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區走廊早上有野豬出現,警員到場將野豬包圍,再交由愛護動物協會職員帶走。

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早上6時許,有駕駛人士報案指在東區走廊發現野豬。警員到場後,在太古城對開的行車線發現一隻體型較小的野豬,野豬後腳懷疑有傷,警員用鐵板把野豬包圍,交由愛護動物協會職員,用籠捉走。

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社會事
東區走廊早上有野豬出現,警員到場將野豬包圍,再交由愛護動物協會職員帶走。
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早上6時許,有駕駛人士報案指在東區走廊發現野豬。警員到場後,在太古城對開的行車線發現一隻體型較小的野豬,野豬後腳懷疑有傷,警員用鐵板把野豬包圍,交由愛護動物協會職員,用籠捉走。
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漁護署助理署長陳堅峰表示,本港現時野豬問題黑點只剩十多個,署方正在金山郊野公園試行以人工智能閉路電視監察野豬出沒的情況,減省人手監測。
漁護署強調,野豬繁殖率高,現時數量下降不等於日後不會上升,必須確保市民安全。漁護署FB圖片
漁護署高層與傳媒茶敘時,被問到既然近年野豬數量減少,署方會否改變「捕捉及人道處理」的策略,陳堅峰說,野豬繁殖率高,現時數量下降不等於日後不會上升,最重要是市民安全,不希望見到一個市民受傷。
另一名漁護署助理署長朱振華表示,今年將會就現行的《觀豚活動守則》賦予法定地位事宜,展開公眾諮詢,立法方向包括限制觀豚船隻的速度、制定觀豚區域等,至於去年底於大澳水域擱淺的喙鯨,他表示,待完成化驗後,會保留喙鯨的骨架。
漁護署今年將會就現行的《觀豚活動守則》賦予法定地位事宜,展開公眾諮詢。漁護署FB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