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投資推廣署稱香港是中東企業拓展亞太及內地市場策略門戶

香港電台

投資推廣署稱香港是中東企業拓展亞太及內地市場策略門戶
香港電台

香港電台

投資推廣署稱香港是中東企業拓展亞太及內地市場策略門戶

2025年04月11日 16:50 最後更新:21:20

投資推廣署助理署長吳國才結束在中東的訪問,出訪利雅得、吉達和迪拜,宣傳香港是中東企業拓展亞太地區及內地市場的策略性門戶。

吳國才在訪問期間與阿聯酋商界領袖、家族辦公室代表和業界持份者會面,亦出席多場高層商業圓桌會議。吳國才表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創新科技基地,以及中國內地與國際市場之間的「超級聯繫人」,在包括北部都會區的多項重點發展項目帶動下,提供大量商機,歡迎中東企業善用香港優勢,把握區內機遇。

吳國才又提到,香港位處亞洲戰略樞紐位置,加上中東地區積極推動《沙特2030年願景》和阿聯酋《2071百年計劃》等長遠發展策略,有助促進合作與經濟共榮。憑藉香港的營商優勢,雙方可以在金融、科技、貿易、可持續發展及旅遊等多個領域加強合作,共同應對瞬息萬變的全球經濟格局。

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本周五將討論提高私營醫療服務收費透明度。醫務衞生局提出三項立法建議,包括規定私營醫療機構公布價目資料、規定私家醫院提供服務費用預算,以及規定私家醫院呈報及公布過往費用及收費的統計數據,違反相關規定的罰則,初步建議可在簡易程序定罪下罰款,若屬持續罪行,則可進一步罰款。

醫衞局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提到,截至去年底,本港有14間持牌私家醫院,提供5194張病床,並有260間持牌日間醫療中心。面對日漸高齡的人口結構,社會整體醫療開支將與日俱增,私營醫療服務能為社會提供更多選擇。文件指出,根據本地醫療衞生總開支帳目近十年的數據,私營醫療的開支佔比三分之一,但只處理約一成住院日次及日間醫療個案。

醫衞局認為,私營醫療若能高效運作,具備成本效益,是本港醫療體系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若收費更加可負擔,也能有助紓緩公立醫院面對的沉重壓力。否則,勢必加重公營醫療壓力,尤其讓公立醫院本已極長的輪候時間更為惡化。

文件提到,分析顯示不少醫療服務的收費標準差處於甚高水平,反映醫療機構或醫護人員向同類病人的收費極為參差,同類服務個案之間的極大收費差距值得留意。當局舉例指出,入院進行食道胃十二指腸內窺鏡的小型程序相當常見,自願醫保受保人入院個案的平均收費在3萬元左右,但實際賠償紀錄反映部分個案收費遠高於這個水平,約一成個案在5萬元以上,約1%更達10萬元以上。

政府建議三項長遠優化措施,包括更好整合並共享私營醫療數據、推動醫療服務範圍及收費項目標準,以及公布臨床指引與質素及效益基準。當局下月起將陸續諮詢持份者,目標在明年提交規例草案,並逐步落實相關優化措施。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