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黑所有和內地相關的人和事、設法阻止香港年輕一輩正面認識國家、極力妨礙香港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為這些在《香港國安法》生效前、2019年前後的常態,今天已經消息殆盡嗎?只可說,大家實在太輕視那些別有用心者的執念和頑固了。最新的例子,高中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的內地考察,無故被推到風口浪尖,甚至在散播謠言的操弄下,竟成為最新用作抹黑內地和特區政府的材料。
內地考察對高中生極重要
內地考察是高中公民科的重要組成部分,說得清楚明白一點,就是希望香港的高中學藉內地考察,增加對國家歷史、文化、最新發展和成就,以及國家安全的認識。內地考察的目的,堂堂正正,沒有半點需要掩飾或隱瞞之處;沒錯,特區政府就是希望我們的中學生多了解國家發展,希望生活在中國香港的大家,多認識作為中國其中一個特區的一份子,應當如何貢獻自身力量,為國家、為香港、為自己,在這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尋找合適的發展方向。
當然,上述正常、合理的目的,對於那些堅持逢中必反、為反而反的人而言,當然是十分礙眼,故此每當出現與內地考察相關的新聞時,這些人都例必會加油添醋,極盡抹黑。繼早前有中學生疑似在杭州考察期間離輕生,局方應家屬要求不能提供進一步資料後,近日又有部分參加內地考察的學生,回港後出現感染腸胃炎徵狀,經檢測後,證實部分感染諾如病毒。
煽動者趁機抹黑
事發之後,那些立場明顯極端反中的人,隨即在互聯網上發難,再次質疑內地考察的必要性,同時嘗試藉事件散播「內地不安全」的印象。這些人瞄準的對象除了一般市民大眾外,更多是希望向家長「洗腦」,令他們對子女的人身安全產生疑慮,繼而拒絕讓子女到內地。
對煽動者而言,若能成功鼓動家長「抗爭」當然最好,惟即使不成功,只要家長和學生們對內地產生負面觀感,對反中亂港者而言都已經是成功,總之就是盡可能阻斷中學生接觸內地的機會,希望香港的中學生回到2019年「黑暴」期間的狀態。
多個旅遊熱點爆發諾如病毒
必須承認,內地近日的確多了感染諾如病毒的病例,深圳市疾控中心上月亦已將感染風險提升至中級。然而,諾如病毒感染病例上升,並不是內地「獨家」情況,畢竟正如香港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所言,病毒性腸胃炎較常見於天氣較涼的季節,港人不少旅遊熱點近日亦出現急性腸胃炎爆發。
筆者翻查資料,日本其實自今年2月起已不斷爆發涉及感染諾如病毒的食物中毒事件,托兒所、學校、老人院,甚至是米芝蓮餐廳和菓子店等都出事,涉及地區更包括大阪、北海道、岐阜、愛知、沖繩等地。其中,鳥取縣米子市一間和菓子店「清月」便出現集體食物中毒,至少99人中招。
日本之外,美國、泰國、台灣地區和新加坡等地,自今年年初起都出現大大小小的感染個案,新加坡的腹瀉求診數字亦比去年同期為高、台灣地區近月的腹瀉求診數字維持在高水平,為近五年同期最高,化驗顯示大部分群組個案由諾如病毒引起。至於同為港人熱門旅遊地點的泰國,該國官員去年底已證實,該國出現逾1,400宗諾如病毒感染個案。
感染或與考察行程無關
說穿了,要避免感染諾如病毒,最重要還是提高警覺,注意個人、環境及食物衞生,不要進食未經煮熟的食物、不要光顧無牌食肆或路邊攤檔,以減低受感染的風險。到內地考察的風險,不見得比到上述各個旅遊熱點高,煽動者們不斷拿內地考察說事,不知他們對日本和美國等地的疫情又有何看法呢?
更重要的一點,以早前亦曾出現急性腸胃炎徵狀的安徽黃山交流團為例,感染及傳染病醫學會會長林緯遜解釋,由於該團有學生剛抵步就出現腸胃炎徵狀,故認為即使患者是在出發前在香港感染亦不足為奇。更重要的是,以諾如病毒為例,即使病毒粒子數目很少,仍有機會透過嘔吐物,造成短距離空氣傳播,舉例若有學生在旅遊巴上嘔吐,由於車廂是密閉空間,故絕對可能造成感染。換而言之,至今都沒有證據證明,學生的感染與考察行程中的膳食安排有關。
換句話說,參加內地考察的學生因何受感染,始終需要進一步的醫學調查,單純將事件歸咎於「內地很危險」,不單是以偏概全,即使是以危言聳聽去形容亦不為過。事實上,教育局一直十分關注內地考察的安全問題,對相關活動有嚴格的指引和要求,包括規定承辦內地考察活動的機構為參團師生安排出發前簡介會,講解有關行程、注意事項,以及如何應對身體不適等突發情況等,並向師生派發内地考察手冊,當中載有應對緊急事故的資訊(如求助電話),方便參加者於行程期間查閱。
教育局對交流團保障足夠
而在行程期間,承辦機構須安排最少一名醫護或持有急救證書的人員隨團,如有需要,亦會派員陪同師生前往當地醫院就診;如學生在行程中因病或遇到意外需在當地接受診治,必須先得到家長的同意,才進行治療。此外,承辦機構亦須為隨團教師及學生購買團體綜合旅遊保險,包括醫療保障及意外保障;每所學校的師生比例一般為1:10,教育局也會按實際運作需要安排人員隨團出發,以監察考察團的質素和提供支援。
筆者認為,學生的健康和安全,在所有學校舉辦的活動中,都必須被放在第一位。教育局對內地考察的監管工作,不能說做得不夠好,但本著「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施政理念,教育局亦已即時成立「學生內地考察專責小組」,成員包括教育局代表、承辦商的代表,以及內地相關單位負責人,藉以與內地相關部門和單位保持密切溝通聯繫,優化交流考察活動安排,為學生提供更佳的保障。
內地考察,對,既可拓寛視野,又能通過親身體驗這種學習模式,了解國家最新發展。對學生未來升學就業,包括創業,都相當有意義和有幫助。事實是,現時內地的諾如病毒感染個案,絕不是如該等煽動者們所說般的「失控」,若因此而質疑內地考察的價值,甚至要求全面停辦內地考察,這種要求無異於因噎廢食,令學生平白錯過從多角度親身體會國家不同方面的發展、加深對國家的認識和提升國民身份認同的機會,絕不值得支持。
許鴻鵠
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成員
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