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關注氣候大會重點,香港起動了

博客文章

關注氣候大會重點,香港起動了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關注氣候大會重點,香港起動了

2024年12月16日 14:37 最後更新:14:45

不知大家有沒有留意,在每年的11、12月左右,都會有一個COP大會成為新聞關注的焦點,這便是聯合國舉辦的氣候變化大會。自1995年起,由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國政府每年召開締約方會議,以評估國際應對氣候變化的進展,到今年已經是第29屆。

今年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庫舉辦的COP29氣候大會中,有兩個核心議題,一個是「氣候融資」,另一個則是「碳交易市場」。所謂「氣候融資」,即發達國家需對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促使發展中國家加速淘汰化石燃料,推動綠色能源轉型,並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發達國家在近三百年的工業發展過程中,對環境已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但是,當他們在享受經濟的碩果時,卻以環保為藉口阻礙新興國家發展是十分不公平的,因此氣候大會的成員同意以融資的形式協助發展中國家在減碳模式下發展。今年,氣候大會決議達成了從過去每年1千億美元的融資目標提高到2035年前每年3千億美元;其中,逐步淘汰化石燃料、轉型綠色能源發展仍是未來環保行動的重點。至於「碳交易市場」,則是允許企業買賣碳排放權的市場,讓綠色資源在不同企業之間更有效地配置,協助實現減碳目標。此次會議對全球碳權交易機制的標準有了明確的決議,為全球碳市場的有效運行提供了保障。

可見走綠色線路,是未來的大勢所趨。中國在氣候問題上勇於承擔責任和作出貢獻,其創新產品和綠色技術,除了帶領國內企業提升環保運作之外,更有助其他發展中國家以綠色低碳的方式開展基建,是全球能源轉型的推動者和貢獻者。自 2016 年以來,中國已經支付共計245 億美元,用于支持發展中國家的生態轉型。

過去中國作為製造業大國,出口的服裝、家電、家具被稱為「老三樣」,如今已被「新三樣」取代,就是電動車、鋰離子蓄電池和太陽能電池板,更加證實了中國轉型成為綠色能源大國。據資料顯示,至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已經連續9年位居世界第一,佔全球比重超過6成。在全球排名前十的電動電池企業中,有6家是中國企業,中國動力電池裝車量全球佔比達到63.5%。國際能源署宣稱全球能源市場正進入由中國引領的「電力時代」,中國正在帶動全球電動車發展崛起。

在綠色能源轉型方面,截止2023年,中國的風力和太陽能發電量已經足以覆蓋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社會中每消費3度電,就有一度電是綠色電力,提前六年實現了在2020年的氣候雄心峰會上習主席定下的到2030年中國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的目標。這兩項能源,中國的產量分別佔據全球產量約五分之四和三分之二。而中國的風電、光伏產品已經出口到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累積出口額分別超過334億美元和2453億美元。

香港背靠祖國,在向環保目標邁進的步伐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因應「氣候融資」在國際金融社會的開展,香港發揮國際綠色金融中心的角色,自2019年5月以來,政府已成功發行了總額為2,200億港元的綠色和可持續債券,為110多個綠色公共項目提供資金。

在「碳交易市場」方面,香港也積極參與。由於在西方社會,通過碳交易市場促使企業有效管理其溫室氣體排放的做法已經十分成熟,而亞洲仍處於早期的發展階段。香港交易所於2022年底推出了國際碳市場,冀把握碳市場機遇,為全球減碳作出貢獻。此舉不僅推動香港企業銜接國際軌道,更有希望對亞洲的減排起到引領作用。金融發展局在報導中指出,作為全球金融中心,香港的角色是將中國與國際的碳市場連接起來,幫助統一碳交易標準,助力市場參與者能無障礙地參與市場的碳積分購買,並引領自願碳市場在亞洲及其他地區的發展。

