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英媒:馬斯克旗下SpaceX因「地緣政治風險」 要求台灣供應商把生產線移往海外

博客文章

英媒:馬斯克旗下SpaceX因「地緣政治風險」 要求台灣供應商把生產線移往海外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英媒:馬斯克旗下SpaceX因「地緣政治風險」 要求台灣供應商把生產線移往海外

2024年11月06日 15:16 最後更新:15:28

路透社5日報道稱,億萬富豪馬斯克旗下美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以「地緣政治風險」為由,要求其台灣供應商遷移製造業務到海外。報道還提到,去年馬斯克曾表示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令次SpaceX的要求使馬斯克與台灣的關係備受關注。

路透社引述一名為SpaceX 旗下「星鏈」(Starlink) 衛星互聯網產品提供組件的承包商消息人士透露,考慮到地緣政治風險,SpaceX要求其製造商在台灣以外的地方生產,迫使多家製造商將生產業務轉移到越南。

馬斯克旗下SpaceX以「地緣政治風險」為由,要求其台灣供應商遷移製造業務到海外。

馬斯克旗下SpaceX以「地緣政治風險」為由,要求其台灣供應商遷移製造業務到海外。

最近成為SpaceX供貨商的衛星零部件制造商「敬鵬工業」向路透社透露,這家美國公司要求他們將新訂單的製造業務從台灣移至泰國;另一名與台灣衛星零部件製造商合作的消息人士亦稱,SpaceX直接要求供應商將製造業務移出台灣。

報道又指,一位駐越南投資顧問10月曾透露,SpaceX代表於2023年3月的一次非公開會議上表示有意在越南建立衛星設備製造中心,並尋求保護智慧財產權方面的建議。

據報道,一些台灣公司,尤其戰略性衛星和半導體行業的公司,已經開始採取措施減少對島內製造的依賴。SpaceX台灣供貨商「啟碁科技」的2名越南工廠工人及1名承包商代表透露,該公司從今年開始已在越南首都河內以南約1小時車程的工廠生產「星鏈」的路由器和其他網絡設備,目前已有3,000人;其中一名工人稱,「啟碁科技」在越南的擴張很大程度上是為滿足SpaceX的需求。而啓碁科技製造的印刷電路板(PCB)元件,是用於「星鏈」的地面設備。

據路透社報道,最近成為SpaceX供貨商的「敬鵬工業」透露,SpaceX要求他們將新訂單的製造業務從台灣移至泰國。

據路透社報道,最近成為SpaceX供貨商的「敬鵬工業」透露,SpaceX要求他們將新訂單的製造業務從台灣移至泰國。

另一家SpaceX的衛星零組件供貨商「昇達科技」今年也在越南投資設立新廠。「昇達科技」拒就個別客戶發表評論,因有保密規定,但指該公司正擴大東南亞業務,包括在泰國和越南建造新廠。

路透社引述台經濟部門和行業數據稱,台灣約有50家公司生產地面設備及敏感零部件。台當局估計,該產業去年的產值超過2000億元新台幣(約62.3 億美元)。一名與台灣衛星產業合作的消息人士表示,SpaceX在台灣約有十幾家直接供貨商,而這些供貨商又依賴數十家島的內承包商。

而越南政府9月曾表示,SpaceX計畫在越南投資15億美元,但實際投資的時間和目標仍不清楚。

台灣經濟部門日前回應指,今年已有46家台廠切入國際太空供應鏈,在衛星地面接收設備有自主研發製造量具競爭力,認為短期政治因素應不影響國際衛星商與台灣廠商供應鏈的合作。

台「經濟部長」郭智輝表示,SpaceX官網「無此訊息」,對外媒報道「高度關注」,但認為台灣供應鏈非常強,有應對的能耐。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接受英媒《每日電訊報》專訪時稱,英國為了吸引來自中國的投資,已經變得「順從」,更以「吸血鬼」來形容中國,警告英國不要深化與中國的貿易關係。英媒質疑,納瓦羅的言論,顯示其脆弱及好戰,對中國在英國仍擁有大量投資的現實耿耿於懷。

據《每日電訊報》5月4日報道,納瓦羅宣稱英國放任北京將經濟實力擴展到全球,抨擊英國與中國重新接觸的舉動。他指,關稅談判期間,與中國的接觸將是「非常危險」;認為英國過度受隱含附帶條件的中國「恩賜」影響,警告英國應避免成為中國傾銷貨品的地方。

