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時香港騙案猖獗,2024年就有高達44480宗,尤其是電話和網上投資騙案,佔過半的案件。在立法會的特別財會上,議員關注預防電子騙案和保障網絡安全的問題。
立法會議員(選舉委員會)尚海龍指出,目前口岸的防騙資料印刷品,可能不容易被入境人士留意,尤其是新來港人士。他提議當局應加強利用科技手法,進一步提升防騙手段,例如設置互聯網方式快速報案,讓不在港人士得知受騙時,亦可及時報案。他又建議,對於新來港人士,可以將防騙資料印刷在續簽文件的空白處或背面,讓該人群更容易接觸到相關資訊。
尚海龍。資料圖片
警務處處長周一鳴回應稱,當局會不斷檢視宣傳方法,現時已在內地和海外社交平台加強宣傳,在新來港人士到港前已提供騙案資訊供其了解。受騙人士亦可以利用互聯網上的電子報案室進行查詢和報案。
周一鳴。資料圖片
同為選舉委員會的議員吳傑莊指出,現時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財富情報及調查科的編制警務人員僅有637名,規模不大,只佔警務處編制約2%,其中還有部分時有時限編制,主要負責保障全運會的網絡安全。他質疑在網絡騙案眾多及難破的情況下,人手是否足夠。
吳傑莊議員。資料圖片
對此,周一鳴回應,科技騙案不止網罪科的同事負責,各總區都有一組人員,負責案件調查和現場即時搜證,對於警員都有相關培訓。對於即將到來的全運會,他表示,當局會跟進網絡安全,通過情報搜集,避免網絡受到攻擊,並會積極與各持份者合作,降低網絡安全的風險。
立法會現場。巴士的報記者攝
政府在今年的財政預算案中公布撥款 2 億元,在河套「港深創科園」為從事生命健康科技的初創企業提供孵化、加速等支援,由港深創科園公司負責推行有關的初創企業培育計劃。該款項在星期五(5月9日)的財務委員會上獲得批准。培育計劃會分三階段為企業提供資助及支援。
孫東。巴士的報記者攝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表示,生命健康科技的研發週期較長,相信計劃可以為初創企業提供初期的資助和支援,吸引更多從事該領域研發的企業及人才落戶港深創科園。他指出,初創就要百花齊放,如今初創企業園區南有數碼港、中有科學園、北有河套創科園,後者將享受「特區中的特區」的便利,方便數據和生物樣本過境,提供吸引性的政策吸引內地企業。
財委會現場。巴士的報記者攝
不少議員認為2年2億的款項和給予初創企業的資助額並不足夠,可能對海內外的創科企業落戶河套區缺乏吸引力。立法會議員(九龍中)楊永杰指出,內地為吸引創科人士提供的資助要遠高於香港,例如廣州南沙區對前來就業執業的港澳青年,給予一次性最高12萬元的就業獎勵,另有近20條資助、補助。他認為,如果不夠大手筆,是吸引不到人才落戶。
楊永杰。資料圖片
對此,孫東回應稱,河套創科園建設需時,容納量逐步增長,在目前財務的形況下,2億元是合適金額,可謂「有好過冇」。他表示,培育計劃分不同階段,在啟動階段,每間科企可獲約10萬元資助,而到躍進、加速階段,每間企業則可獲高達幾百萬的資助。
立法會議員葛珮帆(選舉委員會)則提出啟動階段10萬元資助較少,研發階段開支較大,應該將較多撥款放在第一階段,使初創企業有機會生存到下一階段。商界議員嚴剛就提出,若然初創企業在啟動階段成果較好,是否有機會獲得10萬元以外的追加資助。孫東表示,將採取開放態度,考慮對第一階段投放更多資源。若然企業啟動得好,就有機會馬上進入躍進和加速階段。他希望創科園能夠破除舊作法,大膽改革創新。
葛珮帆。資料圖片
同為選舉委員會的洪雯則認為,文件中提到獲「培育計劃」資助的團隊或企業的計劃項目,不可獲其他政府資助,可能會影響企業申請的積極性。對此,創新科技署署長李國彬強調,該條件是以項目為單位,而不是以公司為單位,相信對企業的意願影響較小。
洪雯。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