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世衞區域主任參觀「賽馬會流金匯」 了解以創新模式加強基層醫療服務構建長者及友善社區環境

社會事

世衞區域主任參觀「賽馬會流金匯」  了解以創新模式加強基層醫療服務構建長者及友善社區環境
社會事

社會事

世衞區域主任參觀「賽馬會流金匯」 了解以創新模式加強基層醫療服務構建長者及友善社區環境

2025年03月19日 12:52 最後更新:14:35

世衞西太平洋區域主任Saia Ma'u Piukala 醫生早前官式訪問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了解兩地的基層醫療發展,行程包括於3月14日參觀位於大埔的「賽馬會流金匯」,認識馬會多年來在推動初老人士(50歲或以上)和長者(60歲或以上)基層醫療發展的貢獻。

世界衞生組織西太平洋區域主任Saia Ma'u Piukala 醫生(右三),在馬會慈善事務部主管(豐盛耆年及長者服務、健康社區)陳載英(右一)和公益慈善研究院聯席秘書長辛保運(左三)陪同下參觀「賽馬會流金匯」,了解中心提供的日間護理服務和基層醫療服務,如營養烹飪班及中醫藥診所等。

世界衞生組織西太平洋區域主任Saia Ma'u Piukala 醫生(右三),在馬會慈善事務部主管(豐盛耆年及長者服務、健康社區)陳載英(右一)和公益慈善研究院聯席秘書長辛保運(左三)陪同下參觀「賽馬會流金匯」,了解中心提供的日間護理服務和基層醫療服務,如營養烹飪班及中醫藥診所等。

參觀當日,Saia Ma'u Piukala 醫生在馬會慈善事務部主管(豐盛耆年及長者服務、健康社區)陳載英和公益慈善研究院聯席秘書長辛保運陪同下,獲中心代表接待,向他們介紹「賽馬會流金匯」的最新服務和設施,他們更與中心的服務使用者交流。

「賽馬會流金匯」於 2009年成立,提供一站式和多元化的基層醫療及日間護理服務,是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於 2006年主導推行的「流金頌:賽馬會長者計劃新里程」下其中一項嶄新的社區服務,旨在加強長者護理服務和改善長者生活質素。

一眾嘉賓參觀「賽馬會流金匯」,了解中心提供的日間護理服務和基層醫療服務。

一眾嘉賓參觀「賽馬會流金匯」,了解中心提供的日間護理服務和基層醫療服務。

Saia Ma'u Piukala 醫生表示:「很高興有機會深入了解『賽馬會流金匯』在推動和實踐初老人士及長者基層醫療服務的工作,這些經驗和有關服務所收集的回饋,對世衞在提升環球健康水平,特別是長者基層醫療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參考。」

馬會慈善事務部主管(豐盛耆年及長者服務、健康社區)陳載英指出:「人口老化對香港乃至世界構成了重大挑戰,對公共醫療系統帶來了沉重的壓力。我們很榮幸能藉這次機會,向世衞代表分享馬會如何以創新模式加強基層醫療服務、構建長者及年齡友善的社區環境。」

一眾嘉賓參觀「賽馬會流金匯」,了解中心提供的日間護理服務和基層醫療服務。

一眾嘉賓參觀「賽馬會流金匯」,了解中心提供的日間護理服務和基層醫療服務。

「賽馬會流金匯」採用醫社合作模式,提供多元化的長者服務,包括為患有認知障礙症的長者提供日間護理服務、如治療、基本護理和康復訓練等,以提升他們的自理能力,延緩認知能力下降。中心還提供一系列基層醫療服務,如眼科檢查、聽力測試、中醫診症、健康飲食和營養建議,以及有關健康監測的工作坊和培訓等,向長者推廣健康的生活模式和防止過早退化。中心自成立以來已錄得超過 40 萬人次使用其基層醫療及日間護理服務。

