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流暢奔跑、會握手,還能遞水,本網記者親眼見證身高1.66米的人形機器人「夸父」完成一系列動作,相當震撼。

人形機器人「夸父」。巴士的報記者攝

人形機器人「夸父」。巴士的報記者攝
「夸父」背後的樂聚機器人創立僅僅9年時間,人形機器人不單在各項技術細節均有較大的升級迭代,還實現規模量產。據介紹,樂聚機器人逾9成核心零部件已國產化,在人形機器人本體和運動控制方面,中國已經由「跟跑」發展到「領跑」,在工程落地、場景數據累積等必要條件已經比美國更有優勢。

巴士的報記者攝

巴士的報記者攝
衝擊上千台人形機器人實際交付
「同心築夢 共謀發展」粵港澳媒體灣區行第三批聯合採訪活動行程繼續,採訪團一行到樂聚機器人參觀採訪。今年1月,樂聚成功交付了100台人形機器人,涵蓋展廳講解、商業服務、科研教育和工業製造等場景。
樂聚機器人副總裁柯真東表示,目前人形機器人的訂單已經排至5、6月,預計今年訂單增長10到20倍,衝擊上千台人形機器人實際交付。客戶從下單到交付需時30到45天,主要出口東南亞、中東和歐洲市場。
人形機器人是標準化產品,樂聚並不需要針對特定場景進行開發,加上交付量多,樂聚逐漸演化出規模優勢,降本速度快,在技術和成本上走得更遠,成本還會進一步下探,「我們的售價已經由去年的60萬下降到30萬,有信心將價格繼續往下打。」

巴士的報記者攝

夸父能流暢奔跑。巴士的報記者攝
逾9成零部件為國產化
對人形機器人而言,本體、場景數據、模型三者缺一不可。2018年,樂聚研發了第一台人形機器人樣本機,但成本極高,達到了300萬元,國產化率僅為10%,所有核心零部件全部依賴進口。
得益於全國人形機器人供應鏈的不斷成長,國內機器人產業如今奮起直追,柯真東指,「人形機器人的本體和運動控制,中國已經由『跟跑』發展到『領跑』,雖然機器人大腦還有差距,在工程落地、場景數據累積等必要條件已經比美國更有優勢。」
他表示,目前樂聚機器人的國產化率已經非常高,整個核心零部件國產化率已經到90%以上,「像算力卡雖然是英偉達的,但也在跟國內產商做國產化的適配。」

樂聚機器人副總裁柯真東表示,樂聚機器人的國產化率已經非常高,整個核心零部件國產化率已經到90%以上。巴士的報記者攝

巴士的報記者攝
場景多元化 最終目標進入家庭場景
國內人形機器人市場日益競爭激烈,如何脫穎而出,不僅在於價格,更重要的是機器人能否長時間工作,以及其可靠性與穩定性。
柯真東指出,最開始,樂聚機器人應用於科研以及商業服務、展廳等方面,並在去年已完成一系列交付,現在處於批量化出貨階段。目前,「夸父」已在蘇州低空經濟發展展示館、中國移動智慧家庭運營中心展廳等地從事導覽導購等工作。
第二階段則是走向工業場景,主要在一些繁重、危險場景代替人作業。真正令樂聚受到廣泛關注的轉折點在本月初,「夸父」交付給一汽紅旗的汽車工廠,這是「夸父」首次實現在工業場景下的規模化、長時間穩定作業,是「人形機器人」走進「工業製造」產業的里程碑式「新實踐」。第三階段是機器人真正爆發階段,進入家庭場景用於養老護理等方面,預計用15到20年左右時間實現。

巴士的報記者攝
樂聚機器人創立於2016年,專注高端智能人形機器人研究與開發,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其人形機器人作為中國人工智能的傑出代表,在平昌冬奧會「北京8分鐘」驚艷亮相、在2025亞冬會開幕式與火炬手擊掌、在深圳兩會舉咪採訪代表委員、在2025中關村論壇開幕式上一氣呵成地完成多機群控太極拳、舞蹈展示等。