學胡紹燊、世界綠色組織余遠騁,及智庫總幹事黃敦義。(圖片由持續智庫提供)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民青局)局長麥美娟表示:「政府非常重視青年發展。自 2022 年底公
布《青年發展藍圖》以來,民青局和各決策局一直致力推動青年工作,並且適時推出新措施,務求能與時並進,回應青年人所需。在今年的《施政報告》中,民青局亦提出了多項與青年相關的新措施,充分顯示政府長期、持續推動青年工作的決心。」

講談會吸引不同範疇人士出席,包括中學校長及同學,圖為中學生與麥美娟(右三)、陳月明(左一)和黃錦輝(右一)合照。(圖片由持續智庫提供)

講談會吸引不同範疇人士出席,包括中學校長及同學,圖為中學生與麥美娟(右三)、陳月明(左一)和黃錦輝(右一)合照。(圖片由持續智庫提供)

有關青年人的未來發展,香港教育大學科學與環境學系顧問胡紹燊鼓勵學生投身科研和科創產業。他建議:「大學可著力推動跨學科協作和支援,合理安排資源以激勵科學研發,同時優化對學者的知識產權保障。」胡紹燊更強調:「我們應運用新科技,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保育環境」。

在環境保育方面,世界綠色組織行政總裁余遠騁表示: 「目前世界面對的問題已遠超越生態
保育,氣候變化對經濟、民生及糧食安全造成嚴重危機。國家、城市和企業面對氣候變化和環境保育的策略和措施將影響貿易實力,我們必需以『抓大放小』為原則,以科學為基礎,重優次、重成效地進行可持續發展。」

持續智庫昨天(11月5日)舉辦「永續與發展 青年與科創」講談會。主席劉智鵬教授(中)與眾講者及支持機構代表合照。(圖片由持續智庫提供)

持續智庫昨天(11月5日)舉辦「永續與發展 青年與科創」講談會。主席劉智鵬教授(中)與眾講者及支持機構代表合照。(圖片由持續智庫提供)

香港規劃師學會會長張綺薇表示:「北部都會區是香港未來發展引擎之一,亦配合打造香港
成為國際創科中心的目標。期待當中規劃能夠有效支援青年人在就業、教育丶住房及生活等方面的需要,為香港注入新經濟動力。」

這次講談會的參加者還有大學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以及中學高年級學生。同學們在與四位講者交
流的環節踴躍發問,包括如何鼓勵青年投身科硏、利用科技對抗氣候暖化帶來的災害等,討論氣氛熱烈。

往下看更多文章

合理規劃 生態保育在質不在量 科技助力 發展與環保比翼齊飛

2024年11月03日 23:45 最後更新:23:47

北部都會區是香港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新田科技城更是近年來政府釋放土地發展科創、孵化新質生產力的前瞻性舉措。然而,自新田科技城研究規劃公佈以來,環保界人士對發展區內的生態保育爭議不斷,特別質疑規劃中擬被填平的90公頃魚塘會威脅生態多樣性。但我們要知道,魚塘本身是經濟作業,並不是天然生態,而是人工濕地;沒有好好管理的魚塘就一定不會是好環境。據早前媒體實地考察新田科技城的報導,新田一帶的魚塘至少有六成已閒置荒廢,塘邊堆填的垃圾廢料更讓塘水嚴重污染,對環境造成極大的破壞。

所以,保護良好的生態環境,不能單純執著於圈地保育。如果無視實際情況,只是將現有的魚塘圈畫起來而禁止改變用途,只會浪費土地資源,同時喪失其經濟和保育價值。

有環保人士擔心填平魚塘之後,會令原來在此棲息的雀鳥失去覓食的場地。但常理可知,鳥類通常聚在淺灘活動,很少在魚塘中心覓食。所以,對雀鳥而言,魚塘的價值主要在塘邊,以魚塘作為候鳥保育的地點,易造成魚池中央大面積浪費。香港環境保護協會主席樊熙泰教授就指出:「河道具有狹長的堤岸和流動的水源,活化河道生態能為候鳥提供更佳的棲息及覓食環境。」

其實要為候鳥保留棲息空間,未必要緊盯著魚塘這類人工的濕地不放。根據《國際濕地公約》對濕地類型的劃分,濕地包括天然濕地和人工濕地,其中魚塘則屬於受人為干預、適合人類需求的次生濕地,亦即人工濕地。Jun Fan等六名學者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21年的一篇研究論文Function of restored wetlands for waterbird conservation in the Yellow Sea coast證明,無論是水鳥的物種多樣性、個體密度、功能多樣性和系統發育多樣性等各方面,在自然濕地的表現均明顯高於魚塘及農田等人工濕地。

