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丘成桐:中國人工智能必須、亦有能力走出自己的創新之路

博客文章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Â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off, selected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丘成桐:中國人工智能必須、亦有能力走出自己的創新之路

      2025年02月06日 21:33 最後更新:21:47

      國際知名數學家丘成桐出任中文大學「致真交叉數學科學院」首任院長,丘教授談及最近熱爆的中國人工智能發展話題,相信中國絕對有能力行出自己的創新之路。

      丘成桐相信中國絕對有能力行出自己的創新之路。

      丘成桐相信中國絕對有能力行出自己的創新之路。

      丘成桐坦言,中國近20年來的人工智能發展,主要依賴於美國的技術和理論,目前仍處於「跟跑」狀態。他強調,中國不能僅僅依賴外國留學生或技術,必須培養自己的學生,真正走出一條自己的創新之路,做到超前,讓別人跟隨。這個機會大不大?丘成桐認為中國絕對有天才,加上美國最近有些驕傲、中國則注重基礎研究,相信有能力在未來實現這一目標。

      丘教授話,美國人開始有點驕傲,中國人願意做啲基礎功夫,所以Deep seek做得比較好。

      隨著人工智能的不斷發展,基礎科學的重要性也愈加凸顯。丘成桐在2024年接受內地媒體訪問時曾經指出,人工智能的上游、中游、下游要同步做,上游(基礎學科)要領導,中、下游要幫忙,中國尤其要重視上游的工作。

      2021年,丘成桐在清華大學牽頭成立「求真書院」,招收極有潛質的數學天才,在中學階段便入讀,旨在培養未來引領數學學科發展的領軍人才。今次中文大學成立「致真交叉數學科學院」,銳意在香港培育數學科學人才,並計劃與世界知名院校,包括清華大學求真書院及復旦大學等展開合作。

      「致真交叉數學科學院」的收生範圍同「求真書院」差不多,從中三到中六的學生均可報名,特別成熟的中二學生亦有機會被錄取。學院將通過筆試和口試的方式,選拔學生,並且把收生考題在網上公開。

      首批學生將於2025/26學年入學,學院成立初期每年計劃收生40人,其中至少10名為本地生,其餘30名為非本地生。丘成桐表示,如果有更多本地學生達到錄取水平,學院也會考慮增加本地生的名額。他希望通過這一計劃,激勵更多本地學生投身科學領域。

      丘成桐憶述自己當年在香港培正中學的學習經歷,指出該校在20年間培養了6至7名美國科學院院士,其中3人更獲得了美國國家科學獎。然而,他感嘆過去30年香港的科學家數量大幅減少,許多優秀學生轉向地產和金融行業這類比較容易搵錢的行業。他期望通過「致真交叉數學科學院」的成立,能夠在未來6至8年內,為香港培養出世界一流的學者。

      中大校長盧煜明期望學院能培養一流的科學人才。

      中大校長盧煜明期望學院能培養一流的科學人才。

      中大校長盧煜明話,聽到丘成桐的期望感到非常興奮,希望學院能培養一流的科學人才。他認為,數學科學院的成立不僅能吸引優秀的學生,還能吸引頂尖的教師,形成良性循環。

      丘成桐強調,科學家三成係天賦,七成靠成長經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老師、受到的啟發,以及面對困難時的堅持,都是影響他們成為優秀科學家的關鍵因素。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美國

      「人才服務辦公室」為招攬全球高端人才,推廣香港優勢,2023年下半年成立「人才辦」,截至今年3月,人才辦的團隊已先後51次外訪,包括到內地及海外的目標市場,如內地的北京、上海及杭州等,海外市場則包括馬來西亞、澳洲、英國、加拿大、德國等。

      期間人才辦舉辦逾130場活動,連繫合資格大學、校友會、專業團體、合作夥伴等,推廣香港獨特優勢、各項人才入境計劃等,同時與當地學界及不同機構建立緊密「朋友圈」,回港後續藉其平台推廣,向目標人才發送香港的最新消息。

      如上月12至13日,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便聯同人才辦,首次與近40間大灣區知名企業,一同前往馬來西亞推廣招攬人才,在吉隆坡舉辦「粵港澳大灣區人才匯聚發展推介會」,推廣大灣區機遇,各企業還即場提供職位選擇,接受查詢的同時,也接收人才履歷。兩日反應熱烈超乎預期,共吸引逾4,000人次參加,收近千份履歷,回港後再進行後續招聘。

      人才辦總監劉鎮漢。

      人才辦總監劉鎮漢。

      而截至今年3月,人才辦已先後舉辦及協辦15場線上線下招聘會,超過3800位僱主及61萬人次參與;而線上平台已處理超過39000宗人才查詢,平台更每日實時展示約5000個招聘崗位,相關人才如有興趣可直接申請。另又舉辦了30多場主題研討會,當中13場涉求職創業,邀請專家及合作夥伴分享行業情況、職場文化及創業須知等。

      據了解,今年人才辦全年目標是舉辦不少於12場招聘會,當中包括2場大型職業展,並推廣香港8大中心優勢;另將有4個線上招聘,明天便先推出首個。

      而自2022年10月推出「高才通計劃」,截至今年2月,共接獲逾12萬宗申請,當中超過9.8萬宗已獲批。而來港的高才有75%已有工作,當中50%是來港前已找到工作,另25%則是創業或搞生意,即僅餘下25%是來港才開始搵工,而人才辦都能提供多元化求職支援,進行工作對接,助他們尋覓得理想職業。

      今年人才辦全年目標是舉辦不少於12場招聘會。

      今年人才辦全年目標是舉辦不少於12場招聘會。

      據了解,僅少量高才因較堅持做回「老本行」,要發揮本身專業,例如他們是做一些高尖精的技術研究,香港暫無此類別職位,才找不到工作,估計這類人不超過總數5%。

      人才辦在接獲的查詢中,半數屬求職問題,另亦有關心香港的生活開支水平及住屋等問題。而現時人才辦已連繫約90個合作夥伴,當中約20家屬招聘平台及職業介紹公司,可為求助人才提供面試技巧及履歷改進建議,亦可按人才背景及需要提供個人化服務。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