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何志平獄中秘聞:被威迫提供特朗普「罪證」檢控官提減刑4條件 「深層政府」恐怖

博客文章

何志平獄中秘聞:被威迫提供特朗普「罪證」檢控官提減刑4條件 「深層政府」恐怖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何志平獄中秘聞:被威迫提供特朗普「罪證」檢控官提減刑4條件 「深層政府」恐怖

2024年12月17日 21:34 最後更新:21:46

許多人或已淡忘,在7年前,曾任民政事務局局長的何志平在紐約被FBI拘捕,續而遭檢控,最後陷獄,這案件複雜詭譎,當年十分轟動,他自稱是「中美交惡第一隻『替罪羊』」,結果卻高高舉起、輕輕放下,他獲輕判坐了3年監,2020年返港。他由被捕到出獄期間發生過什麼事,外界所知極少,我收到極可信消息,得知負責此案的檢控官當年曾向他提出減刑「4條件」,包括提供有關特朗普團隊受賄的「罪證」,藉此暗算特朗普,可見美國「深層政府」(Deep State)的確十分恐怖,暗黑勢力可以凌駕法律。

前民政事務局長何志平,離任後出位中華能源基金委員會秘書長,於2017年11月在紐約被捕,被控賄賂非洲政要,違反美國《反海外腐敗法》,結果陷獄3年,期間遭檢控官威迫他提供特朗普的「罪證」。

前民政事務局長何志平,離任後出位中華能源基金委員會秘書長,於2017年11月在紐約被捕,被控賄賂非洲政要,違反美國《反海外腐敗法》,結果陷獄3年,期間遭檢控官威迫他提供特朗普的「罪證」。

何志平於2002年被特首董建華邀入問責班子,出任民政事務局局長,5年後離開政府,後來在內地華信能源公司資助下,成立民間智庫「中華能源基金委員會」,他擔任秘書長,遊走於聯合國和亞非美國家,並與一些政要建立關係,推動能源合作,同時在中間拉綫,助中資石油企業與這些國家做能源交易,包括購買俄羅斯石油。

天有不測之風雲,2017年11月他前往紐約,出席聯合國一項能源獎的活動,萬料不到,剛步出紐約機場,即被FBI探員拘捕,押送到紐約的大都會拘留中心。其後負責此案的檢控官跟他說,懷疑他參與賄賂非洲國家乍得及烏干達政要,以換取對方批予石油開採權益,故根據美國的《反海外腐敗法》和反洗錢法例起訴他。

隨後發生的事,竟完全偏離司法程序常規,把他拉入了美國政黨鬥爭的漩渦,過程極之戲劇性。據我收到的極可信消息,負責此案的檢控官對何志平說,他只有不認罪和認罪兩個選擇,若揀前者,他要面對8條控罪,最高刑罰是入獄50年;他如肯認罪,只要答應檢控官提出的4個條件,便可減少控罪,並大幅減刑。

檢控官提出的條件是:第1,提供特朗普團隊中那些人(包括特朗普)曾受賄;第2,俄羅斯普京政府那些官員收過黑錢;第3,華信能源集團主席葉簡明的上綫是什麼人;第4,全國政協委員與美國政界那些人有連繫。

當時特朗普剛當選總統,為何檢控官要從何志平囗中,取得特朗普和其他政圈人物的「罪證」?了解美國政治的朋友對此不感意外,因為紐約市向來是民主黨的地盤,檢察官多是該黨的人,由過往他們怎樣對待特朗普,可見一斑;此外,情報部門和敵視特朗普的政圈人物,亦形成一股暗黑勢力,企圖左右政局,即所謂的「深層政府」(Deep State),他們都想向何志平套取證據,作為攻擊政敵的彈藥。

消息指,何志平知道自己身陷中美角力和美國黨爭的漩渦,最好置身事外,更不能做出賣國家的事,所以他選擇了不認罪、不自辯,既然如此,他就可拒絕檢控官提出的條件。

何志平的通訊其實一直被美國情報部門監聽,檢控官知道他同時掌握拜登的「黑材料」,比有關特朗普的更多,所以亦對他有所顧忌。

何志平身處拘留中心,處境十分兇險,當時關押在鄰近囚室的名流愛潑斯坦,突然離奇死亡,當局指他是自殺,但疑點重重,外界大多相信,因他曾安排大批政商名人到其私竇尋歡,知道不少秘密,故招來滅囗之禍。此事發生後,何志平惶恐不可終日,擔心殺手何時闖入,致他於死地。

何志平遭法庭判囚3年,因他捲入美國黨爭,曾擔心在獄中被殺害。

何志平遭法庭判囚3年,因他捲入美國黨爭,曾擔心在獄中被殺害。

幸好可怕的事沒有發生,監房再沒有人死於非命,而當時中國駐紐約領事館也安排了人員定期探望他,人身安全總算得到多一點保護。

何志平的案件終於在2018年11月26日開審,他沒有認罪,也不自辯,所以法院經陪審團商議後,於12月6日就判他8項罪名中,7項成立,等候次年3月判刑。在這段黎明前的黑暗日子,傳來了華為老闆女孟晚舟在溫和哥被捕的消息,指她違反美國對伊朗制裁,成為美國「長臂管轄」又一受害者。何志平在拘留中心給朋友發電郵,說自己是中美交惡的「第一隻替罪羊」。

