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中心主任曾毅﹕AI不應替代醫生判斷和決策

兩岸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中心主任曾毅﹕AI不應替代醫生判斷和決策
兩岸

兩岸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中心主任曾毅﹕AI不應替代醫生判斷和決策

2025年03月26日 17:44 最後更新:20:59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人工智能倫理與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曾毅表示,人工智能(AI)應用於教育及醫療過程當中,如果全面的替代決策,問題非常多。

博鰲亞洲論壇在海南舉行。新華社圖片

博鰲亞洲論壇在海南舉行。新華社圖片

曾毅說,AI不應替代決策,在教育領域,可以輔助教師。

曾毅在博鰲亞洲論壇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醫療領域在很多極端情況下,AI的診斷可以進行大範圍篩查,但最終判斷、用藥,包括做決策,一定要由醫生來做,相信醫生多年的教育,亦非可以被人工智能替代。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人工智能倫理與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曾毅。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圖片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人工智能倫理與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曾毅。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圖片

另外,他認為,未來在中國不同城市及部委,都會有AI倫理審查委員會,全球問題要國際合作及解決。

英國西英格蘭大學(UWE)科學家開發了一個名為「IntelliPig」的新系統,能夠透過人工智能(AI)來「理解動物的情緒」。

英國科學家開發IntelliPig系統 利用AI解讀豬隻壓力與幸福感

據報導,這個團隊在豬圈的飼料槽中安裝了攝影機,利用AI捕捉豬隻進食時的面部微妙特徵,進而識別個別動物、評估其健康狀況和檢測壓力情緒。

AI深度學習大量處於壓力和非壓力狀態下的動物面孔

機器視覺工程師史密斯(Melvyn Smith)表示,透過深度學習技術,向AI展示了大量處於壓力和非壓力狀態下的動物面孔,從而比較動物在不同情緒下的表現,並識別出臉部微妙的壓力特徵,同時還能量化壓力程度。

研究希望擴展到動物的正面情緒

史密斯強調,過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動物的負面情緒,如痛苦或不適,但這次的研究希望擴展到動物的正面情緒,超越對動物情感的二元理解,通過測量壓力程度,更廣泛地解讀動物的情緒。

未來有望讓AI能夠解讀人類更複雜的情緒

「IntelliPig」的目標不僅是讓動物處於無壓力的狀態,更是讓牠們過上「快樂的生活」,開創了一個以動物健康、幸福和福祉為優先的新時代。這項技術易於應用到其他動物身上,未來也有望讓AI能夠解讀人類更複雜的情緒,並應用於評估動物的狀態。

示意圖。設計圖片

示意圖。設計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