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聯會會務顧問、「東縱老戰士」潘江偉,1月31日在北區醫院因病離世,享年102歲。3月1日在紅磡世界殯儀館設靈,翌日上午舉行公祭。
工聯會FB
工聯會發表訃告指,前理事長潘江偉生於1923年,1939年參與大東書局印刷廠籌組工會的工作,1942至1945年9月加入東江縱隊投身抗日戰爭,抗戰勝利後投入印刷行業的復會、建會等工作,其後擔任工聯會副理事長、理事長。潘江偉亦曾經擔任廣東省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2015年獲國家頒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
潘江偉(中)和吳秋北(右)及鄧家彪(左)合焄。工聯會FB
訃告指,潘江偉是工聯會的創始人之一,一生愛國愛港,為工聯會極為寶貴的精神財富,他的逝世令人哀痛。
工聯會發表有關港島歷史文化深度遊的調查,顯示遊客選擇旅遊目的地時,最多人會把「歷史文化的豐富性和獨特性」作為考量因素、佔約75%。
工聯會FB
調查又發現第二考量因素為「交通便利性」、佔約66%;只有約23%受訪遊客會將「當地消費水平」列為考慮因素。工聯會認為,調查反映只要一個地方的歷史文化豐富和獨特、交通足夠便利,即使當地消費水平較高,仍能吸引到深度遊愛好者。
工聯會FB
相關調查於24年底進行,以問卷形式訪問400多名訪港的內地深度遊旅客,了解他們的旅遊偏好、出行習慣及消費意願等。調查又顯示,最多遊客有聽聞的港島文化景點是「中西區文物徑」,佔約34%;深度遊的主題方面,遊客最感興趣的首三位,分別是「舊區本土文化」、「古蹟遊」和「香港發展歷史」,第四位則是「文學遊」。
油麻地警署。 民政事務總署圖片
油麻地警署是內地旅客著名「打卡位」。政府新聞處圖片
工聯會表示,文學、文人主題的深度遊,未必能在短期內產生經濟效益,但相信具有一定發展潛力,建議將「南來文人」與本土文學轉化為旅遊IP、優化南區文學徑、在赤柱設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