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競選的時候,掛在口邊的,是他第一次當美國總統任期四年內,沒有發動戰爭,還說他不喜歡戰爭。1月20日他開始第二度總統任期,不到兩個月,在 3月15日他就發動了上任之後的第一場戰爭,針對也門大規模空襲。 同時,他多次向世界宣稱,他要 「收回」巴拿馬運河的控制權, 更不排除用軍事手段,務要取得格陵蘭島。
不難看出特朗普的企圖,他要掌控全球的海上運輸渠道,作為操縱全世界、全球貿易的部署。眾所周知,全世界的海運貿易航線有四個要塞,第一個是太平洋進入印度洋、阿拉伯海的馬六甲海峽。這個要塞的戰略位置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對中國尤其重要,中國有60%的全球貿易走這個海峽。美國在新加坡早已設有軍事基地的,實際上已控制了麻六甲海峽。 第二個要塞是巴拿馬港口和運河,中國在這裡有20%的貿易額。 特朗普大鑼大鼓的要「收回」巴拿馬運河,目的就是控制大西洋到太平洋之間的航線,隨時可握殺中國這20%的貿易。 第三個就是地中海和紅海要塞,只要控制好了這一條航線,走這裡的貿易額就能完全被美國牢牢控制在手裡。這也解釋了為何特朗普要空襲紅海口的也門。第四個要塞就是北冰洋航線。隨著地球暖化,冰川融化,北冰洋航道越來越繁忙;中國前往歐洲的貿易經過這條航線,路程可以直接縮短約40%。特朗普當第一任總統時已經放話要購買格陵蘭島,現在更揚言,如果購買不成就鼓動格陵蘭島獨立,獨立不成就直接用軍事手段控制格陵蘭島。 特朗普這麼做,表面上是為了這個島的稀土資源,而更重要的就是為了控制北冰洋航道。
對外港口是任何國家的戰略資產,在健康的全球貿易生態下,商業的操作可以發揮很好的功效。然而,美國今天對中國的態度有明顯的敵意,其總統如此大事張揚的尋求控制全世界最重要的港口和海上航線,目的就是有一天能夠直接切斷中國的海外貿易。明白了這個背景,就不難判斷買賣巴拿馬港口碼頭是不是簡單純粹的商業行為了。
大海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