當時幕後發生過什麼事,外界所知不多,實際發展是,美方將何志平案高高舉起後,輕輕放下,法庭於2019年3月14日對他輕判,只入獄3年,扣除覊留時間後,一年多後便恢復自由,隨即返港。

何志平當初躊躇滿志,想成為國際能源的推手,卻捲入了中美角力、美國黨爭的兩個漩渦,更慘成階下囚,險些死於非命,過程充滿戲劇性,如日後更多內幕曝光,足可拍成電影。

特別是當中有關檢控官迫他供出特朗普「罪證」的秘聞,更暴露了美國「深層政府」的黑幕,令人觸目驚心。隨着特朗普就職,這類暗黑政治,將陸續有來。




時人物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在中美高層就關税議題開始接觸(不是談判)之際,特朗普接受網紅訪問時說,他會在貿易談判中提及黎智英,獄中的「黎老闆」聽到這消息,或會很雀躍,起碼往日的偶像和靠山沒遺忘自己,不過這「頭號侵粉」可能又再空歡喜一場。一位長期留意黎案的朋友同我講,特朗普今次擺黎智英上枱,對案件的結果不會有任何影響,原因有四:

第一,特朗普說這話時態度甚hea,與上次接受同一網紅訪問時的語氣相近,頗有「講講冇壞」意味,不似以此作談判重要條件;第二,特朗普承諾當食生菜,日後中美真正埋牙時,他隨時調整策略,忽然失憶,「忘記了」自己說過什麼?第三,黎智英這張爛牌,對關税博弈已毫無作用,特朗普對此不會不知;第四,阿爺對黎智英案的態度硬如鋼板,沒絲毫講數餘地,即使對方提出,也必然撞板。

特朗普近日與網紅對談時,說會在中美貿易談判中提及黎智英。朋友指出4個原因,認為他不會拿黎智英做討價還價的籌碼。

特朗普近日與網紅對談時,說會在中美貿易談判中提及黎智英。朋友指出4個原因,認為他不會拿黎智英做討價還價的籌碼。

先講第一點,特朗普去年10月競選期間,上電台與保守派網紅Hugh Hewitt 對談,首次談及獄中的黎智英,當被問及若當選會否向習近平提出釋放黎,他以「隨口噏」語氣回應:「百分百會這樣做。」然後輕輕帶過,態度甚hea。今次他再接受Hugh Hewitt訪問,對方重提這問題,他亦同樣輕輕一句:「我想,提一提黎智英是個好主意。我們會記低,作為(中美)談判的一部分。」

朋友指,由上次訪問至今,黎智英審訊的新聞鋪天蓋地,黎的兒子黎崇恩及其國際法律團隊亦曾數度訪美,要求官員向特朗普傳達「救父」訊息,但他一直沒說過半句話,顯示對黎智英的關注不大,不似會把釋放黎作為談判條件。

至於第二點,特朗普經常反口覆舌,已成常態,不少說過的事,轉眼又會講另一套,厚着臉皮說「我有講過咩」,全不認賬。朋友說,如果他日後覺得提黎智英對談判未必有利,同樣會耍「食生菜」招數,當自己冇講過,畢竟在他眼中,黎只是一枚已報廢的棋,若策略上再無價值,棄之毫不可惜。

朋友指第三個原因是,中美貿易涉及的重大因素極多,每個議題都對經濟金融有深遠影響,博弈錯綜複雜,如以優次排列,黎智英案低無可低,完全無足輕重。這張牌細到冇人理會,美方豈會費心機用它來討價還價?

美方是否打「黎智英牌」,最重要是第四點,即如何評估中方對這議題的立場。朋友叫我看去年11月官方《大公報》一篇文章,該報評論員卓偉指出,對於處理黎智英案,將採取「三不原則」:一是不容外部勢力干擾法庭審理;二是不會因外部勢力施壓而退讓;三是不存在任何談判交易的空間。而核心一點是「嚴格依法辦事」。

簡而言之,黎智英案正由香港法庭審理,一切依照法律處理,不管是什麼人,即使是外國官員和政客,甚至是總統,都絕不容許以政治手段干預審訊,如有人這樣做,屬於違法,可以起訴。

由此可見,阿爺對黎案將堅守「依法辦事」立場,一定不會容許特朗普拿此案與中方講價。所以該文斬釘截鐵說,「不存在任何談判交易的空間」,用俗語說,不論何人開出什麼條件,都絕對「冇得傾」。文章作者可能預見特朗普會有此一着,所以有言在先:「就算特朗普赤膊上陣,結果也是一樣....中央一定會全力支持香港司法公正審理。」意思是,即使特朗普真的出手,只會碰到一鼻子灰,不會討到任何好處。

特朗普必須評估中方對黎智英案的立場,官方《大公報》早前已清楚提出「四不原則」,指阿爺對黎案採取「一切按法律處理」的堅定立場,不容外國政府和政客用政治手段干預,「就算特朗普赤膊上陣,結果也是一樣。」

特朗普必須評估中方對黎智英案的立場,官方《大公報》早前已清楚提出「四不原則」,指阿爺對黎案採取「一切按法律處理」的堅定立場,不容外國政府和政客用政治手段干預,「就算特朗普赤膊上陣,結果也是一樣。」

特朗普說會在中美貿談提黎智英,朋友覺得他只是「隨口噏噏」,貿戰發展到現階段,美國比中國更痛,也因而更急於講數,看來特朗普不會為了一枚沒講價作用的廢棋,影響整個棋局。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