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知名數學家丘成桐出任中文大學「致真交叉數學科學院」首任院長,丘教授談及最近熱爆的中國人工智能發展話題,相信中國絕對有能力行出自己的創新之路。

丘成桐相信中國絕對有能力行出自己的創新之路。
丘成桐坦言,中國近20年來的人工智能發展,主要依賴於美國的技術和理論,目前仍處於「跟跑」狀態。他強調,中國不能僅僅依賴外國留學生或技術,必須培養自己的學生,真正走出一條自己的創新之路,做到超前,讓別人跟隨。這個機會大不大?丘成桐認為中國絕對有天才,加上美國最近有些驕傲、中國則注重基礎研究,相信有能力在未來實現這一目標。
丘教授話,美國人開始有點驕傲,中國人願意做啲基礎功夫,所以Deep seek做得比較好。
隨著人工智能的不斷發展,基礎科學的重要性也愈加凸顯。丘成桐在2024年接受內地媒體訪問時曾經指出,人工智能的上游、中游、下游要同步做,上游(基礎學科)要領導,中、下游要幫忙,中國尤其要重視上游的工作。
2021年,丘成桐在清華大學牽頭成立「求真書院」,招收極有潛質的數學天才,在中學階段便入讀,旨在培養未來引領數學學科發展的領軍人才。今次中文大學成立「致真交叉數學科學院」,銳意在香港培育數學科學人才,並計劃與世界知名院校,包括清華大學求真書院及復旦大學等展開合作。
「致真交叉數學科學院」的收生範圍同「求真書院」差不多,從中三到中六的學生均可報名,特別成熟的中二學生亦有機會被錄取。學院將通過筆試和口試的方式,選拔學生,並且把收生考題在網上公開。
首批學生將於2025/26學年入學,學院成立初期每年計劃收生40人,其中至少10名為本地生,其餘30名為非本地生。丘成桐表示,如果有更多本地學生達到錄取水平,學院也會考慮增加本地生的名額。他希望通過這一計劃,激勵更多本地學生投身科學領域。
丘成桐憶述自己當年在香港培正中學的學習經歷,指出該校在20年間培養了6至7名美國科學院院士,其中3人更獲得了美國國家科學獎。然而,他感嘆過去30年香港的科學家數量大幅減少,許多優秀學生轉向地產和金融行業這類比較容易搵錢的行業。他期望通過「致真交叉數學科學院」的成立,能夠在未來6至8年內,為香港培養出世界一流的學者。

中大校長盧煜明期望學院能培養一流的科學人才。
中大校長盧煜明話,聽到丘成桐的期望感到非常興奮,希望學院能培養一流的科學人才。他認為,數學科學院的成立不僅能吸引優秀的學生,還能吸引頂尖的教師,形成良性循環。
丘成桐強調,科學家三成係天賦,七成靠成長經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老師、受到的啟發,以及面對困難時的堅持,都是影響他們成為優秀科學家的關鍵因素。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