在金融優勢之外,香港亦具備大量優秀的科學家和工業家。在國際環保的大形勢之下,香港須因時制宜,大力開展綠色科創的研發生產。以往,資本家總覺得香港本土市場太小,因此吝於投資、研發綠色科技。然而,我們應將目光放闊、放遠:除了作為進出口的門戶,香港更可以推動業界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綠色產業,在綠色金融措施的配合下,把握住內地與海外廣闊的市場空間。

早前,香港科技園公司帶領一眾初創企業前往泰國參加Techsauce Global Summit 2024科技展覽,其中就包括一家鋰電池回收加工的科創企業,其技術有效減少開採原材料和回收時的碳排放,備受國際市場的青睞。同時,科技園公司亦為智能水耕、塑木材料等環保科技企業給予設施、資金、服務等支持,為其提供平台拓寬海外市場。由此可見,香港科創企業的綠色研發在國際市場上十分出彩,關鍵是需鼓勵商界和業界與初創企業合作共贏,利用環保金融的機會,把握大好投資前景,讓更多環保產品的成果研發、落地,在國際舞台展現香港科創實力。

至於業界在綠色產業上的發展機遇,根據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在氣候大會上提到香港將實現的三大減碳目標,可見推動綠色運輸仍是未來的重中之重。上月,政府公佈了《綠色船用燃料加注行動綱領》,這個頗具前瞻性的政策順應國際零碳排大勢,為將香港打造成區內首選的綠色船舶燃油加注中心鋪好路,增加香港作為主要國際航運中心的競爭力。在本月的《公共巴士和的士綠色轉型路線圖》中,政府也指出私人市場提供的公共充電設施已在三年間增加至約3倍,達到2024年9月的6 600個以上,當中包括超過1500個快速或高速充電樁。政府亦提出鼓勵私人市場進行充電設施供應,並逐步將電動車充電服務市場化,以推動業界供應商參與提供電動車充電服務。

可見對於氣候大會提及的重點,商界和業界已陸續起動,發展綠色金融和產業。同時,國家推動香港建設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更是證明香港可以融入科創優勢,配合內地產業發展,投入更廣闊的海內外市場。正如我們之前的文章所言,學、研、產是三位一體、缺一不可。新田科技城作為香港新的科創中心和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祈望可以成為孕育綠色產業的基地,讓綠色產業與綠色金融一起引領綠色行動。

參考資料:

UN Climate Change Conference Baku - November 2024. UNFCCC.

https://unfccc.int/cop29 

COP29落幕,中國將成全球氣候領導國?你該知道的3個未來關鍵轉折點。

https://csrone.com/topics/8970

 香港的碳交易市場——努力實現凈零排放。香港金融發展局。

https://www.fsdc.org.hk/zh/media/香港的碳交易市場-努力實現凈零排放

香港科企搶佔東南亞先機 泰國初創拓港市場。香港01.

https://www.hk01.com/社會新聞/1064253/香港科企搶佔東南亞先機-泰國初創拓港市場?utm_source=01appshare&utm_medium=referral

Opening speech by SEE at COP29 China Pavilion's Side Event. Press Releases, Gov of HKSAR.

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2411/13/P2024111300792.htm 

公交巴士和的士綠色轉型路線圖。

https://www.eeb.gov.hk/sites/default/files/pdf/Bus_Taxi_Roadmap_chi.pdf




持續智庫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女士自北京公幹回來,轉達港澳辦夏寶龍主任對香港的關注,特別提到香港應該重視獨特的海洋資源,必須要推陳出新,發展海岸和海島旅遊。這幾句話,可以說是仙人指路,也可以說是對特區政府的當頭棒喝。近期政府大力鼓勵市場研究並發展低空經濟,卻未見推出政策或想法,如何結合香港地形上的特殊優勢,配合低空經濟的發展,來將香港「無處不旅遊」 的概念好好發揮。

