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調查:近九成受訪學生曾訪大灣區 僅四成多對大灣區文化有一般了解

政社事

調查:近九成受訪學生曾訪大灣區 僅四成多對大灣區文化有一般了解
政社事

政社事

調查:近九成受訪學生曾訪大灣區 僅四成多對大灣區文化有一般了解

2024年11月18日 21:59 最後更新:22:00

一項有關香港學生和教師對大灣區生涯規劃教育發展的調查顯示,雖然近九成學生曾到訪大灣區,但只有43%受訪者表示對大灣區文化僅有一般瞭解;另外只有四分一受訪學生對大灣區事業發展的前景展望樂觀;負責調查團體建議學校加強與大灣區合作,增加師生的瞭解及歸屬感。

調查由香港善德基金會贊助,由香港教育大學團隊協助,分別向中學生及教師發出問卷。學生方面收回超過5600份問卷,教師的回覆有近280份。

大灣區

大灣區

調查亦顯示,有41%受訪學生指對大灣區的升學機會了解不足,只有少數學生有明確在大灣區升學或就業的計劃。而大多數家庭在這方面沒有明確意見,支持和不支持的比例都較低。另外,調查亦顯示受訪教師對於大灣區文化的瞭解較為有限。

(巴士的報記者攝)

(巴士的報記者攝)

基金會常務副主席湯修齊建議,教育局及民間團體將大灣區遊學團,優化為中學生參與數天的大灣區大型機構工作體驗團。基金會亦建議,學校加強在大灣區升學和就業指導服務,職業講座;加強與大灣區交流合作,定期舉辦研討會和工作坊,提升家長對大灣區發展的瞭解等。

Tags:

教育局

香港再出發大聯盟與團結香港基金,就香港青年於大灣區創業的挑戰,發表聯合研究報告,並提出10項政策建議。

大灣區。資料圖片

大灣區。資料圖片

研究團隊走訪大灣區6個內地城市,包括廣州、深圳、佛山、東莞、肇慶和惠州的13間粵港青年創新創業基地,與包括於當地創業的人士等95名持份者訪談,透過基礎服務、資源對接、孵化能力及可持續性4方面,分析香港青年在大灣區內地城市創業的實際情況。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10項建議當中,包括推動大灣區香港青年創新創業基地聯盟,在香港成立服務中心,向香港創業青年提供選擇和入駐基地及公司註冊等服務,並建議兩地雙創基地互推互認機制,為雙創基地初創企業搭建平台,配對公私營機構業務需求。孵化能力方面,報告建議擴大企業跨境徵信合作範圍,允許港青港企透過預期能獲得的政府補貼和獎勵,作為抵押或擔保來獲取銀行貸款,以紓緩現金流不足。而為加強可持續性,報告同時建議,建立制度為私營雙創基地提供資金保障。

大聯盟秘書長、團結香港基金總裁李正儀表示,有關建議措施是希望加強兩地在創業政策方面的合作,從而推動資源共享、簡化創業流程,並培育更多跨境創業項目。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