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太空軍作戰部長薩爾茨曼近日再度渲染中美「太空競賽」。專家認為,美國無端渲染擔憂只是為謀求太空絕對優勢地位找藉口。
內地「環球網」引述美國「政治新聞網」報道,薩爾茨曼在接受採訪時說,「他們(中國)部署反太空能力所展現出的速度令人難以置信。」報道稱,薩爾茨曼指的是針對衛星和航天器部署的系統。他聲稱,北京方面正在發射「數百顆衛星」,可用於協助地球上的任務,此舉「令人擔憂」。
美國太空軍作戰部長薩爾茨曼(右)。薩爾茨曼X圖片
薩爾茨曼還渲染稱,當談到歐洲安全時,人們往往將注意力集中在俄羅斯及其太空核武器的發展上,並將其稱為「離船最近的鱷魚」,但更大的挑戰來自中國。「(中國)威脅數量之多、威脅種類之繁是一個特別的挑戰。」
軍事專家張軍社表示,美國炒作中國太空威脅論,是為了給自身推動太空武器化和戰場化的行為找藉口,進而謀求太空領域的絕對優勢地位。近年來,美國率先成立太空軍,將太空作為一個作戰領域謀求發展,推動太空擴軍備戰,嚴重威脅人類太空安全與發展利益。
2018年6月,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下令國防部啟動籌建太空軍。其獨立於陸軍、空軍、海軍、海軍陸戰隊和海岸警衛隊,成為美國第六軍種,旨在將太空作為與傳統的陸海空、網絡空間並列的戰場。「政治新聞網」提到,太空軍正在開發保護昂貴衛星的系統,並想方設法在衝突發生時阻止「敵對國家」使用任何天基系統。報道稱,一些歐洲國家,比如法國、英國和德國也在建立太空軍,但規模比美國要小得多。同時,美國也看到了拉攏西方盟友的機會,比如薩爾茨曼就聘請了曾領導英國太空司令部的戈弗雷擔任太空行動助理部門負責人,專門管理國際合作。
美國軍方的X-37B「軌道實驗飛行器」於2023年12月28日升空,執行一項秘密任務,預計將持續至少幾年。AP圖片
「政治新聞網」提到,北京和莫斯科在合作建設月球站,並已招募埃及、南非、泰國和巴基斯坦等國家加入該計劃。俄羅斯《新消息報》此前評論稱,在航天領域,中國選擇了與眾不同的道路,不僅擁有火箭製造、自主研發衛星、導航系統、月球和星際計劃、載人航天、民營航天等項目,在相應領域的影響力也十分顯著。更重要的是,中國開放地與世界分享太空研究成果。
張軍社表示,中國一貫堅持和平利用太空,並積極與各國加強合作與交流,為維護太空的持久和平與共同安全做出了很大貢獻。「美國不應無端指責、抹黑中國在和平利用太空方面的努力。」他表示。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西方媒體熱炒「中美登月競賽」話題,立志打造「有聲有色大國」的印度莫迪政府也不甘落後了。
美國「太空」網站18日稱,印度也公布了登月的「三步走」計劃,最終目標是2050年在月球建立永久性基地。雖然時間表比中美略微晚一些,但從該計劃的規模上看,可是「毫不遜色」。
報道稱,根據印度官方公布的時間表,印度首先將在2028年的「月船4號」(Chandrayaan-4)月球探測任務中,從月球南極附近富含水冰的地區收集約3公斤的樣本並送回地球。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透露:「我們正在研究如何以低成本的方式執行登月任務。」
去年印度「月船3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南極地區軟著陸,使得印度成為繼美國、蘇聯和中國之後第四個在月球表面軟著陸的國家,並且在全球範圍內也是率先登陸月球南極。印度總理莫迪在「月船3號」著陸後發表講話時表示:印度現在成功登陸月球!這是史無前例的時刻,這是全印度14億人的時刻!
但印度的月球探測計劃並未就此結束。根據印度內閣今年10月批准的最新計劃,「月船4號」的月球採樣返回項目預算為210.4億盧比(約合人民幣17.8億元),由於缺乏足够推力的重型火箭,印度將使用兩枚國産新型LVM3大推力運載火箭分兩次將「月船4號」的推進器、著陸器、上升器模塊組合(推軌返組合體),以及轉移與再入模塊組合(著上組合體)送入太空。它們將在地球軌道對接,抵達月球軌道後分離,著上組合體落月採樣後上升,再次對接返回地球。
印度內閣在一份聲明中說,「月船4號」任務有望為印度未來載人登月並安全返回地球奠定基礎,「我們將演示對接/分離、著陸、安全返回地球以及完成月球樣本採集和分析所需的主要技術。」
在完成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後,印度的第二階段目標旨在到2040年實現載人登月,隨後建造環繞月球飛行的月球軌道站。除了接待未來的登月宇航員外,該空間站還將作為印度太空科學研究的中心和未來太空任務的基地。去年8月23日,印度成為第四個在月球表面軟著陸航天器的國家後,就提出2040年載人登月的目標。
但當前印度的載人航天計劃進度落後於預期,目前還沒有實現利用本國的火箭和飛船將宇航員送入太空的目標。根據印度「加岡揚」(Gaganyaan)載人航天計劃,四名印度宇航員完成在俄羅斯的訓練後,正在印度空間研究組織位於班加羅爾的一個設施接受專業培訓。一名印度宇航員還計劃於明年春天飛往國際空間站,執行為期兩周的任務。
除了宇航員的準備工作外,「太空」網站稱,印度的太空站計劃也頗為壯觀——印度計劃先後建造兩座空間站——在地球軌道上的繞地空間站(BAS)和圍繞月球的月球軌道站。莫迪此前透露,印度計劃在2035年前建成自己的繞地空間站。印度空間研究組織負責太空載人飛行計劃的哈努曼特賴•巴魯拉吉10月表示,印度繞地空間站由5個模塊組成,第一個基本模塊(BAS-1)計劃由LVM-3運載火箭在2028年前發射,它重約52噸,將成為乘組人員的生活保障基地和主要技術實驗平台。「太空」認為,印度的月球軌道站可能與BAS 類似,「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印度的月球軌道站將在美國宇航員登陸月球的同時完成建設」。
而作為印度登月計劃的第三階段,印度將在2050年之前在月球表面建造一個永久基地。不過由於該計劃有些過於遙遠,印度並沒有透露該基地的具體信息。
環球時報旗下官方賬號「樞密院十號」分析,印度航天有個特點是「花小錢辦大事」,無論是印度的「曼加里安」號火星探測器還是「月船」系列探測器,所花費的成本都遠低於其他國家。但這樣的低成本優勢是以壓縮和簡化航天器的功能與降低可靠性換來的。但對於載人航天而言,畢竟人命關天,對於可靠性的要求就高得多了。印度航天發展並不均衡,相關技術積累仍有不足,特別是在大推力火箭、載人航天器的可靠性方面存在明顯弱點,因此未來印度航天的宏偉月球探測計劃能否實現,還有待繼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