日前,政府公佈首批「低空經濟監管沙盒」的38個試點項目結果,涵蓋物流配送、公共服務和科研應用等領域,卻未見與旅遊相關的項目。其實,維多利亞港是全球三大天然深水良港之一(另外兩個是美國的三藩市灣和巴西的里約熱內盧港),具備航運和觀光價值,有極大的潛質發展成為旅遊熱點。業界曾有人向政府建議將維港上空打造成低空賽道,承接低空飛行賽事,但當年政府反應冷淡。日前,國泰航空客機低飛越過維港,吸引不少市民留影,視頻更在社媒上瘋轉;若在海港上舉辦刺激的低空飛行賽事,例如Air Race X 或Air Race E等,必定能吸引世界各地觀眾前來觀賽。

Air Race X 系列賽事(網絡圖片)

Air Race X 系列賽事(網絡圖片)

「紅牛空中競速賽」(2003-2019)和日益壯大的 Air Race X「X空中競速賽」系列賽是享譽全球的低空賽事,都是在海港上的低空進行的運動,均為主辦城市創造巨大的經濟收益。在紅牛飛行比賽的鼎盛時期,賽事可為主辦城市創造超過一億美元的經濟收益,吸引各大知名品牌以百萬元為單位的賽事贊助,更帶動當地高端旅遊業發展,5天的賽程為當地旅遊業帶來18,000個過夜房間生意。

本來,啟德機場搬遷之後,舊跑道是維港低空飛行賽起飛場地的良好選擇。過去啟德機場因其跑道建在人口密集的城區內,成為聞名的全球航空地標,極具歷史與觀光價值,也符合低空飛行賽至少1000公尺的跑道和2.5 公里 ×1.5 公里區域內無障礙物和建築的要求。其坐落維港畔,跑道及兩岸可以容納大量觀眾;在此舉辦飛行賽亦不會阻礙赤鱲角機場的運作。啟德隣近香港的酒店,旅遊,消費區,在這裹舉辦飛行賽事,定能吸引不少高消費旅客及賽事團隊,带動整體旅遊經濟。

啟德機場舊照片(網絡圖片)

啟德機場舊照片(網絡圖片)

獅子山下的啟德機埸,離九龍城區僅一路之隔,是世界上飛機升降最具挑戰性的跑道之一。可惜,過去二十多年,啟德機場的重建規劃,並沒有創意地利用這跑道獨有的歴史和特性,製造更好經濟機會。在近年政府的政策文件中,多次強調要落實「無處不旅遊」的理念。所謂「無處不旅遊」,正是要根據土地的地理位置、周圍環境和歷史背景,作有特色的規劃與建設,打造香港品牌。現時在啟德建成體育園和郵輪碼頭固然是好,但在原跑道上建設的公園、休憩區等,卻不是必然要選址於此。持續智庫研究員現場觀察後發現,原先的3,390公尺跑道,如今大多數被闢作休憩用地,或已經成為建築地盤,而並非保留作特色產業用途。

啟德機場跑道舊址變作工地(持續智庫研究員攝)

啟德機場跑道舊址變作工地(持續智庫研究員攝)

雖然,啟德沒有留下一條1,000公尺的跑道給定翼飛機起飛及降落,但是,有志者事竟成。如果我們要有「創新旅遊項目」作為結果, 就可以將發展「海灣低空飛行比賽」定為目標;有了目標,以我們靈活的腦袋,一定可以辦得到。夏主任曾經給香港一個錦囊,就是「破局創新」。我們儘管投石問路,「因地制宜」,探索一下可行方案。

