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家在埃及沙漠地區挖掘出一具罕見的遠古掠食者「鬣齒獸」(Hyaenodonta)頭骨,讓學界得以一窺3000萬年前的「食物鏈霸主」真實的樣貌。
埃及沙漠出土罕見「鬣齒獸」頭骨化石
據外媒報導,這具「鬣齒獸」(Hyaenodonta)化石出土於埃及西部沙漠的法尤姆窪地(Fayum Depression),被認為是非洲至今發現最完整的鬣齒獸亞科(Hyainailourinae)頭骨,相關研究成果已刊登於《脊椎動物古生物學期刊》(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 Joe Proulx (@JoeProulx4) February 17, 2025
特徵為短吻和銳利的齒列
埃及曼蘇拉大學古生物中心的博士生阿爾阿什卡爾(Shorouq Al-Ashqar)透露,這一新物種被命名為「巴斯泰特齒獸」(Bastetodon syrtos),以紀念古埃及貓首女神巴斯泰特(Bastet)。這種獸特徵為短吻和銳利的齒列,擁有驚人的咬合力,宛如古代的頂尖獵食機器。「我們可以坦白地說,巴斯特多頓就是古埃及森林中的王者。」
A rare discovery of a nearly complete skull in the Egyptian desert has led to the “dream” revelation of a 30-million-year-old apex carnivore.
— Taylor&Francis News (@tandfnewsroom) February 17, 2025
Bastetodon, which is named after the Egyptian goddess Bastet, was a Hyaenodonta that topped the food chain⛓https://t.co/vx9M5PtPFz
1/4 pic.twitter.com/C2m3hBvZOi
處於食物鏈的頂端
研究指出,3000萬年前的漸新世(Oligocene Epoch),法尤姆窪地曾是一片茂密的熱帶雨林,而巴斯泰特齒獸則處於食物鏈的頂端,獵捕早期靈長類埃及古猿(Aegyptopithecus)、河馬和大象等大型獵物。
ARTÍCULO REFERENCIA (acceso abierto)
— CRCpaleos (@CRCpaleos) February 17, 2025
Cranial anatomy of the hypercarnivore Bastetodon syrtos gen. nov. (Hyaenodonta, Hyainailourinae) and a reevaluation of Pterodon in Africahttps://t.co/RMKzkVLOf5
vía @JVP_vertpaleo pic.twitter.com/N8LPty5P9Y
美國杜克大學自然史博物館的化石館長伯斯(Matthew Borths)形容這些古代掠食者的外觀類似「肌肉發達的狼獾或比特犬」,擁有龐大的頭部和強壯的咬合肌肉。
揭示3400萬年前全球降溫導致的大規模物種滅絕現象
這一發現不僅填補了鬣齒獸演化的空白,也揭示了3400萬年前始新世至漸新世交界期(Eocene-Oligocene boundary)全球降溫導致的大規模物種滅絕現象。研究團隊還發現了另一種大型鬣齒獸「賽克邁特獸」(Sekhmetops),進一步證實了鬣齒獸類群的非洲起源。
#Bastetodon #SallamLab #MUVP pic.twitter.com/hAtGTlnlJL
— Hesham Sallam (@heshamsallam) February 17, 2025
食肉動物在生態系統中相較於草食性動物更少見,因此發現古代食肉動物的化石極為罕見。通常只能找到牙齒或部分頭骨的化石。這次發現的完整頭骨讓研究人員能夠更深入了解動物的特徵,例如肌肉附著位置、牙齒大小的比較、大腦大小,甚至嗅覺的強度。
滅絕可能與氣候變遷、生態競爭和獵物種類的變化密切相關
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古生物學家帕夫(Cathrin Pfaff)表示,鬣齒獸的滅絕可能與氣候變遷、生態競爭和獵物種類的變化密切相關。「最終,這些遠古掠食者可能因其高度特化的齒列而無法與貓科和犬科動物競爭,進而走向滅亡。」

巴斯泰特齒獸可能的真實樣貌(heshamsallam X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