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若瑟書院創校150周年,鐘靈毓秀、人傑地靈。學校走過的崢嶸歲月,無不令人為之讚歎,讓校友引以為傲。校方在2月26日下午舉辦了一場跨世代數學論壇,邀請了殿堂級教授及香港頂尖學府的舊生學者發表主題演講和進行學術討論,也讓優秀的初中生參與其中,彰顯若瑟夫薪火相傳的精神,開啟面向未來的數理教育新篇章。

三代師承 見證數學文脈
「江山代有人才出」,聖若瑟書院有著優秀的「數學基因鏈」。前香港大學數學系系主任暨名譽大學院士蕭文強教授以「一個數學證明能否使我們更明智? 」的主題演講為論壇揭開序幕,這位深諳組合理論和數學歷史的榮休教授,正是聖若瑟書院前校長程景坡昔日唸大學時的恩師,他的演講精彩且蘊含獨特個人見解,讓來賓深思數學證明的具體意義,道出「嚴謹之於數學家,猶如道德之於一般人」的為學態度。

更多相片

至於程校長回母校春風化雨數十載,桃李滿門,當中不乏佼佼不群的「數理尖子」,包括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教師教育及學習領導學部講師李文生博士(Arthur)、香港科技大學數學系副教授葉智皓博士(Ivan)、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系講師及香港科技大學數學教育統籌暨AEE 會士麥偉樑博士(Hugo)。三代數壇師生齊集舊禮堂,同台激盪出思想的火花,可說是千載難逢,盛載著「一期一會」的歷史意義。

 

少年英才 綻放創新鋒芒
主題演講過後,劍橋大學碩士暨2018年國際數學奧林匹克銅牌得主王子銓(Nicky)、以及兩位初中的數學新秀張宸歌(Andy)及李衍俊(Isaac)同學,為來賓、校友及同學們介紹「分形」背後的幾何概念,從而拼砌出有趣的圖案,展示數學之美。由劍橋高材生與目前在校就讀的學生並肩解構和體現傳統美學,完美展示聖若瑟重視傳承、希望把知識代代相傳的崇高教育理念。

深度對話 叩問教育真諦
論壇的另一亮點為一眾嘉賓的深度對談,該校前校長程景坡與三位得意門生李文生、葉智皓和麥偉樑展開有關數學教育、人才培養、科技發展等題材的學術討論,並分享了一些日常師生間進行數學討論時的趣事和獨特經歷。程校長的三位「愛徒」均感激母校栽培及恩師啟蒙之恩,他們表示若非年少時得「伯樂」信任和鼓勵,也不會敦品勵學,在思考數學難題時別出機杼,遑論今天分別在數學教育、純數或應用數學的領域上能獨當一面。

師生四人也認為「St Jo」風氣讓學生享受充分自由度,有助發展個性,啟動大腦思考,這正是成為科學家不可或缺的條件。數學看似一門抽象的學問,往往讓人望而卻步,但其實在生活的每一個範疇均能大派用場,比如市場分析和保險學、弈棋、處理大氣污染問題和醫學影像等。在深度對談環節進入尾聲之際,兩名在港大就讀精算的校友梁奕勤(Chester) 和鄭卓林(Justin),以職場的視角回應四位師兄的討論。

在對若瑟夫的寄語方面,嘉賓則勉勵師弟要不怕失敗,勇於嘗試、並廣泛探究數學的不同領域,建立良好根基、而且在鑽研學問的過程中必須下苦功,所謂「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恰好作為論壇的嫋嫋餘音。

百五載根基 智啟新紀元
這場跨世代的智慧之約,既是對蕭文強教授等前輩學者耕耘的致敬,更是向未來擲出的智慧之錨;既是慶典,更是宣言。自1875年喇沙會修士到港興學以來,數學文明的火炬一直在聖若瑟書院的穹頂之下燃燒,而一眾數學學者將肩負重任,啟迪一代又一代的若瑟鴻儒,貢獻國家和世界,造福人群。

當日出席論壇者還包括學校修士Brother John、副校長譚創耀、數學科主任張慧珊(Fanny)、舊生校董趙永康(David)及吳君傑老師(Anthony)、YL Chung、Jessie Shum、Steve Hung、Roland Ng等一眾任教數學的老師及其他舊生等。

 

 (特別鳴謝麥偉樑博士為本文潤飾增輝)

作者簡介: 陳弈圖(Etto),自小熱愛文字及數字,小學四年級9歲那年開始在電視台旗下網站撰寫體育專欄,每周一篇,一寫就是7年。
電郵:etto803@gmail.com




《體壇博弈》陳弈圖Etto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