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近日在南極洲附近海域有重大發現,首度拍攝到活體巨型烏賊(colossal squid),是近一個世紀以來,首次在其自然棲息地目睹這種神祕深海生物。
First ever confirmed image of a colossal squid in the deep ocean
— marylynnjuszczak (@marylynnjuszcza) April 16, 2025
Source: New Scientist
https://t.co/eweSJ7ue22
Shared via the Google App
研究團隊驚喜捕捉巨型烏賊幼體珍貴影像
綜合外媒報導,施密特海洋研究所(Schmidt Ocean Institute)研究團隊於今年3月,在南大西洋南桑威奇群島一帶海面下近2000英尺(約609米)處,利用遠端操作的水下機器人捕捉到珍貴影像。令人驚喜的是,鏡頭中的並非成體,而是一隻僅約一英尺長(約30cm)的巨型烏賊幼體。
Alien like...
— Black Hole (@konstructivizm) April 16, 2025
Scientists capture first confirmed footage of a colossal squid near the South Sandwich Islands
The colossal squid—one of nature’s most elusive animals, and handily the world’s most massive squid species—was first identified 100 years ago using remains found in the… pic.twitter.com/fb8kO1mJ8t
「深海巨獸」活體難以捕捉
奧克蘭理工大學副教授Kat Bolstad證實,這是百年來首度在野外觀察到活生生的巨型烏賊,意義重大。她指出,這種生物是地球上真正的「深海巨獸」之一,一直棲息在人類難以觸及的原始海域。
科學家一開始並未意識到影像的價值
研究船「法爾科」(Falkor (too))號上的科學家起初並未意識到這段影像的學術價值。探險隊首席科學家、英國艾塞克斯大學的Michelle Taylor回憶:「當時我們只是覺得這生物很美、很奇特,就順手拍了下來,隨後繼續海底探索任務。」直到幾日後與玻璃烏賊專家聯繫,團隊才明白這次發現的科學意義。
填補研究巨型烏賊成長歷程的空白
獨立玻璃烏賊專家Aaron Evans表示,此次捕捉到中等大小的巨型烏賊幼體,填補了其成長歷程中的重要空白。Bolstad補充稱,雖然科學界知道這些生物出生時極小,也掌握部分成體標本,但對其幼年到成年的發育過程仍知之甚少。她認為,巨型烏賊能長年避開人類視線,可能是因其擁有極大且敏銳的眼睛,能在研究裝備接近前提前逃離,或選擇靜止不動以躲避探測。

Youtube影片截圖@scientificamerican
並非大王魷魚 是已知最重無脊椎動物
值得注意的是,巨型烏賊與常被混淆的大王魷魚並非同種。儘管大王魷魚體型更長,但巨型烏賊體格更為粗壯,重量可達1100磅(約498公斤),是目前已知最重的無脊椎動物。兩者棲息地也有所不同,巨型烏賊多分布於南極深海,而大王魷魚則棲息在熱帶與溫帶水域。

Youtube影片截圖@scientificamerican
南極海底任務還有許多收穫
在今次南極海底任務中,研究團隊還有其他收穫,發現了多種罕見生物,包括帶有寄生附肢的長尾鱈魚、造型奇特的海葵、肉食性海綿以及外型獨特的深海珊瑚,這些發現進一步拓展了人類對這片神祕深海世界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