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好奇感冒時是否能透過泡熱水澡加速痊癒,醫生對此警告:2種情況千萬別試!
感冒能否泡澡視身體狀況而定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感冒發燒後流汗好得快」的說法,對此不少人會選擇「泡熱水澡」來令身體回暖,並嘗試逼汗讓感冒好得快些。然而,台灣前國泰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生及減重專科醫生陳威龍指出,並非每個人都適合在感冒時泡澡,能否泡澡應視身體狀況而定。

示意圖。設計圖片
適度泡熱水澡
若感冒症狀較輕,僅出現流鼻水、鼻塞、喉嚨痛等上呼吸道不適,則可以適度泡澡,幫助舒緩症狀及讓身體回暖。
2種情況不建議泡熱水澡
1. 若感冒或流感伴隨有發燒、倦怠、畏寒、全身肌肉痠痛等全身性症狀及發炎反應,則應避免泡熱水澡,以免加重不適。
2. 若患者有心血管相關的慢性病,亦應避免泡澡,因為熱水會促使血管擴張,可能導致血壓下降,從而引發不適。

Getty示意圖
為何感冒期間不建議泡澡?
家醫科醫生呂伯謙指出,將全身浸泡在高於體溫的熱水中,不論是否有感冒症狀,均會因血管擴張而導致血壓下降。若此時伴有發燒、肌肉痠痛、畏寒等全身性症狀,泡熱水澡可能因血管擴張帶來的脫水及血壓下降加重心臟負擔。因此,感冒期間應避免泡澡。
感冒期間不建議到公眾溫泉或浴池泡澡
陳醫生也提醒,雖然感冒症狀較輕,可適度泡澡,但因為身上帶有病菌,還是要避免出入大眾溫泉、浴池等公共場所,以免傳染給他人。如果實在不確定身體狀況,則建議最好不要泡澡。

Getty示意圖
泡澡注意事項
呂醫生指出,無論感冒與否,泡澡或浸溫泉的時間應控制在10至15分鐘之內,並且應該緩慢移動,避免因快速起身而引發姿勢性低血壓,導致頭暈跌倒。另外,泡澡前後應適當補充水分,以防脫水。若患者有高血壓、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疾病,應先向醫生咨詢,或儘量避免泡澡。
淋浴代替泡澡一樣能回暖
如果希望讓身體快速回暖,亦可選擇淋浴代替泡澡,使用較熱的水淋浴或延長淋浴時間,都能起到類似的回暖效果。洗澡後要迅速擦乾並穿上保暖衣物,避免著涼。

Getty示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