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鳥遷徙季吸引不少人「追鳥」,西安的一些攝影愛好者外發現了一種內地罕見的大型鳥類鉗嘴鸛,是這種鳥類首次到訪西安。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攝影愛好者意外發現罕見鸛類
據內媒報道,西安的一些攝影愛好者在灞渭橋附近渭河濕地拍鳥時,意外發現了這種嘴巴有缺口的鸛類,經常與白琵鷺混在一起飛翔。鳥友們查閱相關資料後,確定這是一種生活在南亞、東南亞的鸛類,名為「鉗嘴鸛」。
影片截圖
嘴形狀類似鉗子可輕易打開食物外殼
據瞭解,鉗嘴鸛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屬中型鸛類,與黑鸛相比,體型略小,體羽主要為灰白色,飛羽和尾羽黑色,喙灰黃,腿紅色。鉗嘴鸛的嘴形狀類似鉗子形,這樣的大嘴就像一個開罐器,可以利用中間的弧形缺口,打開外殼取出美味,而不需要像其他一些鳥類,囫圇吞下。
影片截圖
2006年首次在雲南被發現
鉗嘴鸛主要分佈於印度,斯裡蘭卡,緬甸等熱帶地區。原本我國境內並沒有鉗嘴鸛的記錄。自從2006年10月在雲南大理的洱源縣被發現後,鉗嘴鸛不斷在國內被觀察記錄,從雲南到廣西、貴州,廣東、四川,甚至在青海的玉樹和河北的平山都有記錄。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此次為鉗嘴鸛首次在西安現身
此次能拍到鉗嘴鸛在西安現身,是多位鳥類愛好者在西安渭河邊的車遊濕地附近,在經常與白琵鷺混群、在河道上空盤旋的鳥類中所發現的,這是西安的首筆記錄,也是秦嶺以北除了河北平山以外,緯度最高的一次。
影片截圖
不僅如此,靴隼雕、短趾雕、白腹鷂、紅隼、游隼、黑翅鳶、烏雕還有灰鶴等猛禽也在西安現身。
一隻迷你臘腸犬與主人一起遊覽南澳袋鼠島 (Kangaroo Island) 時逃脫,失蹤16個月後被人發現還活著。
花了一周時間尋找
《澳洲衛報》報道,臘腸犬的飼主加德納 (Georgia Gardner) 表示,在2023年11月,自己所飼養的迷你臘腸犬瓦萊麗 (Valerie) 從斯托克斯灣露營地的圍欄中逃了出來,她和男友菲什洛克 (Josh Fishlock) 在當地人的幫助下,花了一周時間搜尋牠的下落。
失蹤一年後才被人發現
事發當時他們沒有找到瓦萊麗的任何痕跡,直到她失踪大約一年後,社交媒體上才報道有人看到牠的縱影,這隻小狗的命運才被人知曉。
因害怕人類和汽車不斷跑走
坎加拉野生動物救援組織加入了對這隻失蹤迷你臘腸犬的搜尋,目前該組織已確認瓦萊麗確實還活著並在島上徘徊:「根據第一手資料和視頻證據,我們現在知道瓦萊麗還活著。但牠一看到人或車輛的踪跡就會跑開,儘管島上的當地人盡了最大努力,但還是沒能抓住瓦萊麗。」
IG@kangala_rescue影片截圖
主人由絕望轉到擔心
加德納表示,狗狗倖存的消息令他們非常驚訝: 「這太瘋狂了。即使最近才看到牠,我們倆還是覺得,『不,別抱太大希望,』。但是,尤其是我們收到了照片,並且對坎加拉野生動物救援組織有了信心之後,現在我們開始更加擔心,好吧,如果我們必須把牠接走,我們該怎麼去島上呢?」
IG@kangala_rescue影片截圖
仍在露營營地附近徘徊
尋找瓦萊麗的行動仍在繼續。坎加拉野生動物救援組織表示,她最後一次被看到是在距離她失踪的營地約14.5公里的地方。
IG@kangala_rescue影片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