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三讀通過關於輔助生育服務開支稅項扣除的修例,以支援面對生育困難的人士。
扣稅範圍只包括基於醫學原因而接受的輔助生育服務,因其他非醫學原因接受冷凍配子服務的開支,將不可扣稅。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政府新聞處資料圖片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在二讀辯論發言時說,政府不希望鼓勵延遲生育決定,讓市民錯失最佳育齡期的行為,以及沒有醫學原因的情況下,進行具風險的入侵性醫學程序,因此今次稅項扣除將不包括非基於醫學原因接受冷凍配子的服務。
他指出,冷凍卵子無法完全逆轉女性生理上生育的年齡限制,婦女的生育能力會隨年齡增長下降,即使有冷凍配子或胚胎亦未必可以成孕,政府不希望市民有錯覺認為只要冷凍卵子就如「買保險」,將來可以無限期延遲生育計劃。再加上參考相關數據,冷凍卵子的使用率非常低,納入稅項扣除並無跡象顯示會對生育率產生實質影響,亦不符合成本效益。
立法會。立法會圖片
盧寵茂說,經考慮輔助生育服務的一般收費金額,修例草案訂明每個課稅年度可獲扣除的開支上限為10萬元,並不設終生扣除上限。就已婚納稅人,納稅人和其配偶每個課稅年度兩人合共的扣除開支上限為10萬元,適用於2024年4月1日開始的課稅年度及其後的課稅年度。
政府在今年的財政預算案中公布撥款 2 億元,在河套「港深創科園」為從事生命健康科技的初創企業提供孵化、加速等支援,由港深創科園公司負責推行有關的初創企業培育計劃。該款項在星期五(5月9日)的財務委員會上獲得批准。培育計劃會分三階段為企業提供資助及支援。
孫東。巴士的報記者攝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表示,生命健康科技的研發週期較長,相信計劃可以為初創企業提供初期的資助和支援,吸引更多從事該領域研發的企業及人才落戶港深創科園。他指出,初創就要百花齊放,如今初創企業園區南有數碼港、中有科學園、北有河套創科園,後者將享受「特區中的特區」的便利,方便數據和生物樣本過境,提供吸引性的政策吸引內地企業。
財委會現場。巴士的報記者攝
不少議員認為2年2億的款項和給予初創企業的資助額並不足夠,可能對海內外的創科企業落戶河套區缺乏吸引力。立法會議員(九龍中)楊永杰指出,內地為吸引創科人士提供的資助要遠高於香港,例如廣州南沙區對前來就業執業的港澳青年,給予一次性最高12萬元的就業獎勵,另有近20條資助、補助。他認為,如果不夠大手筆,是吸引不到人才落戶。
楊永杰。資料圖片
對此,孫東回應稱,河套創科園建設需時,容納量逐步增長,在目前財務的形況下,2億元是合適金額,可謂「有好過冇」。他表示,培育計劃分不同階段,在啟動階段,每間科企可獲約10萬元資助,而到躍進、加速階段,每間企業則可獲高達幾百萬的資助。
立法會議員葛珮帆(選舉委員會)則提出啟動階段10萬元資助較少,研發階段開支較大,應該將較多撥款放在第一階段,使初創企業有機會生存到下一階段。商界議員嚴剛就提出,若然初創企業在啟動階段成果較好,是否有機會獲得10萬元以外的追加資助。孫東表示,將採取開放態度,考慮對第一階段投放更多資源。若然企業啟動得好,就有機會馬上進入躍進和加速階段。他希望創科園能夠破除舊作法,大膽改革創新。
葛珮帆。資料圖片
同為選舉委員會的洪雯則認為,文件中提到獲「培育計劃」資助的團隊或企業的計劃項目,不可獲其他政府資助,可能會影響企業申請的積極性。對此,創新科技署署長李國彬強調,該條件是以項目為單位,而不是以公司為單位,相信對企業的意願影響較小。
洪雯。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