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務衞生局回應有報道指政府考慮禁止水煙,並指措施會影響中東旅客來港意欲,局方說,政府提出立法禁止於包括水煙在內的傳統吸煙產品中加入味道,而非禁止水煙,控煙是重大公共衛生課題,個別媒體和人士發表不實言論,誤導市民和旅客,當局對此表示遺憾。
水煙。 政府新聞處圖片
發言人說,政府去年6月提出控煙措施建議,當中禁止在法例下的傳統吸煙產品,包括水煙之中加入味道,並沒有提出禁止所有水煙,去年在立法會會議回應議員提問時亦已再明確指出,禁止於傳統吸煙產品中加入味道,目的是抗衡煙草商以加味劑掩飾吸煙產品危害以誘惑人吸煙的意圖,又指政府留意到加入味道的水煙近年漸見普遍,當局提出禁止於傳統吸煙產品中加入味道的建議,亦適用於水煙。
衞生署曾執法打擊禁煙區吸食水煙活動。政府新聞處圖片
發言人又指,中東地區多信奉伊斯蘭教,並不盛行飲酒或光顧酒吧,而香港提供戶外水煙的場所多為酒吧,禁止水煙中加味對穆斯林旅客的訪港體驗影響有限,又指其他地區有更進取的措施,例如新加坡在2016年禁止入口和售賣所有水煙,禁令生效前後中東地區入境新加坡的旅客數字相若。
醫務衞生局。 政府新聞網圖片
發言人提到,《條例》禁止任何人於法定禁煙區,包括酒吧的室內區域作出吸煙行為,香港現時只有大約一成酒吧有戶外地方可供人合法吸食水煙,政府會考慮在新立法建議生效前設立適應期,讓市民及酒吧業界有時間作配合。
醫務衞生局就提高私營醫療服務收費透明度提出三項立法建議,包括規定私營醫療機構公布價目資料、私家醫院提供服務費用預算,以及私家醫院須呈報及公布過往費用及收費的統計數據。
建議指,違反相關規定的罰則,初步建議可在簡易程序定罪下罰款,若屬持續罪行,則可進一步罰款。
立法會。立法會圖片
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5月9日(星期五)將討論提高私營醫療服務收費透明度。醫衞局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提到,截至去年底,本港有14間持牌私家醫院,提供5194張病床,並有260間持牌日間醫療中心。面對日漸高齡的人口結構,社會整體醫療開支將與日俱增,私營醫療服務能為社會提供更多選擇。文件指出,根據本地醫療衞生總開支帳目近十年的數據,私營醫療的開支佔比三分之一,但只處理約一成住院日次及日間醫療個案。
醫衞局認為,私營醫療若能高效運作,具備成本效益,是本港醫療體系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若收費更加可負擔,也能有助紓緩公立醫院面對的沉重壓力。否則,勢必加重公營醫療壓力,尤其讓公立醫院本已極長的輪候時間更為惡化。
文件提到,分析顯示不少醫療服務的收費標準差處於甚高水平,反映醫療機構或醫護人員向同類病人的收費極為參差,同類服務個案之間的極大收費差距值得留意。當局舉例指出,入院進行食道胃十二指腸內窺鏡的小型程序相當常見,自願醫保受保人入院個案的平均收費在3萬元左右,但實際賠償紀錄反映部分個案收費遠高於這個水平,約一成個案在5萬元以上,約1%更達10萬元以上。
醫務衞生局。 政府新聞網圖片
政府建議三項長遠優化措施,包括更好整合並共享私營醫療數據、推動醫療服務範圍及收費項目標準,以及公布臨床指引與質素及效益基準。當局下月起將陸續諮詢持份者,目標在明年提交規例草案,並逐步落實相關優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