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南極海域現「巨型烏賊幼體」活體影像百年來首被捕捉

Plastic

南極海域現「巨型烏賊幼體」活體影像百年來首被捕捉
Plastic

Plastic

南極海域現「巨型烏賊幼體」活體影像百年來首被捕捉

2025年04月17日 14:30 最後更新:15:49

科學家近日在南極洲附近海域有重大發現,首度拍攝到活體巨型烏賊(colossal squid),是近一個世紀以來,首次在其自然棲息地目睹這種神祕深海生物。

研究團隊驚喜捕捉巨型烏賊幼體珍貴影像

綜合外媒報導,施密特海洋研究所(Schmidt Ocean Institute)研究團隊於今年3月,在南大西洋南桑威奇群島一帶海面下近2000英尺(約609米)處,利用遠端操作的水下機器人捕捉到珍貴影像。令人驚喜的是,鏡頭中的並非成體,而是一隻僅約一英尺長(約30cm)的巨型烏賊幼體。

「深海巨獸」活體難以捕捉

奧克蘭理工大學副教授Kat Bolstad證實,這是百年來首度在野外觀察到活生生的巨型烏賊,意義重大。她指出,這種生物是地球上真正的「深海巨獸」之一,一直棲息在人類難以觸及的原始海域。

科學家一開始並未意識到影像的價值

研究船「法爾科」(Falkor (too))號上的科學家起初並未意識到這段影像的學術價值。探險隊首席科學家、英國艾塞克斯大學的Michelle Taylor回憶:「當時我們只是覺得這生物很美、很奇特,就順手拍了下來,隨後繼續海底探索任務。」直到幾日後與玻璃烏賊專家聯繫,團隊才明白這次發現的科學意義。

觀看影片

填補研究巨型烏賊成長歷程的空白

獨立玻璃烏賊專家Aaron Evans表示,此次捕捉到中等大小的巨型烏賊幼體,填補了其成長歷程中的重要空白。Bolstad補充稱,雖然科學界知道這些生物出生時極小,也掌握部分成體標本,但對其幼年到成年的發育過程仍知之甚少。她認為,巨型烏賊能長年避開人類視線,可能是因其擁有極大且敏銳的眼睛,能在研究裝備接近前提前逃離,或選擇靜止不動以躲避探測。

Youtube影片截圖@scientificamerican

Youtube影片截圖@scientificamerican

並非大王魷魚 是已知最重無脊椎動物

值得注意的是,巨型烏賊與常被混淆的大王魷魚並非同種。儘管大王魷魚體型更長,但巨型烏賊體格更為粗壯,重量可達1100磅(約498公斤),是目前已知最重的無脊椎動物。兩者棲息地也有所不同,巨型烏賊多分布於南極深海,而大王魷魚則棲息在熱帶與溫帶水域。

Youtube影片截圖@scientificamerican

Youtube影片截圖@scientificamerican

南極海底任務還有許多收穫

在今次南極海底任務中,研究團隊還有其他收穫,發現了多種罕見生物,包括帶有寄生附肢的長尾鱈魚、造型奇特的海葵、肉食性海綿以及外型獨特的深海珊瑚,這些發現進一步拓展了人類對這片神祕深海世界的認識。

近日有美國空服員在網絡論壇分享,指最怕有乘客點無糖可樂(Coke Zero)及健怡可樂(Diet Coke),並透露背後的原因,因為處理起來相當麻煩。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比一般含糖汽水更容易起泡

該名空服員指出,這兩款飲料比起含糖汽水更容易起泡,且泡沫消散時間特別長,倒飲料時要花上更多時間,影響服務效率。

繁忙航班上尤其令人頭痛

她坦言「我通常會直接把整罐飲料交給乘客,因為等泡沫消散、杯子倒滿的時間,我已經可以服務三位乘客了。」而這種情況在繁忙航班上尤其令人頭痛。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專家分析原因:黏度高 泡沫穩定

據加拿大麥基爾大學的研究,健怡可樂和無糖可樂的黏度較高,雖然氣泡生成機率略低,但一旦形成,泡沫更穩定且維持時間更長,這使得倒飲料時泡沫難以消散,增加空服員倒飲料的難度。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空服員建議飲料選擇

除了無糖可樂,空服員也曾公開提醒乘客避免點咖啡,因為喝不完的咖啡需倒掉,過程麻煩且易弄髒環境。相反,有報導指出薑汁汽水是機上較佳飲料選擇,因為它能刺激味覺,紓解長途飛行的不適。

Getty示意圖

Getty示意圖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
熱 · 門 · 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