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說,470名區議員已經如期提交工作報告,認為區議員過去一年很落力履職盡責。
劉兆佳。新華社視頻截圖
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說,中央政府與特區政府都希望強化特區管治能力及管治表現,尤其著重地區行政方面,因為區議會始終是政府面對市民的最前線地方,如果市民日常生活得到當局比較好的照顧,或者官員及區議員更好回應訴求,有助爭取市民對政府的支持,強化愛國者治港,引入履職監察制度可確保議員滿足當局的要求,以達到政治目標。
政府新聞處資料圖片
對於市民要向各區民政處登記申請查閲報告,劉兆佳認為,在履職監察制度下,如果議員不能滿足政府要求,最差情況是被免職,議員工作被監察,積極性會提升,如果工作報告更容易讓市民看到,最低限度可讓媒體查閲,對監察方面更有幫助。
劉兆佳建議政府可進行民意調查,了解市民對區議員乃至關愛隊的工作表現,當中得到的得著感是否明顯,對日後改善地區行政工作會有幫助,但民調結果未必需要公開。
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閉幕,表決通過政府工作報告等多項決議草案。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認為,今年兩會重點仍以經濟發展為主軸,在受到美西方遏制及全球經濟低迷下,國家如何不依靠出口及房地產等,走向科技創新及激發內需作為動力,維持5%經濟增長的目標。
新華社圖片
劉兆佳表示,香港與國家均面對地理遏制、圍堵及孤立,一定要突圍;不僅跟西方維持聯繫,更要向非西方、全球南方及一帶一路國家推進,用好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的優勢,更好將國家與世界聯繫起來,強化國家與外界連繫。
內地「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即將開展,劉兆佳認為,會延續「十四五」規劃並加入新增內容。他說,中央尤其重視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定位,牽涉到中國如何減少對美元的依賴,並推動人民幣國際化,認為香港作為全球最大人民幣離岸中心,在進程中要發揮作用。
劉兆佳。新華社視頻截圖
劉兆佳認為,香港同時要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令區內成為國家較為先進並與國際接軌的經濟體。他指出,中央對大灣區發展速度應該未夠滿意,尤其在目前較嚴峻的國際形勢下,希望港澳與內地9個城市加緊合作,更好對接制度及機制,促進人流、物流、資金流等,快速地建立一個完整的經濟體。他強調香港不能夠只等中央發號司令,而是主動做好自己的未來籌劃工作及發展路向,否則難以與國家發展戰略有機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