活用啟德

「紅牛空中競速賽」和「X空中競速賽」等競技賽事固然是最精彩,但用的都是定翼飛機,對跑道的要求也最高。然而,隨著行業賽事發展,低空飛行器的種類日益繁多。例如近年的Airspeeder「空中賽車」聯賽,則是採用四旋翼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該種飛行器對於跑道的要求就較為靈活,大多数設計無需跑道,僅需搭建垂直起降平台;即使需要短距滑跑(如Lilium Jet),也僅需 50-100米短跑道輔助過渡飛行即可。飛行器可通過無人或載人駕駛,以極高的靈活性在空中競速,時速可達 120 公里/小時以上。在2022年的賽事中,除了現場觀眾,Airspeeder通過直播平台吸引了超過 100,000 名線上觀看。據市場估計,每一場 Airspeeder賽事的直接經濟影響可達數百萬美元。

First Airspeeder eVTOL race (網絡圖片)

First Airspeeder eVTOL race (網絡圖片)

啟德機埸跑道舊址鄰近維多利亞港,目前建成了不少休憩公園,十分適合並能夠開展eVTOL飛行器的賽事。當局可考慮作規劃設計,衡量如何活用啟德,承辦Airspeeder等國際性低空飛行比賽,相信我們的美麗海港能夠容納並吸引大量外地旅客前來觀賽。相比於傳統特技賽事的飛行器,eVTOL 飛行器多用電力,因此,此類賽事更加環保和安全,是高密度城市舉辦低空賽事的理想選擇。現時,國家在動力電池和電驅系統等領域已擠身國際前列,更可提供機會,讓香港與內地的『大疆』(無人機)和『商湯科技』(人工智能)等科企合作,將科技生態系統融入賽事和營運中。

 聯動海灣

香港的海灣資源豐富,惟眾多海灣和島嶼並未能充分開發利用。大嶼山迪欣湖和不少離島空域較開闊,正適合作為低空賽事的場地。除了舉辦eVTOL飛行器的賽事之外,要利用如此優越的海灣和空域進行其他需要長跑道的飛行賽事,也是不無可能。香港赤鱲角機場是全世界最繁忙的機場之一, 是否仍可以容納比賽的飛機在機場升降,是值得研究的。俗話說,「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我們也何妨設想一下,在離島上設置臨時跑道,通過壓實和平整草地或泥土區域,和鋪設模組化跑道板或墊子,完善賽事所需的基礎設施;甚至可以考慮修築足夠寬闊的海堤,延伸出海面作為賽道。不少低空賽事如水上飛機競賽(Seaplane)利用水體作為比賽場地,正好可以發揮海灣優勢,海陸空聯動,推動低空娛樂活動的發展。

水上飛機競賽(Seaplane)

水上飛機競賽(Seaplane)

放眼石崗

可能很多人都已經忘記,香港除了舊啟德和赤鱲角,還有一個石崗機場。位於元朗的石崗軍用機場並非不可外借。在上世紀70、80年代,中國香港小型賽車總會(KAOHKC)就曾在此舉辦27次國際小型賽車格蘭披治賽;雖然石崗機場現時由駐港部隊使用,但亦會在某些時段借予香港飛行總會作小型飛機訓練。石崗機場基礎設施完善,其1,400米的跑道已能夠滿足輕型運動飛機(LSA)等特技飛行器200-400米跑道長度的要求。香港面積不大,選手駕飛行器從石崗飛往維多利亞港上空,進行賽事及表演,也實屬方便;還可以讓石崗機場附近的觀眾欣賞起飛,而維港兩岸的觀眾則可全情投入精彩激烈的競技之中,可謂一舉兩得。該類賽事近年在四川等地已有舉辦經驗,在一年舉辦一两次的情況下,相信石崗機場是一個可行的選擇。當然,當局需要與駐港部隊磋商,「拆牆鬆綁」才能為賽事創造空間。

石崗機場(網絡圖片)

石崗機場(網絡圖片)

這些建議需要有魄力的決策人士過關斬將,解決層層疊疊的政府程序,並與業界良好的溝通,才有機會成事。相信羅局長有擔當、有作為,一定能夠把握機遇,利用香港特有的資源和優勢,發展海灣和賽事經濟,讓香港大眾引以為傲。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