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史前巨獸現身!3000萬年前食物鏈霸主完整頭骨驚世出土 揭遠古之謎

大視野

史前巨獸現身!3000萬年前食物鏈霸主完整頭骨驚世出土  揭遠古之謎
大視野

大視野

史前巨獸現身!3000萬年前食物鏈霸主完整頭骨驚世出土 揭遠古之謎

2025年02月21日 15:20 最後更新:16:18

考古學家在埃及沙漠地區挖掘出一具罕見的遠古掠食者「鬣齒獸」(Hyaenodonta)頭骨,讓學界得以一窺3000萬年前的「食物鏈霸主」真實的樣貌。

埃及沙漠出土罕見「鬣齒獸」頭骨化石

據外媒報導,這具「鬣齒獸」(Hyaenodonta)化石出土於埃及西部沙漠的法尤姆窪地(Fayum Depression),被認為是非洲至今發現最完整的鬣齒獸亞科(Hyainailourinae)頭骨,相關研究成果已刊登於《脊椎動物古生物學期刊》(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特徵為短吻和銳利的齒列

埃及曼蘇拉大學古生物中心的博士生阿爾阿什卡爾(Shorouq Al-Ashqar)透露,這一新物種被命名為「巴斯泰特齒獸」(Bastetodon syrtos),以紀念古埃及貓首女神巴斯泰特(Bastet)。這種獸特徵為短吻和銳利的齒列,擁有驚人的咬合力,宛如古代的頂尖獵食機器。「我們可以坦白地說,巴斯特多頓就是古埃及森林中的王者。」

處於食物鏈的頂端

研究指出,3000萬年前的漸新世(Oligocene Epoch),法尤姆窪地曾是一片茂密的熱帶雨林,而巴斯泰特齒獸則處於食物鏈的頂端,獵捕早期靈長類埃及古猿(Aegyptopithecus)、河馬和大象等大型獵物。

美國杜克大學自然史博物館的化石館長伯斯(Matthew Borths)形容這些古代掠食者的外觀類似「肌肉發達的狼獾或比特犬」,擁有龐大的頭部和強壯的咬合肌肉。

揭示3400萬年前全球降溫導致的大規模物種滅絕現象

這一發現不僅填補了鬣齒獸演化的空白,也揭示了3400萬年前始新世至漸新世交界期(Eocene-Oligocene boundary)全球降溫導致的大規模物種滅絕現象。研究團隊還發現了另一種大型鬣齒獸「賽克邁特獸」(Sekhmetops),進一步證實了鬣齒獸類群的非洲起源。

食肉動物在生態系統中相較於草食性動物更少見,因此發現古代食肉動物的化石極為罕見。通常只能找到牙齒或部分頭骨的化石。這次發現的完整頭骨讓研究人員能夠更深入了解動物的特徵,例如肌肉附著位置、牙齒大小的比較、大腦大小,甚至嗅覺的強度。

滅絕可能與氣候變遷、生態競爭和獵物種類的變化密切相關

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古生物學家帕夫(Cathrin Pfaff)表示,鬣齒獸的滅絕可能與氣候變遷、生態競爭和獵物種類的變化密切相關。「最終,這些遠古掠食者可能因其高度特化的齒列而無法與貓科和犬科動物競爭,進而走向滅亡。」

巴斯泰特齒獸可能的真實樣貌(heshamsallam X圖片)

巴斯泰特齒獸可能的真實樣貌(heshamsallam X圖片)

在古羅馬競技場以及古羅馬帝國各地城市的圓形劇場中,角鬥士表演不僅是人類之間的對決,現有證據顯示,他們也曾和動物展開生死鬥爭。

角鬥士或遭獅子撕咬

據路透社報導,科學家現已確認,在英國英格蘭約克市(當時稱為埃伯拉肯)附近的一處被認為是角鬥士墓地的地方,一名男性骨骼上的骨盆上有咬痕,這些咬痕是由大型貓科動物,可能是獅子所造成。

死時年齡約在26至35歲之間

這名男子生活在西元3世紀,埃伯拉肯當時是羅馬不列顛尼亞行省北部的主要城市和軍事基地。這名男子死時年齡約在26至35歲之間,而這些咬痕提供了線索,表明他可能死於競技場。

巨大的牙齒刺穿軟組織並進入骨骼

研究的主要作者、愛爾蘭美努斯大學的法醫人類學家湯普森(Tim Thompson)表示:「我們在這裡看到了穿刺和扇形痕跡,顯示巨大的牙齒刺穿了軟組織並進入骨骼。」

提供古羅馬時期人類與動物搏鬥的第一個直接實證證據

湯普森說:「我們認為這不是致命傷,因為這種傷勢可能是可以存活下來的。對於這麼大型的貓科動物來說,傷口位置也很不尋常,我們認為這顯示是在拖曳一個已經失去行動能力的人。」

AP圖片

AP圖片

研究人員表示,這具男性骨骼提供了古羅馬時期人類與動物搏鬥的第一個直接實證證據。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