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孫玉菡指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達預期效果 入職人數跌有很多原因

香港電台

孫玉菡指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達預期效果 入職人數跌有很多原因
香港電台

香港電台

孫玉菡指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達預期效果 入職人數跌有很多原因

2025年04月09日 15:20 最後更新:16:40

政府自2023年起恆常推行「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在2023及2024年分別有278間及249間企業,提供2540個及2186個職位空缺,分別有718名及417名青年入職。

在立法會財委會特別會議上,選委界議員鄧飛指出,企業的職位空缺率高,關注計劃是否仍有需要再繼續。鄉議局主席劉業強提到,政府會否加強宣傳力度,吸引更多畢業青年到灣區就業。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說,「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推行至今達到預期效果,每年參與人數會有所變化,又指「人搵工、工搵人」,除了數量,質量亦同樣重要,他說參與計劃的不少屬於家傳戶曉大企業,例如騰訊。

孫玉菡表示,入職人數下跌的原因很多,當局今年初優化計劃,包括放寬參加者資格至29歲或以下持副學位或以上學歷青年,政府會觀察多一段時間,又指「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是好計劃,認為應給予更多機會年輕人。

另外,孫玉菡說,勞工處自2023年9月4日起推行優化計劃,暫停執行原有「補充勞工計劃」下26個職位類別及非技術或低技術職位一般不得輸入勞工的規定,為期兩年。截至今年3月,優化計劃共接獲超過12000宗申請,涉及申請輸入約10萬7000名勞工,期間獲批的申請超過7800宗,涉及約54000名輸入勞工。

他表示,勞工處正檢討優化計劃,包括涵蓋範圍、運作和實施安排;促進及確保本地工人優先就業的措施;保障輸入勞工權益的措施;以及其他與優化計劃有關的規定及事項。政府會充分考慮僱主組織及勞工團體等持份者的意見,擬定未來路向。

政府說提高私營醫療服務收費透明度,提出3項立法建議,包括規定私營醫療機構公布價目資料、私家醫院需要提供服務費用預算、要求私家醫院呈報及公布過往費用及收費的統計數據。

醫療衞生界立法會議員林哲玄表示支持立法方向,私家醫院在過去一段時間,基本上已提高收費透明度,例如有在網站公布手術費用中位數等。他認為可由衞生署統籌建立網站,上載私營醫療機構收費資料、情境參考等,並適時更新,讓市民更能掌握所需醫療費用水平,有助提升病人體驗。

至於建議要求私院需提供服務費用預算,林哲玄說難以預計病人進行手術前,會否出現突發情況,而要接受其他治療,認為需要留有彈性,但同時亦應設定幅度,讓市民有合理預期。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