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日本山口縣山區2個月地震1300次 專家觀測到震源變淺

大視野

日本山口縣山區2個月地震1300次 專家觀測到震源變淺
大視野

大視野

日本山口縣山區2個月地震1300次 專家觀測到震源變淺

2025年04月16日 13:20 最後更新:14:48

日本山口縣北部及萩市郊外山區,近兩個月來地震頻率增加。據日媒《RCC NEWS》報導,今年2月以來,山口縣山地部分地區的地震活動異常頻繁,至今已觀測到超過1300次微小地震。

地震次數顯著增加

這些地震主要集中在山口縣北部、萩市郊外。據RCC氣象中心的氣象預報員岩永哲表示,從氣象廳的網站上可以看到,萩市郊外區域出現了大量小圓點,顯示該地區接連發生小地震。特別是最近一個月來,地震次數顯著增加。

或與地下像水一樣的流體移動有關

京都大學防災研究所的西村卓也教授指出,這些地震活動可能與地下「像水一樣的流體」移動有關。該地區周圍有多條活動斷層和活火山,這些因素可能共同作用,導致了這些不尋常的地震活動。

AP圖片

AP圖片

每天數十次小地震發生 最大僅達1.8級

報導指出,3月中旬以來,山口縣每天都有數十次小地震發生,儘管規模最大僅達黎克特制1.8級,幾乎無法被人察覺,但這些地震引起了京都大學防災研究所西村卓也教授的關注。

震源深度變淺 有從西向東移動趨勢

西村教授指出,這些微小地震的震源深度在山口縣過去未曾發生地震的深度之間,約30公里至25公里,「震源深度最初從40公里逐漸變淺至約25公里,之後在25至30公里之間移動。水平位置也顯示從西向東移動的趨勢。」

AP圖片

AP圖片

這些地震可能與地下深處的流體上升有關。西村教授解釋,「這些移動可能是地下深處的流體上升到較淺的地方,並伴隨這些移動引發地震。」

流體上升刺激活斷層 導致地震發生

去年1月在石川縣能登半島發生的地震中,西村教授的研究捕捉到震源附近的活斷層在地震發生前,流體從地下深處上升至地表附近,這可能刺激了活斷層,導致地震發生。

涉事區域周邊有多條活斷層

此次,微小地震頻發的區域周邊存在多條活斷層,此外,日本的中國地方僅有的兩座活火山之一的阿武火山群也位於此地。據悉,日本的中國地方包含現今的鳥取縣、島根縣、岡山縣、廣島縣、山口縣等5個縣。

專家:不太可能引發大地震

西村教授表示,「目前尚不清楚這些活動未來會如何發展。即使流體移動與之相關,考慮到目前震源的位置和深度,不太可能引發大地震。」

然而,西村教授也提醒,如果震源進一步變淺,或觀測到與地震相關的地殼變動,就有必要更詳細地調查這些活動與更大地震,或是火山活動之間的關係。

西藏日喀則拉孜縣清晨發生5.5級地震。新華社報道,地震震感明顯,全縣各鄉鎮初步排查未發現人員傷亡情況,水電道路通信等基礎設施運行正常。

中國地震台網中心

中國地震台網中心

中國地震台網測定,地震在清晨5時11分發生,震源深度10公里。

報道說,地震發生時震感明顯,部分人被地震晃醒。地震發生後,拉孜縣迅速響應,各鄉鎮正排查地震影響情況,消防救援人員趕往地震區域。

中國地震台網中心

中國地震台網中心

西藏自治區地震局表示,拉孜縣芒普鄉、曲下鎮、查務鄉等區域震感強烈,局方在地震後組成1 5人地震現場應急工作隊,以最快速度向拉孜、昂仁、定日、定結、薩迦等五個重點縣域挺進,全面開展震感波及區域的全覆蓋式災情排查與應急處置工作。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