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德國驚現1.47億年前翼龍化石!或揭開史前飛行巨獸演化之謎

大視野

德國驚現1.47億年前翼龍化石!或揭開史前飛行巨獸演化之謎
大視野

大視野

德國驚現1.47億年前翼龍化石!或揭開史前飛行巨獸演化之謎

2024年11月21日 12:20 最後更新:14:53

德國科學家近日在巴伐利亞州挖掘出一具保存完整的翼龍化石,距今約1.47億年,有助於揭開史前飛行爬蟲類演化之謎,新發現物種被命名為「巴伐利亞劍尾龍」(Skiphosoura bavarica)。

德國驚現1.47億年前翼龍化石

據外媒報導,倫敦瑪麗王后大學的古生物學家霍恩(David Hone)表示,這隻翼龍擁有約2米的翼展,頭骨長約25厘米,鼻部前端有骨質突起,口中長滿尖銳的牙齒。牠生活在侏羅紀末期,是早期長尾翼龍向後期短尾翼龍過渡的重要物種。

這具於2015年出土的化石極為珍貴,幾乎每一塊骨頭都以立體形態保存,而非如一般化石般被壓扁。霍恩解釋說:「翼龍的骨骼非常脆弱,因為骨頭很薄,所以通常會碎裂或被壓扁。」

巴伐利亞劍尾龍或是當時生態系統中體型最大的飛行生物之一

研究表明,巴伐利亞劍尾龍可能是當時生態系統中體型最大的飛行生物之一。霍恩指出:「牠的牙齒又長又尖,主要用於刺穿和抓住獵物,可能以蜥蜴、小型哺乳動物、大型昆蟲和魚類為食,生活在內陸,也許是森林地區。」

翼龍在6600萬年前因小行星撞擊地球而滅絕

翼龍是恐龍的表親,也是地球上首批進化出飛行能力的脊椎動物,比鳥類早1.5億年、比蝙蝠早約5000萬年。牠們在6600萬年前因小行星撞擊地球而滅絕。

填補翼龍演化史上重要空白

芝加哥菲爾德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菲奇(Adam Fitch)指,巴伐利亞劍尾龍在翼龍家族樹中處於承先啟後的重要位置,連結了早期達爾文翼龍(Darwinopterans)和後來的翼手龍類群(Pterodactyloids)。這一發現填補了翼龍演化史上的重要空白。

倫敦瑪麗王后大學官網圖片

倫敦瑪麗王后大學官網圖片

往下看更多文章

哥倫比亞發現3米高駭鳥化石 重156公斤擁粗壯雙腿和大嘴

2024年11月09日 12:20 最後更新:14:06

科學家在哥倫比亞發現一塊巨型駭鳥 ( Terror birds ) 的腿骨化石,估計身高超過 3 米、體重達 156 公斤。

化石早在20年前出土

《紐約時報》報道,這塊化石早在約 20 年前,由哥倫比亞風暴博物館、44 歲的研究員佩爾多莫(Cesar Perdomo),於塔塔科阿沙漠(Tatacoa Desert)發現,當時未能確定其牠的種類。研究團隊去年開始利用 3D 模型技術分析後,確認屬於駭鳥科(Phorusrhacidae)。

觀看影片

以掠食為主 攻擊力強

資料顯示,駭鳥在大約 1200 萬年前的中新世時期出現於南美洲。根據腿骨推測,這隻駭鳥的體重大約 156 公斤。牠擁有粗壯有力的雙腿和巨大的嘴,猶如鳥狀的霸王龍一般,主要以原馬為食,狩獵時候可用單腿踹斷原馬的肋骨,也可用巨大的喙涿斷獵物脖頸。

(圖擷取自Palaeontology期刊)

(圖擷取自Palaeontology期刊)

推測遭巨鱷攻擊致死

這塊化石為駭鳥的左脛跗骨(tibiotarsus),相當於人類的小腿骨。其巨大尺寸最初令古生物學家難以判斷來源,但掃描結果顯示骨骼上有深坑,這是駭鳥科腿骨的典型特徵。此外,骨骼表面還有齒痕,可能來自一隻巨型鱷魚——普魯斯鱷(Purussaurus)的攻擊痕跡。

(圖擷取自Palaeontology期刊)

(圖擷取自Palaeontology期刊)

可能棲息更熱帶地區

這項發現意義重大,因為它是迄今為止在南美洲最北端發現的駭鳥,表明這些鳥類可能棲息在更熱帶的生態系統中。大多數駭鳥化石是在南美洲南部發現的,包括阿根廷和烏拉圭。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