近年「賽馬會流金匯」亦開始與多間大學和非政府組織合作,成為多個先導計劃的試點,為進一步擴展至全港作準備。這此計劃包括賽馬會脈脈關心慢性病預防及管理計劃,透過中醫篩查及治療,推廣慢性病的預防和管理;以世衞《老年人綜合照顧指南》為藍本,為50 至 64 歲女士推廣健康身生活的賽馬會「50展新晴」婦女健康計劃;及由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策劃和捐助的賽馬會「e 健樂」電子健康管理計劃,應用電子健康科技,鼓勵長者建立健康管理習慣。

世界衞生組織西太平洋區域主任Saia Ma'u Piukala 醫生(右四)參觀「賽馬會流金匯」, 並與香港賽馬會慈善事務部主管(豐盛耆年及長者服務、健康社區)陳載英(左四)、 公益慈善研究院聯席秘書長辛保運(右三)、賽馬會藥健同心藥物支援網絡召集人陳肇始教授(左三)、賽馬會耆智園總監郭志銳教授(右二)、世界衞生組織西太平洋區域辦公室規劃管理司執行主任劉岳博士(左二)、賽馬會流金匯總經理何貴英(右一)及 香港浸會大學協理副校長(臨床中醫藥)卞兆祥教授(左一)一同合照。

世界衞生組織西太平洋區域主任Saia Ma'u Piukala 醫生(右四)參觀「賽馬會流金匯」, 並與香港賽馬會慈善事務部主管(豐盛耆年及長者服務、健康社區)陳載英(左四)、 公益慈善研究院聯席秘書長辛保運(右三)、賽馬會藥健同心藥物支援網絡召集人陳肇始教授(左三)、賽馬會耆智園總監郭志銳教授(右二)、世界衞生組織西太平洋區域辦公室規劃管理司執行主任劉岳博士(左二)、賽馬會流金匯總經理何貴英(右一)及 香港浸會大學協理副校長(臨床中醫藥)卞兆祥教授(左一)一同合照。

為香港積極構建健康社區外,馬會及其慈善信託基金於2023年成立公益慈善研究院,集「智、善、行」(智慧、善款、行動)於一身,致力推廣公益慈善的領先思維,亦為推動專業及效益爲本的公益慈善作出貢獻,包括支持世衞在應對環球衞生挑戰的工作。早前1月在2025瑪希敦王子獎大會上舉辦了一場特別環節,會上宣佈捐款190萬美元(折合約1,480萬港元),支持世衞西太平洋區域辦事處推展一項為期三年、在菲律賓、湯加和所羅門群島推動基層醫療層面控制和管理非傳染疾病的先導計劃。

香港賽馬會祝賀中國香港欖球總會順利舉辦「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賽事於3月30日晚上圓滿結束。馬會主席利子厚獲邀頒發女子銀碗級別的獎座給國家隊,並與其他嘉賓陪同行政長官李家超頒發男子盃獎座予冠軍隊伍 — 阿根廷。

政長官李家超(第二排,左六)、香港賽馬會主席利子厚(第二排,左二)和一眾嘉賓出席「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頒獎禮。

政長官李家超(第二排,左六)、香港賽馬會主席利子厚(第二排,左二)和一眾嘉賓出席「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頒獎禮。

馬會主席利子厚(後排右六)頒發女子銀碗級別的獎座給國家隊。

馬會主席利子厚(後排右六)頒發女子銀碗級別的獎座給國家隊。

馬會主席利子厚與國家隊合照。

馬會主席利子厚與國家隊合照。

今年「七欖」熱潮載譽歸來,馬會很高興連續第四次支持「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並成為官方社區合作夥伴。透過「賽馬會社區七人欖球計劃」一系列的社區活動,讓超過一萬名來自不同年齡層、能力和背景的人士體驗欖球以及多元運動的樂趣,多年來逾三萬人受惠,全城投入體育盛事。

