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工黨政府「搵銀」要緊懶理港通緝犯 國會辯論扮軟皮蛇耍亂港政客

博客文章

工黨政府「搵銀」要緊懶理港通緝犯 國會辯論扮軟皮蛇耍亂港政客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工黨政府「搵銀」要緊懶理港通緝犯 國會辯論扮軟皮蛇耍亂港政客

2025年01月09日 19:30 最後更新:20:51

蛇年將至,易學家岑逸飛說,值年卦是「澤火革卦」,意即會出現逆變之象。其實不用等到過年,各地政治轉勢已漸露,其中英政府對香港立場,便明顯由「鷹」變「鴿」。早前港府公布新一批國安通緝犯,包括一些居英港人,如鍾劍華等,鷹派政客昨天為此搞了一場國會辯論,以為可迫使工黨政府做嘢,不料負責官員扮晒軟皮蛇,擺明「搵銀」要緊,不想在財相李韻婷訪華前挑起矛盾,耍一輪太極把鷹派政客戲走。居英「黃友」當然十分冇癮,我和政圈朋友就拍晒手掌。

英國鷹派政客在國會搞了一場辯論,迫工黨政府強硬對待香港通緝犯問題,保守黨影子外相彭黛玲步步進迫,連珠質問,但對手扮晒軟皮蛇,擺明「搵銀」至上,不會同中方反面。

英國鷹派政客在國會搞了一場辯論,迫工黨政府強硬對待香港通緝犯問題,保守黨影子外相彭黛玲步步進迫,連珠質問,但對手扮晒軟皮蛇,擺明「搵銀」至上,不會同中方反面。

港警國安處日前懸紅通缉6名海外港人,其中4人正居於英國,若英國仍是保守黨執政,必然鬧到震天,但工黨政府一直冇聲冇氣,鷹派政客和亂港組織自然激起晒火,本周二就在國會提出緊急質詢,由保守黨的影子外相彭黛玲主力發砲,以為對手將難以招架。

但負責官員今鋪有備而來,已擺好架式應對,表明政府將以國民利益為重,不會再與亂港勢力齊齊癲,過程中雙方舌槍唇劍,都幾好睇,值得一錄。

影子外相彭黛玲在會上多番追問外交部政務次官衛倩婷,財相李韻晴稍後訪華時,會否向中方提出香港人權問題,「你能否用簡單的『會』或『不會』回應,財相會不會在會面時提出通緝犯問題?」

衛倩婷不慌不忙回應,說自己已預料對方會問這問題,所以「有備而來」。她振振有詞指,在「後脫歐時代」,要令國民不用再依靠食物銀行維生,就必須與其他國家進行更多貿易,「我們的經濟狀況很脆弱。我們就國家安全作考量時,需要(與經貿關係)取得平衡,作為一個對外開放、與全球進行貿易的國家,我們有時須與其他國家合作,儘管價值觀或不完全一致。」

這段話雖沒點出國家名,但一聽就知是指中國,意思是,英國經濟正陷困境,要向外拓財路解困,而與中國合作已事在必行,由於「搵銀」至上,通緝犯之類問題不宜多談。她亦話裏有骨,指今日國民受苦,都是保守黨推動脫歐、實施錯誤經濟政策所做成,反將對方一軍。

保守黨前黨魁施志安亦加入發砲,指美國政府已制裁多名港府房員,要求衛倩婷回答,英國政府會否也這樣做?衛倩婷知道怎樣答都會被捉痛腳,故扮晒軟皮蛇說:「我會以書面形式,向施志安提供政府在這方面的具體進展....我們不會在議會中公開討論有關問題。」避開直接對撼,把問題輕輕撥走。

對這樣的軟皮功,鷹派政客猶如狗咬龜,沒法迫使政府對港採取強硬立場。由此可以預見,財相李韻晴遲些訪華時,首要是傾生意,爭取中方泵水救活英國經濟,至於通緝犯及黎智英案等問題,只會輕輕帶過,敷衍了事。

