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基本法》頒布35周年 堅守「一國兩制」正確道路

今日,2025年4月4日,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頒布35周年的重要時刻,亦是清明佳節。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人民懷念前領導人鄧小平。「一國兩制」這一科學構想,是鄧小平在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關於和平解放台灣設想的基礎上,依據改革開放新時期新形勢新任務的需要,加以發展和完善,賦予新的內容,並進行理論化的抽象後形成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創造性構想 。它是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誠如所言,「『一國兩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創舉,是香港、澳門回歸後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必須長期堅持」 。
1990年4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頒布,堪稱「一國兩制」偉大構想從理論邁向實踐的關鍵里程碑。在國際見證下,35年悠悠歲月,這部法律猶如定海神針,切切實實地保障香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實現了從港英時期到「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歷史性轉變,開啟了香港蓬勃發展的嶄新篇章。
筆者在1997年7月1日,即香港回歸祖國的第一天正式踏入社會工作。一路建設和見證香港回歸祖國以來,「一國兩制」的實踐碩果纍纍,經濟領域的數據便是最有力的佐證。在金融方面,香港穩居國際金融中心之列。截至2024年,香港證券市場總市值高達42.4萬億港元,位居全球第7;2023年香港股票市場IPO集資額達3306億港元,多年來一直名列前茅,充分彰顯出其作為國際資本匯聚地的強大吸引力。香港外匯市場平均每日成交額約7900億美元,排名全球第4,其金融交易的活躍度與國際化程度令人矚目。
貿易層面,香港作為全球最自由的貿易港之一,在2024年貨物貿易總額達到8.2萬億港元,與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起緊密的貿易聯繫。香港轉口貿易發達,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是內地與世界貿易往來的重要橋樑。2023年,香港服務貿易出口額達1.2萬億港元,涵蓋金融、航運、旅遊、專業服務等多個領域,其中專業服務出口在亞洲地區表現突出。
旅遊業也是香港經濟的重要支柱。即便受到疫情衝擊,2024年訪港旅客數量仍回升至3600萬人次。香港憑藉獨特的城市風貌、多元文化和豐富的購物娛樂資源,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旅遊業的繁榮帶動了酒店、餐飲、零售等相關行業發展,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與可觀的經濟收入。
在社會民生方面,「一國兩制」給香港居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福祉。香港教育體系多元化,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多所高校常年在Q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居前列,為香港培養了大量高素質人才。完善的醫療保障體系讓香港居民人均預期壽命持續增長,男性達到82.1歲,女性高達87.7歲,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公共住房建設穩步推進,截至2023年,超過一半的香港居民居住在政府提供的公共房屋或獲得住房補貼,低收入群體的基本居住需求得到有效保障。
「一國兩制」在香港的成功,還鮮明地體現在香港在國家發展戰略中的獨特價值。香港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成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節點和國際合作平台。眾多香港企業憑藉其國際網絡和專業服務能力,參與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貿易投資等項目,有力促進了區域經濟合作與互聯互通。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香港與內地城市協同發展,發揮金融、貿易、航運等優勢,與深圳的科技創新、廣州的先進製造業等形成優勢互補,共同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國家領導人在七一重要講話中強調,「一國兩制」是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 。香港回歸以來的實踐充分證明,「一國兩制」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好制度,也是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好制度 。
實現由治及興,需要充分發揮「一國兩制」下「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積極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香港應主動對接「十四五」規劃,深度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持續發揮自身優勢,努力成為「一帶一路」倡議的首選功能平台,不斷為香港注入源源不絕的發展動能 。
要長期堅持「一國兩制」這一好制度,香港必然能實現由治及興 。一方面,香港要鞏固好、發揮好自身獨特地位和優勢,使金融中心、自由港等一個個「金字招牌」更加閃亮 。香港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打拼,在長期奮鬥中形成了許多引以為傲的「金字招牌」 。另一方面,特區政府需堅持務實有為,切實排解民生憂難,在住房、教育、醫療等方面持續發力,提升市民生活幸福感 。
當然,「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並非一帆風順,曾面臨反中亂港勢力的惡意干擾破壞。但中央政府果斷出手,制定香港國安法、完善香港選舉制度,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使香港實現由亂到治的重大轉折,重回正軌。如今,香港社會大局穩定,經濟復甦勢頭強勁,國際投資者對香港信心回升,香港正迎來由治及興的黃金發展期,完善地區治理後,市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也顯著提升。
港澳同胞肩負著推動祖國統一大業的神聖責任,必須責無旁貸地貢獻力量。「一國兩制」在香港的成功實踐,為解決台灣問題提供了寶貴經驗。統一後,台灣完全可以實行《基本法》,「一國兩制」符合中華民族整體利益,也符合台灣同胞的根本利益。在「一國兩制」框架下,台灣能保持原有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不變,同時享受國家發展帶來的機遇與紅利,這是台灣走向繁榮富強的正確道路。我們懇切呼籲廣大台灣同胞認清形勢、明辨是非,共同推動兩岸統一和民族復興的偉大事業。
展望未來,筆者認為隨著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一國兩制」在香港必將展現出更強大的生命力。香港將繼續發揮自身優勢,深度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金融創新、科技創新、文化交流等領域與內地攜手共進,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獨特力量,續寫「一國兩制」偉大實踐的嶄新篇章 。
《基本法》頒布35周年,筆者認為我們要不忘初心,堅守「一國兩制」正確道路。深入學習貫徹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準確把握國家在對外開放戰略佈局中的新方向、新要求,充分利用香港獨特的區位、制度和資源優勢,進一步完善香港在助力國家對外開放中的制度機制,推動香港成為國家與世界經濟交流合作的前沿陣地和關鍵樞紐,在國際貿易、金融往來、技術合作等領域發揮更大作用 。同時,認真學習兩會貫徹精神,緊密對接國家發展戰略,以更加積極的姿態深化國際交往。在國家「雙循環」發展格局中找准定位,推動香港的優質產品、先進技術和專業服務走向世界,吸引全球優質資源匯聚香港,促進香港在國際舞台上展現更大作為,為國家承擔起更大責任、尋找更大機遇、做出更大貢獻,在新時代的偉大征程中,不斷書寫香港與國家共同繁榮發展的精彩華章 。
作者簡介:高松傑,人稱高Sir,男,香港建設力量KOL、時評人,大灣區創業者、灣區推介官、2023深圳十大好網民,工商管理碩士,本科修商業、公共及社會行政,多個平台均有文章及視頻專欄,發放愛國愛港正能量,講好中國故事及香港故事
香港再出發共同發起人、香港菁英會副主席、網絡紅人工作者協會創會主席、陽江市政協委員、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常務理事、河南省青聯港區常委、香港青年發展委員會民族自豪感及國民身份認同行動小組增補委員、第七屆九龍城區議會轄下地區設施及工程委員會和社區參與及文化康樂委員會增選委員、九龍城區撲滅罪行委員會國安教育小組召集人、家維關愛隊成員
高Sir正能量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