要做到因地制宜,把握整治重心,釋放無保育價值的土地,離不開當局對土地作出合理的評估和規劃。正如我們持續智庫的高級顧問林筱魯議員強調:「政府推行新田科技城發展的工作,須全速推進,並逐步完善規劃。」近年來,內地十分流行一句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大家也合理地將其理解成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殊不知,這句話的底層邏輯,更是強調環保和發展的兼顧。習近平主席的科學論斷提出,規劃先行是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的前提。參考內地,便可發現許多因規劃而實現保育和發展雙贏的成功案例。與北區一衣帶水的深圳對深圳河的治理,通過對生態河道的設計,同樣實現了對於紅樹林的保育。例如,其根據河道現有地形,將合適位置改造成「河漫灘」,為動植物提供適合生長的生態環境。而所建造蓄洪湖泊,在不蓄洪的時候則轉換成河灘濕地。這樣改造,既滿足了人類生活需要,又為鳥類提供棲息地方,是宜居生態性價比更優的選擇。

同樣,蘇州太湖在上世紀70年代的曾被漁民圍墾成為2500多個魚塘。在2007年國家規劃下,實施了「退漁還湖」的方略,對各區域進行規劃和利用,並建成蘇州太湖濕地公園,在設立了生態保護區的同時,又充分發揮濕地的文旅價值,推動當地經濟增長,是將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的有力佐證。反觀香港,當局也在嘗試尋找可行的規劃方案,例如將北都荒廢及缺乏管理的魚塘,發展為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並以此帶動漁業、科研、旅遊的發展。此舉是北都生態規劃的利好措施,政府應協同環保組織,持續關注並落實對河道和濕地的改造,營造更適宜鳥類生活習性的生態環境。

保育和發展從來都是雙行道,不是單行道,而實現這一平衡的保障手段正是科技。早在2011年,中國環境保護部就已指出:中國環保新道路要著力構建強大堅實的科技支撐體系。我們看一個在城市化發展中通過科技手段保障生態保育的例子便有直觀感受:在廣東新會,有個聞名中外的生態旅遊景點叫作「小鳥天堂」,是約3萬隻鷺鳥的棲息地。2014年初國家發展高鐵網絡,在修建連接江門至湛江的江湛鐵路時,無可避免要穿過該自然生態景區。為避免列車噪音對鷺鳥生活產生干擾,施工隊斥資打造了全球首個全長2,036米的高鐵拱形全封閉聲屏障,隔絕列車通過時的噪音。通過三層的隔音板和吸音層,比沒有列車經過時只增加了0.2分貝,幾乎與原先環境無異。另外,施工期還特意避開鷺鳥的繁殖期,隨著時間推移,小鳥天堂的鳥類數量不減反增,亦進一步證明科學技術可助力城市發展中的生態保護。

生物多元性的保育固然重要,但減排更是全球共同面對刻不容緩的問題。對比前幾年,如今的科技手段更是日日新:例如在建築中可採用太陽能光伏板等環保工藝,為室內轉化能源;在交通運輸系統中運用清潔能源減少碳排放;在樓宇通過AI管理能根據人類活動情況節約用電等等。何況新田科技城本就聚集了各行業科技人才!相信在新發展區開發的過程中,更應該發揮自身科創優勢,將發展保育並存作為最耀眼的證明。因此,當局若希望達成北都的宜居生態,應做好規劃,改變公眾固有思維,注重環境保育的質素而非體量。並利用科技助力,像候鳥在香港的天空自由盤旋一樣,讓發展與環保可以比翼齊飛。

參考資料:

拉姆萨國際濕地公約

https://www.ramsar.org/sites/default/files/documents/library/scan_non_certified_ch.pdf 

Fan, J., Wang, X., Wu, W., Chen, W., Ma, Q., & Ma, Z. (2021). Function of restored wetlands for waterbird conservation in the Yellow Sea coast.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756, 144061. 

深圳香港攜手整治濕地環境見成效 

http://www.locpg.gov.cn/jsdt/2021-08/12/c_1211328655.htm

魚塘變身鳥類天堂!太湖國家濕地公園不斷「煥新」

http://www.ourjiangsu.com/a/20230831/1693467491266.shtml

探索中國環保新道路要著力構建強大堅實的科技支撐體系

https://big5.mee.gov.cn/gate/big5/www.mee.gov.cn/gkml/sthjbgw/qt/201102/t20110228_201224_wh.htm

守護「小鳥天堂」 江湛鐵路建全球首個高鐵隔音屏障

https://www.ourchinastory.com/zh/3437/守護「小鳥天堂」%20江湛鐵路建全球首個高鐵隔音屏障#:~:text=連接江門至湛江的,兼顧的最佳範例%E3%80%82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