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在英美關稅貿易談判期間,挑釁中英關係。

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在英美關稅貿易談判期間,挑釁中英關係。

《泰晤士報》稱,納瓦羅是美國總統特朗普「解放日」關稅政策的主要設計者之一,對中國持負面看法,其言論引起英國官員的擔憂,因他們正努力與歐盟和中國建立更緊密的貿易和投資關係,同時又希望不要觸怒白宮。

去年7月,英國工黨贏得大選後,一直在推動與北京重啟溝通,採取「平衡」、「務實」的態度,認為孤立中國、「假裝中國不存在」,不符合國際現實與英國利益。英國財政大臣李韻晴和外相林德偉先後訪華,都強調與中國建立穩定、平衡關係的必要性。《每日電訊報》說,李韻晴最近也表示倫敦是中國資金的「天然家園」。

英國財相李韻晴多次訪華,今年一月與國家副主席韓正會面。 AP圖片

英國財相李韻晴多次訪華,今年一月與國家副主席韓正會面。 AP圖片

對於納瓦羅的言論,英國政府發言人回應指,本屆政府將始終以警醒的眼光、清晰的戰略來處理英國與中國的關係,英國的國際貿易方針將繼續致力於促進英國的長期繁榮,但同時在經濟安全和國家安全絕不退讓。

英國iNews網站刊登題為「英國不會對中國俯首稱臣,但世界舞台也並非美國一家獨大」的評論文章稱,納瓦羅在英國尋求與美國政府協商關稅問題的敏感時刻,抨擊英國政府,此舉暗示美國對英國及其歐洲盟友的敵意。

文章認為,納瓦羅可能對中國在英國仍擁有大量投資的現實耿耿於懷。因為均富會計師事務所發布一份報告顯示,到2023年,英國有970家公司實際上由中國所有,創造了超過5.9萬個就業職位,收入超過1160億英鎊。該報告認為,中國企業對英國經濟做出了「巨大貢獻」。

文章又稱,納瓦羅的言論表明,在這場貿易戰中,美國存在弱點。縱使這些言論與美國政府一貫的強硬立場相符,但也掩蓋一個事實,因為特朗普和納瓦羅的關稅策略,全球貿易關係如今已岌岌可危,納瓦羅或許希望看到英國政府為達成與美國的協議,而對中國採取更強硬的舉措,但這一干預行為可能遭到來自美國國內的反對。

雖然英國僅遭美方徵收所謂「對等關稅」基本稅率10%,但英國仍未能躲過特朗普對汽車和鋼鋁製品實施的25%關稅。儘管批評英國的對中政策,但納瓦羅說,英美貿易協商持續有進度。美國副總統萬斯近日曾對英美盡速達成協議表示樂觀。

不過,英國與歐盟19日將舉行峰會,英、歐官方皆已釋出擬加強合作的訊號,各界預期雙方將就經貿和安全議題推動進一步整合和協調一致,包括在食品法規標準、碳交易等領域。特朗普此前曾指歐盟的存在是為了「搞」美國,又指控歐盟對進口美貨刻意設置障礙。

但英國官方曾強調,英國不需在歐盟和美國之間選邊站,兩者對英國都很重要。食品法規標準是英美貿易協商一大潛在難點。和歐盟一樣,英國目前不開放進口經賀爾蒙處理的牛肉、以及經氯洗滌的雞肉。若英國不願鬆綁食品規範,納瓦羅說,英國將為此付出成本。

在特朗普的經貿財政團隊中,納瓦羅作風一向屬激進派,信奉「關稅」作為政策工具的效用,主張美中應經貿脫鉤、世界應孤立中國。 納瓦羅在特朗普第一及和第二任期皆位居要職;對其「生存之道」,納瓦羅曾說,準則是「全心全意協助特朗普總統實現願景」,且「絕不邀功」,但永遠要「願意出面承擔罪責」。至於去年7月上台的英國工黨政府,則主張對華持平衡、務實態度。

中國駐美國大使謝鋒在5月3日的公開活動上表示,經貿關係不是零和遊戲,貿易壁壘如同抽刀斷水。他強調中美經貿合作總體是平衡且雙贏的,美方若濫施關稅,最終「損人害己」,將干擾企業正常經營與民眾生活,甚至引發全球金融市場波動,破壞世界經濟穩定成長。「我們不願打關稅戰,但不怕打。我們堅定維護的不僅是自身正當權益,而且是國際經貿秩序。」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