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在港台節目表示,醫療改革不是加價彌補財赤,強調政府的承擔沒有減少,期望透過輕症的病人共付費用,以達致增加保障、減少浪費。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有線新聞影片截圖
被問到日後每兩年檢討是否意味會繼續加價,他指出,改革肯定會持續,不是一時三分,形容「改革永遠在路上」,現時的目標是爭取5年後資助率減至90%,至於將來如何做,會視乎市民的負擔程度,每走一步都是循序漸進,會通過解說和實踐,令市民認同推進改革。
盧寵茂表示,急症室收費增至400元是要發揮導向作用,期望輕症病人會減少使用急症服務。他說,不同意外界指「收錢就是道德唔正確」,重申第一及第二類危重病人毋須收費是要反映急症室的功能。他提到,目前第三類病人有約三成需要入院,第四類病人只有不足一成需要住院。
公立醫院
對於有意見說,半夜找不到醫生,盧寵茂指出,第四及第五類病人當中超過一半是在早上8時至下午4時到急症室求診,這段時間肯定有其他醫療選擇。他表示,第三類病人佔所有病人的約四成,服務承諾是30分鐘內可以為他們診症,但目前只有77%達到服務指標,如果能夠減到第四及第五類病人,有望令第三類病人能更快看症。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如果私營醫療服務收費持續攀升,會令保費水漲船高,減低市民購買醫保的意慾,同時進一步加重公營醫療的壓力,難以應對人口老化的挑戰,當局分析海外和本地情況後,提出3項立法建議,加強收費透明度。
政府建議規定所有持牌私營醫療機構公佈價目資料。示意圖
政府就提高私營醫療服務收費透明度,提出三項立法建議,包括規定所有持牌私營醫療機構公佈價目資料、規定私家醫院需要在病人接受指明治療和程序前,以指定格式提供書面服務費用預算表格,以及規定私家醫院每年都要在醫院網站公佈過去一年的費用和最終收費數據供公眾參考。如果違反相關規定,初步建議一經定罪會被罰款。
立法會一個委員會討論提高私營醫療服務收費透明度的立法建議。工聯會陳穎欣問到,私營醫療機構一旦更新價目,需要向外公布的限期;民建聯梁熙關注罰款水平需要具阻嚇力。
對於政府提出,最終收費超出預算,例如高出20%需要提供書面解釋,實政圓桌田北辰認為太寬鬆,建議降至10%以下。
盧寵茂回應說,會設立具阻嚇性的罰款水平,但強調醫療程序有很多不可預期因素,假如院方提出的解釋合理,相信市民也會接受,有需要可向醫委會和消委會等渠道投訴。他又指,如果收費超出預算,醫院需要提供書面解釋的門檻再降低,可能導致醫生一開始就調高預算水平,對病人亦無好處。
新民黨陳家珮關注,立法後不同私營醫療機構會否合謀定價;選委界陳凱欣認為,政府2016年已推出「提高私家醫院收費透明度先導計劃」,現時已有多間私家醫院參與,並涵蓋不同項目,但要至明年才提交條例草案再逐步落實,時間太慢,促請加快步伐。
盧寵茂。資料圖片
盧寵茂指出,會持續監察所有私營機構收費是否出現異常,有需要會展開調查,又指公營醫療收費改革和今次立法建議屬兩條腿走路,當局會積極推進立法工作,加快落實提高私營醫療收費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