工黨政府的外交部次官衛倩婷「有備而來」,與對手唇槍舌劍,懶理通緝犯問題。

工黨政府的外交部次官衛倩婷「有備而來」,與對手唇槍舌劍,懶理通緝犯問題。

政圈朋友估計,工黨政府日後給港人批出BNO簽證也料會收緊,一來這是上手的政策,無謂再刺激中方;二來,大政策是縮減新移民數目,BNO港人入境愈少愈好,甚至會設定上限。

此外,申請政治庇護亦必難上加難,正苦等的「手足」們,要打定輸數。

蛇年將至,英國的亂港派流年不利,將逐漸凋零。《易經》早有預言,物極必反,盛極而衰,這從來是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




時人物語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星政府鐵腕對《彭博》葉劉籲遷來香港 嚴打「網上假新聞」比港辣得多

2025年01月08日 20:34 最後更新:20:50

西方評論一大謬誤,就是指香港法律壓制訊息與新聞自由,這樣下去,國際金融中心遲早玩完。最近在新加坡發生的一件事,令這謬論不攻自破。行會召集人葉劉昨天在社媒X發文,說新加坡政府根據防止網上假訊息法例,要求《彭博》更正一篇報道,否則斷然封網,但對方仍死撐,雙方正瀕攤牌。她筆鋒一轉,說香港沒有禁「假新聞」的法律,若《彭博》想有報道自由,歡迎把駐星辦事處遷移來港。她「抽水」抽得極靚,卻講出實情,那些指香港新聞自由比新加坡差的人,還有什麼話說?

新加坡政府根據「防虛假訊息」 辣法,要求《彭博》更正錯誤報道,如不依從,將封網拉人,引發一場風波。這顯示新加坡對待國際媒體比香港重手得多。

新加坡政府根據「防虛假訊息」 辣法,要求《彭博》更正錯誤報道,如不依從,將封網拉人,引發一場風波。這顯示新加坡對待國際媒體比香港重手得多。

新加坡政府辣手對待國際傳媒,可說由來已久,今次只是最新事例。事緣《彭博》早前發出一篇報道,題為《新加坡豪宅交易變得日益不透明》,指當地的「頂級豪宅」交易不透明,難以追蹤,根據其獲得的資料,指內政部長尚穆根把豪宅賣給一個信託基金,而人力部長陳詩龍則買入一間「優質洋房」。

報道出街後不久,律政部即發出新聞稿,表示根據《防止網絡假訊息與操縱法(POFMA)》,對《彭博》及轉載此報道的3間網媒發出更正要求,同時須承認有關帖文傳達錯誤陳述,並附上政府澄清的連結。

律政部直斥《彭博》所述不實,令人覺得不法行動可能在未被察覺下發生,當局為了維護公眾利益,有必要作出澄清,以免削弱公眾對政府的信心。而兩名涉事部長也強烈回應,揚言會向《彭博》發律師信,不惜對簿公堂。

新加坡政府來勢洶洶,對《彭博》重拳出擊,乃其一貫作風,在它的眼皮下,如果國際傳媒循規蹈矩,便相安無事,不過一旦「自由過咗龍」,越過界綫,威脅到該國穩定,當局必嚴打無赦。事實上,那條防止「假訊息」的法例實施5年以來,已用過152次,絕非做樣嚇人的紙老虎。

若《彭博》不跟政府的要求做,會有什麼後果?按此法例,任何媒體如果拒不照辦,「通訊及媒體發展局」可向網絡營運商下命令,封鎖有關媒體的訊息傳送。此外,傳媒負責人還可能被罰款,甚至坐監。

新加坡政府對國際傳媒出硬招,非自今日始,早在1988年時,它就曾出重手「懲罰」《華爾街日報》,將其印量由5000份減至400份,並拒絕向其編採人員發入境簽證,直至該報「跪低」為止。結果《華爾街日報》與當局講數後,悄悄妥協,才回復正常。

目前新加坡政府與《彭博》仍在博弈,前者為展示威權,必不會退讓,後者也恃着其重要性,料會硬撐,但會好傷。

不論這場風波如何收場,大家都已睇到,同樣是國際金融中心,星政府對待國際傳媒比香港辣得多。

正如葉劉所言,起碼這裏沒有打擊「假新聞」的法律,所以她可以大大聲說,歡迎《彭博》遷來香港這個更自由的地方。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