馬會主席利子厚(後排右八)、馬會董事韋安祖(後排左七)及羅啟華(後排左六)與輪椅人士於馬會展區合照。

馬會主席利子厚(後排右八)、馬會董事韋安祖(後排左七)及羅啟華(後排左六)與輪椅人士於馬會展區合照。

馬會主席利子厚(右)與輪椅人士參觀場內的馬會展區。

馬會主席利子厚(右)與輪椅人士參觀場內的馬會展區。

馬會主席利子厚(左)獲「賽馬會社區七人欖球計劃」受惠者致謝。

馬會主席利子厚(左)獲「賽馬會社區七人欖球計劃」受惠者致謝。

馬會義工隊CARE@hkjc成員為馬會主席利子厚(右)畫彩繪。

馬會義工隊CARE@hkjc成員為馬會主席利子厚(右)畫彩繪。

早前的「賽馬會多元運動體驗日」於3月上旬為社區計劃揭開序幕,讓學生獲得嶄新的運動體驗,感受運動帶來的正能量。此外,於3月中舉行的「賽馬會精英運動員分享會暨嘉年華」邀請到九位來自欖球、賽馬、足球、籃球、板球、競技體操、障礙競技和霹靂舞界別的傑出運動員,向現場和網上觀眾分享自身經歷,探討運動共融的意義和重要性,並鼓勵大眾勇於追求夢想。同場的嘉年華設置七個運動主題的攤位,讓中小學生及公眾人士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下,享受各項運動的樂趣。

「賽馬會社區七人欖球計劃」早前舉辦「賽馬會精英運動員分享會暨嘉年華」,凝聚社會各界投入體育盛事。

「賽馬會社區七人欖球計劃」早前舉辦「賽馬會精英運動員分享會暨嘉年華」,凝聚社會各界投入體育盛事。

「賽馬會社區七人欖球計劃」早前舉辦「賽馬會精英運動員分享會暨嘉年華」,凝聚社會各界投入體育盛事。

「賽馬會社區七人欖球計劃」早前舉辦「賽馬會精英運動員分享會暨嘉年華」,凝聚社會各界投入體育盛事。

「香港賽馬會青少年體育記者培訓計劃」的學員在「七欖」賽事現場採訪馬會騎師田泰安(左二)。

「香港賽馬會青少年體育記者培訓計劃」的學員在「七欖」賽事現場採訪馬會騎師田泰安(左二)。

一連三日的「七欖」賽事於啟德體育園舉行,除了上演多場精彩刺激的比賽,「賽馬會社區七人欖球計劃」更為賽事添上色彩。「賽馬會小型欖球表演賽」讓本地欖球小將在啟德體育園主場館對壘,親身參與體壇盛事,大顯身手。

馬會義工隊組成的「CARE 樂隊」在「七欖」球迷村帶來精彩演出。

馬會義工隊組成的「CARE 樂隊」在「七欖」球迷村帶來精彩演出。

馬會董事馮婉眉(後排中)與行政總裁應家柏(左)參觀馬會展區。

馬會董事馮婉眉(後排中)與行政總裁應家柏(左)參觀馬會展區。

同時,「賽馬會七人欖球賽學校導賞團」和「賽馬會社區七人欖球賽體驗日」讓學生和基層市民,包括長者和殘疾人士等,入場感受世界級「七欖」賽事。馬會義工隊CARE@hkjc成員亦陪同輪椅人士一起現場體驗賽事,為入場人士提供面部彩繪服務。由馬會義工隊組成的「CARE樂隊」更在「七欖」球迷村舞台上演出,增添現場氣氛。

馬會義工隊CARE@hkjc成員陪同輪椅人士一起感受「七欖」賽事。

馬會義工隊CARE@hkjc成員陪同輪椅人士一起感受「七欖」賽事。

馬會義工隊CARE@hkjc成員陪同輪椅人士一起感受「七欖」賽事。

馬會義工隊CARE@hkjc成員陪同輪椅人士一起感受「七欖」賽事。

「賽馬會眾心行善平台」義工帶領「賽馬會七人欖球賽學校導賞團」參觀啟德體育園,增加對欖球運動的認識。

「賽馬會眾心行善平台」義工帶領「賽馬會七人欖球賽學校導賞團」參觀啟德體育園,增加對欖球運動的認識。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